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火档案

A Selection of Critical Mass in Music, Films, Literature and Beyond






信息

肥内 发表于12/27/2015, 归类于书评.

重訪2015之書籍篇

2015122701

對於一個已經沒什麼時間看片的人,書更是無暇顧及。要說起來,今年花比較多的時間還是在處理像《話語圖形》這樣的書籍,儘管,一年下來可能也讀不到20頁……有時候也會再回頭重讀以前讀過的一些書,像愛恩漢姆的《藝術心理學新論》等。

電影書今年可真算得上非常失望,即使101一如既往選出了年度華文電影書籍,但老實說,我有讀過或翻過的書,大部分都挺差勁的。儘管如此,電影書依舊是今年花比較多時間讀的,但,也都是些八卦書,像是那本《電影手冊》的小史或者像《小津安二郎的餐桌》這類書籍。好幾本都只能翻兩下就沒興致了,像是《消失的偉大電影》或者《好萊塢電影編劇揭密》;默奇的《眨眼之間》或《剪接之道》也都挺無趣的;劉永皓的《失衡的電影文本》本來算是最抱期望的,但是卻流於囉唆,害我也提不起勁;更別說一些連買回家都捨不得的台版電影書。

然而,為了回顧,起碼可以談一下最有價值的入庫書籍吧。這裡不免俗地選了10本象徵一下。希望來年能有更多時間閱讀。(文末將順便列幾本最後悔入庫書籍。)

以下次序不分排名,隨機貼的。

2015122702

肖像画的凝视

8.3 (20人评价)

作者: [法] 让- 吕克·南希
出版社: 漓江出版社

雖說南希這本小書並沒有說要講出什麼很厲害的論述,不過也算是替我在肖像畫這一個領域做了一些彙整。想一想,當年在寫碩論的時候,這本書就出來了的話,應該多少會有一些幫助。

隨便摘一句:

當肖像畫讓世俗身分佔據優先地位,當它變成指涉照和體貌特徵的描述的時候,個人的身分處於繪畫之外,而圖像的身分就在遵從這另一個身分時丟失了……(P.14~15)

 

2015122703

拉斐尔的异象灵见

8.7 (30人评价)

作者: [法] 丹尼尔·阿拉斯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14-5

幾年前阿拉斯的另兩本著作讓我狂喜了好一陣子;但寫完論文後的我,就幾乎完全忘記有這個人的存在,以致於在書店看到這本書時,還數度刻意冷落它。最後,終究還是帶了一本回來。我是喜歡他的研究方式的,這本書收了兩篇論文,從文字本身就可以看到相隔數十年之後的差異,事實上,這種轉變也在我自己身上能發現。

隨意摘句:

部分近代研究者的評論顯示,他們已經全然失去了感受這種畫面統一性的能力,以致於他們需要借助複雜但似是而非的解釋,才能為畫中加入的情節(為病魔附體者驅鬼)的合理性加以辯護。(P.65)

2015122704

美学、心理学和宗教信仰的演讲与对话集

(1人评价)

作者: [奥]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15-2

當年沒買維根斯坦全集,現在就感覺像是「補上」的概念。這本不曉得有沒有收在他之前全集的哪一本裡頭,反正在書店隨便翻兩頁都獲益良多,所以……

隨意摘句:

如果要是不去說「這是可愛的」,我就只是說「哦!」並且微笑,或者只是揉揉我的肚子,是這樣嗎?只要這些原初語言出現了,關於這些詞語的問題就出現了,它們的真正主語(也就是所謂的「美的」或「好的」)卻根本沒有出現。(P.4)

2015122705

埃科谈文学

8.2 (61人评价)

作者: [意] 埃科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年: 2014-12

雖說我也完全認同老頭的任何非文學作品都有一定份量,哪怕有點玩票性(像《誤讀》)都好看,但我也有買了卻不怎麼翻的,像是《一位年輕小說家的自白》(天知道是不是這個書名),我倒是翻了兩頁就收起來了。所以我本來對台版早出了不知道多少年的這本書興致缺缺,怎料某天翻了兩頁還是覺得有買下的必要了。

隨意摘句:

我們可以依附一個可感知、可訴諸理性的定義,而且這定義同樣適用於所有日常生活的經驗:在每種語言中,符號都是由第二層涵義的存在所支撐的。(P.143)

2015122706

遥远的目光

7.7 (11人评价)

作者: 【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13-10

老實說,這本也出了老久的書,之前真因為書背的簡介而興致缺缺。後來又是一個偶然翻閱的機會下,也是立馬入袋。李維史陀的書我不敢說很容易消化(畢竟我完整看過的也就《看聽讀》和一卷版的《結構人類學》),不過他的文筆還是毫無疑問的好。(想想看,誰會寫出〈結構主義與生態環境〉這樣的文章?)

