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火档案

A Selection of Critical Mass in Music, Films, Literature and Beyond






信息

肥内 发表于06/13/2016, 归类于博客, 肥内.

2016年1~6月

Le.Tout.Nouveau.Testament.2015.FRENCH.1080p.BluRay.x264-iLLUSiON.mkv_004441.766

01.01

第一天的期許:教書、寫作、閱讀、創作。

*

看過《物的追尋》(The Pursuit of What Was,2009,黃亞歷):基本上是「聽點」影片,影像是仰望的樹林(即,只有樹、葉與天),大量的調焦處理,大量的鳥鳴,一些類似腳步聲的音效。可能藉此表現「追尋」吧?

看過《待以名之的事物》(The Unnamed,2010,黃亞歷):取景的策略已見於《日曜日式散步者》,因為看不全,以致於事物本身似被看又不被看,就像簡介上說言,無關連性的連接,使得物與物、動作與動作、運動與運動、位置與位置之間全無任何直接關連,雖說「待名」但卻都是日常可見可感可知可識之物,於是有沒有命名不再重要(矛盾的是,我們已經都知道它們之名!)要說按簡介所示,無實用化和功能性,那是因為本來就沒有「敘事」作為串連,怎麼擺,怎麼接都隨意。剩下的,依然是純視聽情境。

*

讀了兩頁《巴托克:獨自對抗第三帝國》,沒什麼感覺,不知道是因為原作者本身文筆就不好還怎麼樣,中文看來也索然無趣。那就這樣吧。

《實習生》主要是影像頓頓的,不過,第一場戲就讓我看不下去了:狄尼洛身為一個新手鰥夫和退休者,跟一些婆婆媽媽在大樹下晨練。《百日紅》的配樂用上搖滾樂其實我覺得沒什麼關係,但橋上男子看著她本來要想畫一下她,卻踩到狗屎,這算什麼?要不是主題是她(阿榮)的父親北齋,誰會想再看下去呢?我應該還會再看一下。《007:幽靈黨》基本上聽完那片頭曲之後大概也就這樣了,後來在網路上看大家給那麼差的評價,想一想也就更心安理得地丟棄它了吧?

 

01.02

其實李維史陀在處理人類學的情況,真的和我們分析電影也沒有太多差異。畢竟,文化與民族所定下的規矩,也是人定的,這跟電影作為虛構產物來說本質上沒有太大差異,特別是,兩種「創造」都顧慮到人的問題,包括習性、天候、地理位置等等。只是說因為他的研究「對象」相對來說大多數人(讀者)都不熟悉,所以得花一些篇幅來「劇情介紹」,其實還是跟影片分析相異性不大。(讀《遙遠的目光》有感)

 

01.03

其實李維史陀的書儘管很難翻譯,翻得也確實不好,我相信翻著翻著,譯者本身也都暈了(但如果翻譯完試著再讀一讀,一定就能發現問題;德勒茲不也說了,作者是自己作品第一個也是最忠實的讀者,才對),不過反正我也不在乎被帶著暈乎暈乎的,因為重點是過程中他的「偵探」腳步吧,那才是我比較受用的部分。

 

01.04

  1. 德勒茲在他寫給兒童讀的「哲學書」裡頭有這麼樣一段:「哲學史可以和畫像藝術做比較。它並不是要『使相像』,或是重複哲學家說過的;而是在生產出類似外貌之時,抽離出其所建立的內在綱領及其所開創的種種新概念。」天吶!這真的是寫給兒童看的?
  2. 對於目前還在熱烈展開,不,應該說剛截止投票的「台灣影評人協會評選之年度電影」這個活動,我其實興致缺缺,朋友問我為何不用「名次」來拉票,我是感覺沒啥用處,畢竟「影評人」們看電影還是相對被輿論制約的,除了一些話題大片之外,大家都剛好看過的片其實交集不大,比如,我就不信有多少人看過《歡迎光臨國家畫廊》,所以又怎麼期望有多少人投票給它呢?當然,很公平,我也很少看話題影片,其實不是不看,而是看不下去,比方像大熱門片《黃金時代》當初也就看不到20分鐘,完全看不下去,因為問題已經多到我根本不想花兩小時去壞心情;又如《一步之遙》,甚至連開場那段完全要「拷貝」(還不說致敬)《教父》的戲都看不完了,因為拷貝得太沒道理了;又或者像《智取威虎山》我甚至連開場在KTV的戲都無法看完,有人說其實那是刻意製造突兀,但突兀也得有基本水平啊!像科恩的《正經好人》開場也突兀,但還是拍得好。諸如此類的,我沒看大抵是因為有試著看卻看不下去,這就沒辦法法了,眾人口味畢竟平均水平一定是被拉低的。然而,像我這種反主流口味的人,要想看到自己滿意的最終統計清單,估計非常困難吧。朋友於是說,那為何我又要參與投票?最後不是也得聯名嗎?對一張我一點都不認同的單聯名,不會覺得不高興嗎?其實會耶……所以我決定如果第一輪統計出來,裡頭沒有超過三部我一定要推舉的片在列的話,我就不投第二輪了吧。

