掘火档案

A Selection of Critical Mass in Music, Films, Literature and Beyond






信息

肥内 发表于09/14/2015, 归类于博客, 肥内.

巴赞的影评理想(觀影雜念#15)

bazin-cat

当安德烈‧巴赞访问奥逊‧威尔斯的时候,前者试图问出后者在电影中布置的人物,是否带有一种模棱两可的一贯性,后者则强调他的立场坚定:他谴责一切他所塑造的“恶”的人物,可同时他却同情这些角色的人性;由此他进一步提出一个更为宏大的体系,关于“法”的探问。这是两人之间在美学上着眼点之不同,巴赞于是随后在他扩充的威尔斯专书《奥逊‧威尔斯论评》中表明威尔斯对角色所产生的双重性基本上仍造成了角色的模棱两可,因而威尔斯的争辩与巴赞的诠释并无矛盾。至于在威尔斯那里,他对于他试图表述的体系,很可能经过这样的讨论,发觉他表达得并不明显,于是乎,他甚至用一部影片来更深入地探讨这样的问题,那就是他随后拍摄的《审判》,尽管他个人声称这部片也不过是制片人给他的十数个提案中的一个,但冥冥中他注定要和卡夫卡相遇,于是这部探讨抽象的“法的观念”的作品,贴近了威尔斯强调的现代性──“在现代,我们必须在法律的道德以及纯粹正义的道德中选择”,因而他要从卡夫卡这位犹太人的作品出发,回到犹太人身上,以此将影片《审判》和二战的纳粹罪行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连接。

特吕弗访问希区柯克,当两人讨论到《伸冤记》时,特吕弗强调影片基于一个社会新闻改编,并且在片中透过许多方式来时时刻刻将观众拉进影片中,因此抗议了希区柯克在被抓错的人入狱的当晚,安排了一个对准男主角(紧贴着监狱的墙)为圆心的转动镜头。希区柯克表示这为了体现主角的焦虑心态,而特吕弗则认为为了保持“写实”的调性,应该仅仅让男主角坐在监狱里的板凳上,让摄影机以一般人的视角观看这位可怜虫就好了。希区柯克反驳“这下子您倒是要让我拍艺术电影了不成?”言下之意对希区柯克来说他要的是能对观众起作用的一切手法;而对特吕弗来说,则该视题材本身的属性,透过形式来与内容相互辉映。然而,在《伸冤记》片头工作人员字幕偷偷地“溶接”,将夜总会顾客渐次溶掉,又在男主角回家时安排了关门动作(加上关门音效)却没有看到真正的门,乃至于影片中可以为他作证的人都神秘消失,片末再透过长时间溶接迭印上真凶与被抓错的人,这一步步关于“误认”的主题,从形式上进行迂回绕进的处理,我们难道不能将希区柯克的这部片看成一部商业性很浓厚的艺术电影吗?其实两人也只是在美学立场上有些微的差异罢了。

上述二例也只是为了迂回进这篇文章的主题:关于影评的思考。这个思考行为基本上直接藉助于巴赞的两篇文章。很有趣的是,巴赞几乎在他影评生涯开始不久便写了篇〈电影评论辩〉(1943)并且在他生命的终点前写了另一篇〈关于评论的思考〉(1958),对这两篇文章的观察,倒是可以看到一些有趣的现象。

在他还是个新进、年轻的影评人时,他对影评的“理想”有这么几点:1.作为平台的专业期刊之必要,这是有鉴于当时电影期刊多为报导性或明星八卦为主要内容的现象所发出的要求;2.比起观众的鉴赏力,影片质量更重要,所以评论是帮助创作者或制片人了解自己作品的缺陷,这点约略与具有强大影响力的剧评有着相同的野心;3.推广优秀影片与抵制劣片同样重要;4.赶时髦造成鉴赏或评论内容的水平被拉低,所以应该避免一窝蜂。第4点无疑是目前国内影评遭来恶劣印象的主因,这跟电影总体的全然市场化有关,特别是当市场本来就有被操作的明显迹象,说穿了,影评人目前的抉择也很少,因为观众想看到什么,影评人就得去评论什么。换言之,影评人虽说在一定程度保留了发言内容的独立性,但在主题选择上早已被绑架而没有自主权,甚至即使是无偿的网络影评也循着同样的模式──毕竟这可当作未来成为专业影评人的一条正道。

15年后,在巴赞几乎走完他的评论人生之后(当然,他不见得预感自己生命即将走到尽头),他对电影评论的再思考有了不同的偏向:由于他与位同好共同创立了《电影手册》,当然不再有对专业期刊的要求,但却对15年前的第4项警告仍在兹念兹,所以他重申1.因为影评的实效性差,反而可以让它不为权力服务,一方面应该可以不为片商效力,也应该从某些运作中逃离;进而2.还可以教育读者,使其增加审美能力,特别是影评已经纯粹自在自为了,其写作的目的与机制也相对纯粹。然而比起15年前激进地要求影片质量,后来的巴赞也比较看开了,反而以相对和缓的心态期待3.影评可以当作创作者的某种良知,帮助改良作品质量。但无论如何,这三项倡议有一个最基本的前提,就是评论者必须具备完善的鉴赏系统。这项前提几乎是不变的,特别是在要创作者改进、影片质量改善这些要求几乎是无力的情况下,还不如反求诸己。

基本上《电影手册》第一批影评人大抵上都遵循了巴赞的这些理念,当然巴赞也注意到他旗下的评论家们也陆续地接触了影片的拍摄,所以他也不忘号召新的、有志于投身电影创作的年轻人,在拍电影之前不妨先当当影评人,一方面至少还有点稿费可以餬口,二方面更重要的是在当时法国的气氛下,影评人与创作者的关系仍是密切的──威尔斯的例子,或者雷诺阿明言曾因巴赞的讨论而修正创作方向,还有像特吕弗从大师身上深度的学习,事实上,这正是当时《电影手册》推广“作者策略”的贡献:(未来的)作者对(在线的)作者进行的关于美学、形式与意义的探讨与对话。只不过有点讽刺的是,《富春山居图》这类影片能攒到数亿票房,透过评论来练功这件事听起来是多么地超现实啊!(2013.07.15,原載《看電影》)




留言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

掘火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