隨意摘句:

一種情況下,人們關注同一些物品的不同外表;另一種情況下,人們關注不同物品的客觀實際。面對世界取之不盡的財富,與人對自己感覺的自得相對的,是尊重甚至謙卑的態度。(P.418)

2015122707

艺术社会史

(6人评价)

作者: [匈] 阿诺尔德·豪泽尔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出版年: 2015-4

之前剛買到這本書的時候我已經表達過我的興奮之情了。以前讀過的台版僅翻譯了第六、七章,當時閱讀已經收穫很大了,這回總算看到全譯本,當然是非常興奮,但後來想再幫恩師買一本的時候,書店架上那另一本也就賣掉了唉~這本書就像《模仿論》給我帶來的驚喜一樣,每一字句都是洞見。

隨意摘句:

其實,永遠也談不上主宰一個時期的「時代風格」,任何時代都是有多少社會群體在創造藝術就有多少藝術風格。即便某個時期的藝術生產主要依靠唯一的文化菁英階層,而且這一時期保留下來的藝術品也全部來自這個階層,我們也必須追問其他社會群體創造的藝術品尚未挖掘出來還是遺失了。(P.251)

2015122708

乌力波(2)

8.0 (22人评价)

作者: 乌力波中国编 / 主编:蝼冢 / 副主编:贾勤 / 恶鸟
出版社: 新世界出版社
出版年: 2013-5

這本書最主要當然還是因為收錄了葛諾的《風格練習》(以及其他我看不懂的文章)。要說沒有大開眼界也是假的;但主要因為我小說讀得極少,所以我的驚訝也算不上什麼。

隨意摘句:

曾幾何時有三個豌豆在高速公路上滾動著,當夜幕降臨時,他們感到困了,累了,要睡著了。

如果你希望往下讀,請跳到第5項;如果不是,請跳到第21項。

2015122709

古典风格

8.8 (105人评价)

作者: 查尔斯·罗森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14-8

其實我更想讀的是「浪漫風格」……如果這位作者有寫的話。但為了弄清楚進入浪漫主義前的貝多芬究竟是怎麼回事,所以還是乖乖買了這本其實多數地方一定會看不懂的書。很幸運地,作者的語言相當清晰,但連入門都還稱不上的我,恐怕一時半刻讀不了這本書的。

隨意摘句:

作曲家在多大程度上能夠描述自己的創作習慣,更多取決於是否有機遇,是否有合適的交談對象,以及是否有言辭表達的才能,而不在於是否能在理性和本能之間做出區分。(P.467)

2015122710

时情化忆

7.4 (13人评价)

作者: [法] 米歇尔·布托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年: 2015-7

人稱「百科全書式」寫作方式,這點我是不太理解(再說一遍,我小說實在讀得少哇!)但是布託的文字我有明顯感覺他是「冷」的——假如要跟別的百科全書作家(比如狄德羅或波赫斯)相比的話。這本小說其實也才剛在進入的階段而已。話說,去年讓我驚為天人的《變》我到現在都還沒讀完……但也已經成為我講解「內部蒙太奇」的重要教材了。

隨意摘句:

星期天,我昏昏欲睡地看了近三個小時枯燥無味的電影:大概是伊馮娜‧德‧卡洛,或是其他某個紅極一時的女演員在亞利桑納一家光怪陸離的小酒店裡,一邊唱著「布爾邦」,一邊侍候幾個穿著方格襯衣的騎士,一群駿馬在懸崖旁的草地上奔跑……我看完後走出影院,外面一片漆黑,我冒著雨在四散的人群中穿行;在陰冷、沉悶的雨夜中,商店大門上的各種電光招牌,「牛肉汁」、「遊樂」、「晚報」等在閃耀著,公共汽車一輛接著一輛離開停車場,濺起泥水,駛向城市的各個區。當我穿過人群時,人們的臉色如同被踐踏在泥漿中的廢電影票的顏色一樣,票上的墨水已被水浸淡了;這時,我突然聽到了有人叫了一聲:「喂!」我轉過身來,絲毫沒有料到這聲音是在叫我(當然,我現在知道這聲音,但在當時,我遠沒有想到是他,簡直沒有料到又會見到他),我轉過身只是出於好奇,完全是一種本能的條件反射。(P.112)

