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火档案

A Selection of Critical Mass in Music, Films, Literature and Beyond






信息

胡凌云 发表于10/24/2015, 归类于博客.

先驱之子

Japan - Sons of Pioneers

最近每天晚饭后写作的陪伴是The Very Best of Japan,连看了十多遍。

这次重温,已经远不像以前那样关注Visions of China中那些红卫兵和模仿红卫兵的画面了。我也明白,Japan并不在于试图曲解和嘲笑,他们只是为了表达一种不理解。观看西方人拍摄发行的关于中国现代史的纪录片,感触是,1949年前中国发生的一切混乱,军阀混战,各种势力尔虞我诈,专制与民主的争斗,在很多国家都发生过,外国人眼中都是很容易理解的,但之后发生的很多事,外国人恐怕即便能看懂字幕也会觉得匪夷所思。至今,在西方媒体对中国各种耸人听闻事件的新闻报道中,还能找到这种感觉。它和政府发言人对这类“歪曲”的谴责混合起来,变成一本烂帐。

奇怪的是,喜欢这样一支乐队很多年,我并没有去挖掘文章和访谈,探究创作者的真正心态。虽然作为掘火的编辑,我对这类做法当然是鼓励的,但作为越沉越深的创作者,我个人越来越倾向于去接受作品的面值(face value),保持作品和观众对话的单纯性。这也是我很多年没有再写任何评论的原因——假如动笔,必然会写成我一直反对的“听后感”文体。自从转入这个模式之后,音乐书全被束之高阁,音乐杂志只是随便翻翻。在日常生活中,我成了一个地道的编辑,只管收稿贴稿,无法和作者们进行音乐上的探讨,至多只能交流碟报。

这次反复重温,深深吸引我的是The Songs of Pioneers的video。它的一部分画面是中国自然和人文风光的古老照片,一部分是乐队1982年解散前在伦敦Hammersmith Odeon的最后现场。对前者的使用并不像是旅游者收藏明信片的心态,而我也没有思乡怀旧的眼光——当我发现我想知道那三个僧人是谁的那个瞬间,我意识到,即便是自认为亲近的这些画面,在我的意识中所激发的依然是一种神秘感(uncanny是一个更精准的表达),而Japan也一直表达着他们的这种感觉。一个生活在西方的东方人接收着一支西方乐队对东方的解读,而时间轴的标记是一个世纪前、八十年代和今天。

在现场诡异的灯光中,乐队诸人时隐时现,Mick Karn像他的贝斯一样在台上滑动。这样一支被称为新浪漫而自称是华丽摇滚的乐队依然在刺激着我的写作,而那些被知识分子追捧的老头早已被我遗忘,这是二十多年前第一次听到他们时无法预见的。虽然我的叙述依旧会是现实主义的,但不可言说的神秘情感是我追求的极境。

也许是作为回应,昨天收到了签名版的Hypergraphia – the Writing of David Sylvian 1980 – 2014。一个六百多页全彩的厚重世界,等待着我的重新发现。

 

Sons of Pioneers (本地直接播放/右键下载):

https://www.digforfire.net/video/Japan%20%E2%80%94%20Sons%20of%20Pioneers.mp4

 

 




留言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

掘火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