**

倒不是說故意要想起雷奈,但是在看《這時對那時錯》的時候,特別容易想到雷奈,尤其是女主角的演出很像《廣島之戀》,而再走一次的敘事自然讓人想到《去年在馬倫巴》。這真是一部聰明的影片。

**

看不下《道士下山》,連一場戲都看不完,怎麼這種「武俠」片看著總彆扭呢?

 

01.05

《女孩獨自回家》其實並不是我會想繼續看下去的題材,太不夠健康寫實了,不過導演在影像上還是有一些用力,比如開場,男主角準備去偷貓的鏡頭,當他打算要悄悄溜進去的時候,極遠方深處巷底似乎也有隻貓還狗的溜過去,失焦看不清楚,但似乎正因為看不清楚而更能貼切於前景男主角的行為。這是故事的?不小心的?總之,不知道怎麼出現的,還是製造了效果。隨後的戲我並不愛,倒不是沒愛心不給小孩一些錢,主要是欠債、吸毒這類情節我不愛。但稍微犯規往後面拉了一下,好像有些戲還挺超現實的,改天接著看好了。

看完《囧男孩》意外地還可以,感覺得出編導在劇本下的功夫,以及,為了體現自己對電影的熟悉度,所以又是將動畫融合進來,又是透過動畫人物看戲這件事,把默片也玩了一小段,甚至在一些橋段還安排了相對超現實的情境(比如林艾莉道別那場戲),或者片末滑水道過程中的意識流所允許的時空交錯手法。以曦的教材裡頭提到的那一場場面調度顯然也是導演用力的證據。不過說是要拍給大人小孩都看的片,但是對我來說還是相當無感,大抵還是情節的關係吧,對於我這種並非失親或少親的人來說,確實也無法有共鳴,這就不用強迫自己了。

 

01.09

其實有考慮下學期的評論課應該需要在課堂上放片(完整放,但不中斷),然後再講怎麼分析。或者還是可以邊放邊講,最後放完之後,再給一個框架,完整分析。至於影片要不要是放富邦教材片,就再看情況。其實也很想搞歐弗斯研究專題。或者,還有一種情況,放四部分別在戲劇、文學、音樂與繪畫這幾個方面特別強的片。比如繪畫,放《透納先生》、戲劇,放《蘿拉蒙戴斯》、音樂,放《芳名卡門》、文學,放《大鼻子情聖》。諸如此類。要是不夠講,再從舞蹈,放《舞動世紀》、建築,放《去年在馬倫巴》、雕塑,放《葛楚》、攝影,放《春光乍現》。

對前幾天看片的一些摘要:

《大賣空》(The Big Short):影片有一種雙向性,一方面簡化了金融風暴的原因(但這點基於我不是這方面專業,且也沒有持續在關注當時的社會新聞,是從別的網友短評中看到,並且深感認同的),二方面卻刻意透過後設形式以及副軸敘事來增加層次複雜化內容。不過呢,這類「仿紀錄片」的一些手法實在讓我有點審美疲勞,還好影片在這部分用得還是有一點節制(但我相信正因這一點而讓一些人讚賞這部片吧,不是「節制」的部分,而是後設的部分),所以沒有特別惱人;惱人的地方在於,正因為簡化了成因,以致於在這部分就很簡單,雖說副軸主要想要以功能性人物面對這件事的反應來增加事件本身的厚度,但是卻把節奏拖慢了,而壓抑的高潮,也讓整體氣氛偏僵,最終卻又缺乏真正的高潮,所以那個壓抑的、欲求的宣洩沒有被完成,所以看完,還是有一股鳥氣在。最後收尾在馬克‧包姆(Mark Baum,Steve Carell飾演)那一句「賣了吧」,好像還是回過頭來「教育」了觀眾一頓。後設本身的設置,其實有點隨意,算是噱頭,有效化解掉如何安排「解說」又不太尷尬的問題,算起來是減輕編劇的難度,但其實並沒有太大的意義;而那一段查理(Charlie Geller,John Magaro飾演)和傑米(Jamie Shipley,Finn Wittrock飾演)在交易市場(?)因為資本額太低被拒但卻發現了違約保險消息的那場戲之解說(「我們其實不是在這個場合讀到這個消息,而是……」),才有那麼一點意思,不過因為與其他這類段落之間沒有太相關連,所以也就是一閃而過吧。那些「名人」解說,好像要增加某些權威性(但也不然),至少就像剛剛說的,要用簡易的方式去解釋名詞,我在想,一開始寫劇本的時候,估計也想了一百種解決名詞的方案吧。無論如何,現在的「後設」手法,基本上更多會讓觀眾產生「真實」的印象,非常矛盾,過去的真實印象反倒是極力抹除「電影裝置」、「電影機制」這樣的概念(我是說,在觀影過程中),但是現在反而是強化這件事;當然,還是要看題材,一部愛情片或通俗劇,搞後設的話……好想知道會變成什麼樣子。總之,這三條線的功能是明顯的:瘋癲的先知Michael Burry(Christian Bale飾演,演得不好,我得老實說),但這一條線真的都是給你點到為止,比如看到他跟金主(也算他的伯樂)之間的歧見,我們也期待看貝瑞要怎麼說服並且度過這個難關,結果,也沒交代,就是做做樣子讓我們看到貝瑞是如何受到阻礙(畢竟先知)而已;然後就是馬克那一條,作為某種反制力量,告訴我們金融制度背後的黑暗,不過,也只解決了一小部分問題,特別是他身兼兩個公司的身分,一個公司做了「良心」的反制,但另一個則捲入了風暴,所以,最後他答應賣出以在這個風暴中也賺取了暴利,但是似乎反而透露出一種「無奈」感,這……又是想試圖說明什麼呢;最後當然就是「車庫」融資公司的兩個年輕人,想趁著勢頭賺一筆,但是這裡仍有一個問題,他們本來似乎卓見地買了A級和AA級的違約保險,但是隨後又因為資金底不夠厚,所以最終還是優先賣掉這些,於是……我們就不曉得到底最終這兩種等級的房貸是否也垮台了。

《真相急先鋒》(Truth):剛看完前一部想炫技又沒炫好的片(但剪接還可以),再來這部「教科書」式的片,倒不是說形式手法有那麼厲害,而是內容,不過手法上也是極盡謹慎之能事,所以不會有什麼多餘的東西。但這種個非常理想主義的影片,還一直要硬拗,其實也就是他們沒有盡到查證的工作嘛!最後的開脫之詞,我覺得完全沒有說服力,一個要去黑某個人的偽造性,完全可能花很多時間去黑,這是誰都能想到的道理,所以她最後的自辯基本上還是站不住腳;但調查小組卻反而被震懾住了,似乎要以此來說服觀眾說「對呀,不是嗎?」不過情節設計倒是有另一種推卸責任之嫌:也就是那一場關於播出日期的糾結。彷彿在說「時間緊迫沒辦法核實」之類的,雖沒明說,但似乎有這種引導。無論如何,最終看到的還是機制本身的腐敗嘛!一些很酸的話一點也沒少,非常符合人們對現在的新聞台之印象,沒想到原來國外也是差不多的。無論如何,這也算是一個新聞學的案例吧,最終當然沒有給答案,到底那些備忘錄是不是捏造的,而題旨就像被引導偏了的爭議一樣,也走偏了。看完後仔細想想,其實還是挺沒意思的。

**

寫累了,改天繼續。

**

今天的訪談中,有一題問到說這些影片教材各式各樣,會不會遇到說在意識型態上可能衝擊學生的片,或者說,假設要教學生「閱讀」影像,那麼必然會涉及到影像背後的意識型態,我們如何面對這種情況,在教學上怎麼操作。

平心而論,我倒從沒想過這個問題。但隨後,我的回答是說:我會將自己融於影片之中,讓自己「消失」,為的還是找到影片自身的邏輯,回歸到影像自己在敘事(或傳遞訊息)的需求下,如何被操作的情況。