2015122711

符号学

(0人评价)

作者: [法] 茱莉亚·克里斯蒂娃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15-8

最近好像是開始毛起來要出克莉絲蒂娃的作品了,很好,熱切期待。這回先看到這本就先抓這本吧。

隨意摘句:

文本是一種生產力,這意味著:(1)文本與其所處的語言之間是(破壞-建立型)的再分配關係,因此,從邏輯範疇比從純粹語言手段更便於解讀文本;(2)文本意味著文本間的置換,具有互文性:在一個文本的空間裡,取自其他文本的若干陳述相互交會和中和。(P.51)

**

2015122712

 

全日記 小津安二郎

(3人评价)

作者: 小津安二郎
出版社: フィルムアート社
出版年: 1993

這裡,跟最佳觀影一樣,新增一本特別獎,這本書當然已經出版逾20年(且也絕版多年),但作為購入不閱而更多是感受一種美感用的書,它的存在真的只是對我書架有一個特別的在場,這份意義當然也對我個人而言也同樣具有象徵用意。

**

大合照的時間到了~

2015122713

**

就在最後快寫完時,想到怎麼漏掉了一本……由於前面這11本書都已經拍了大合照,就不好從中換一本,所以只好增列在最後面了。

2015122716

潜能

9.4 (40人评价)

作者: 【意】乔吉奥·阿甘本
出版社: 漓江出版社
出版年: 2014-1

雖然阿甘本這個名字因為芬雷(跟潑先生)的關係時有耳聞,但卻始終沒有認真讀過他任何的文字。在書店看到這本書也幾回了,實在一直不敢輕易嘗試,直到某次有一本被拆了封,我就順勢讀兩句,也差不多是立即就決定入袋了。大概還有一位友鄰形容阿甘本也算是福科那類的思想家吧,這個確實有加分作用。

隨意摘句:

一旦戲劇般地解除了我和眼睛之間的直接蘊含,隨它一同瓦解的還有:鏡子實驗中作為看者和視覺的共同體的主體建構,但是,還存在另一個原則,形而上學想從中尋找主體的可靠性:通過陳述的指代,並且尤其是通過代詞,在話語中的直接在場。(P.99)

**

以上,感謝收看。

以下,順列最後悔入庫書籍數款,就不評論了:

边读边写

(6人评价)

作者: [法] 朱利安·格拉克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六点分社
出版年: 2015-8

看见与被看

(5人评价)

作者: [法] 乔治·迪迪-于贝尔曼
出版社: 湖南美术出版社
出版年: 2015-6

小津安二郎的餐桌

(5人评价)

作者: 貴田庄
出版社: 田園城市文化
出版年: 2015-11-6

好莱坞电影编剧揭秘

(6人评价)

作者: [美]David Hughes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年: 2015-3

大銀幕後:好萊塢錢權祕辛

9.4 (23人评价)

作者: 愛德華·傑·艾普斯坦
出版社: 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年: 2011-1-1

小津安二郎的反电影

7.7 (38人评价)

作者: [日] 吉田喜重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出版年: 2015-7

进入思想之门

7.9 (10人评价)

作者: [法] 朱利安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14-7

作为生产者的作者

8.1 (25人评价)

作者: [徳] 瓦尔特·本雅明
出版社: 河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14-3

世界导演对话录

8.5 (26人评价)

作者: [美]伯特·卡杜罗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出版年: 2015-3-2

消失的偉大電影

(8人评价)

作者: [英]賽門·布洛德
出版社: 積木文化
出版年: 2015-1

閱讀電影影像

(5人评价)

作者: Laurent Jullier / Michel Marie
出版社: 積木文化
出版年: 20100708




2 Comments

  1. hkdutorchi
    12/28/2015

    Charles Rosen did indeed write “The Romantic Generation”, but more on Chopin/Liszt/Schumann than Beethoven. A great read nonetheless.

  2. 肥内
    12/30/2015

    感謝你的訊息,熱切期待能有中文版哈!

留言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

掘火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