然而,我想這是我在教高中生的時候的態度,我不下判斷,我也不強迫學生接受片中的立場,但會為他們解說影片的成形過程,以及創作者如何去組織和處理他們的素材來達到他們要的效果。至於內容則留待學生自己去衡量是否要接受。畢竟我是專業的,不會去批判選定的教材片。

但對那些大學生來說,我就不會這麼「公正」了,我會批判我選的片例,為的就是要教學生去判斷什麼是好的影像,怎麼樣對待材料的方式可以供我們學習。

我覺得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思考模式。

Andrei.Rublev.1966.1080p.BluRay.x264-PHOBOS.mkv_010348.658

 

01.10

看完《超新約全書》(Le Tout Nouveau Testament),要說什麼驚人的東西倒沒有,就像《龍蝦》一樣,影片活在自己製造的邏輯裡頭,且沒有一件邏輯是可以檢驗的。為此,影片必須要創造更多炫目的東西將觀眾帶離「理性」。然而,真有這些東西嗎?說起來有點傻氣,經常是旁白(小女孩「以雅」)講了什麼,影像就試圖去呈現什麼。加上要撰寫《新約》,所以勢必跟書寫、文字、書本有很大關係,從這點來說,這部片可能更在展示文字影像化的種種可能性。所以也可以說是片面式的文字-影像關係鏈的後設理論。只是,在看過《無名之人》後,會期待凡多梅爾有更強的形式可以呈現出來,豈料端上來的菜,倒是Jeunet會作的料理,且後者估計能作得更好吃、口感更好吧。

**

寫完〈拒絕定位的純視聽情境:《神鬼獵人》〉,其實並不好寫,感覺還有一些地方可以修飾。

 

01.11

看完《失常》(Anomalisa):看到後來才發現,原來女性變成男性聲音是要象徵他對這個女性失去了興趣……所以本來以為是「同志友好」片,倒成了恐同片了。不過,不知怎的,倒是不討厭這部片,儘管情節行動相當稀薄,但是卻還是把人一步步拉進片中,拉進麥可的情緒裡頭。今天如果是真人電影,大概也就不會有人會耐心看那場調情與上床的戲;但在動畫中可以,似乎成了另一種奇觀。惡夢也顯得比較有趣些,特別是笨拙地把高爾夫球車開進洞裡時。

 

01.12

今天突然領悟,有了網路的好處,比如說,在學習藝術史的過程變得很方便。像,今天在趕寫《愛你就捧你》的文章時,就想到把關於20世紀音樂的書拿出來,隨便翻一頁,結果油管上還真能找到他們的曲子!雖說不多,也不見得書上提到的都有,但起碼,可以感受一下。

 

01.13

讀了幾頁《蒙太奇的微笑》,基本上沒太大問題,我說的是,黃建宏對蒙太奇的理解還是跟我「們」一樣的,並且,還讓我更進一步想:其實一切都是蒙太奇,場面調度還是在它「之下」的。並且,蒙太奇作為要去用具體的方式去體現無法體現的那個東西,無怪乎會是唯物的俄國人一直在茲念茲的。

 

01.16

拖了幾天,其實這幾天觀影、備課和寫作,其實都有一些收穫,只是似乎有點懶得落實在心得文字上。不過,今天回覆東遇西關於《師父》的看法,有一段還是挺可以的,先回收過來,以免之後寫文的時候,一時寫不出這樣的文字:「故事就是在處理『情感』如何一點一點加在這些僵化的、原本在規則下屬於機械人的人身上,慢慢使規則人成為真的人。所以,所有的規矩都是被一再強調、強化,但最終通通被推翻的;於是,需要進行反覆確認的動作,這也使得『主行動』相對稀釋,比如『跟我回廣東』。因為這點,所以讓我聯想《馬里昂巴》。這也就說明為何師父動情,宋佳改變心意。」

結識了一位也研究歐弗斯的同好,且,對方居然還有認真讀我的書!其實出書不就是期待這種時刻嗎?無論如何,這樣想起來,將來在研究歐弗斯的時候,該有個人可以討論了,是好事。

最新的一篇雜念,估計會是談《奮鬥的喬伊》那一場戲,以及對《師父》開場的討論;順便發展成「程式化VS.創新性」第三吧。

今天在將〈奢侈定睛與無心告別〉整理上掘火的時候,自己又重新看了幾眼,倒沒有對自己的文字有什麼迷戀的,卻是對這些畫面、歐弗斯的調度,還是震得相當激動。我一直覺得:愛上歐弗斯不會也不可能是讓人羞愧的事情。

 

01.17

已經很久沒有早上完成一篇文章了……不過這篇寫得很快的〈一场不寻常且心不在焉的邂逅〉,居然完全沒有篇幅讓我寫《師父》,否則應該有一半要談開場戲。不過,這樣也好,本來也還在煩惱兩個片段要怎麼接在一起,現在倒方便了,另外給它寫一篇就是了。畢竟,這部片可以談的不只是開場,其實在序列上以及敘事節奏上也都有可以講的地方。為求這篇文章可以更有看頭,看來還是得回頭先把原著讀了。

不過這次再重看,基本上已經幾乎喪失了新鮮感,於是缺點便放大的,特別是蔣雯麗的演出更是讓人無法忍受;而一再地講規矩也挺煩人了,雖說我還是覺得這個「形式」是有必要的。

 

01.18

我承認《年輕氣盛》的很多「橋段」都或多或少打動了我,要是這部片以中文寫成對白,估計會是一堆流傳金句……不過,多了也就成了一堆歪理了,應該說,少還有點美感,多了就暴露了。我承認那一場指揮家向女王密使吐露的真情,我確實有點小感動,並且「具體音樂」那一段也挺有感覺的,但是,無意義的畫面還是太多,這些都看得出是模仿費里尼不成的四不像。片末的音樂會,雖然我不會像李幼新那樣想到「投誠」的問題,但我會覺得這在角色行動邏輯上是說不過去的。

Cemetery of Splendour (1080p HD).m4v_013643.844

 

01.20

讀閔思嘉的歐弗斯論文,關於《某夫人》與耳環一段,突然有一個啟發:耳環從夫人-伯爵到伯爵-情婦這兩個組合手邊溜過,確實都是屬於「物欲」式的交換物,但在杜南提手上,他在「還不知道要買來送誰」的時候,便將它買下,意味著:這純然攸關「審美」問題;進一步,影片透過這個不被鑑賞的耳環指涉回某夫人本身,她也是一個被錯置的尤物,雖伯爵試著「扮演好丈夫的角色」,但始終也不是真的愛夫人,而是「佔有」夫人,形同物欲。

另一處,關於環形結構的問題(包括場景的挑選乃至敘事的發展),或許也可以看做:歐弗斯從這些題材裡頭預視了屬於他的擅長風格,所以才選擇了這些題材;就跟小津一樣。(這點可以回頭拿歐弗斯的文章佐證。)

至於片頭挑選耳環的詮釋,我跟她就有很大的差別;但這無傷大雅。

不過關於決鬥,這個剛好可以串起兩個東西,一個是在《輪舞》中報幕人的說詞(「我喜歡過去」),另一個則增加了悲劇的極端性:因為是在那個會尋求決鬥的年代,所以這些事情是不能等閒視之的。簡單來說,這會使得愛情顯得更為謹慎;但這恰恰都與片中人物相反,所以才會造成悲劇,也只有這樣的悲劇才能真正地對「愛情」負責。

 

01.29

  1. 昨天看完Jaoui的第四部作品《故事的結局》,依然非常傑出,錯綜複雜的人物關係、旁枝式去中心的敘事,仍在品味,或說,審美的界線裡頭,回應了某種唯心的神秘感應。
  2. 小津講座講到一半時,朋友說Rivette過世了,雖說他病成那樣(好像從2009年還是2010年之交就因為中風而失去某些能力,不知道是語言能力還是甚至行動能力),往生了或許不是壞事(沒有多少人能像Antonioni那樣中風多年後還可以拍片;雖然拍得極差),但是還是有點讓人感傷。睡前原本想寫篇什麼紀念文,卻發現雖看過他21部作品,能憶起哪怕片段的作品居然不超過5部……看來當年看他這些作品時,自己還太嫩,多數仍是不明覺厲了吧……如今再重看他的作品會是什麼樣的感受呢?無論如何,拼拼貼貼就弄出如下的懷念文。

 

02.20

去書展的路上,朋友發訊息來說,艾可過世了。[一邊正在聽優吐的《難忘之火》,第五首,氣氛意外吻合]措手不及,之前根本沒有聽聞他生病的事,或者說,由於他的著作不時會被翻譯成中文,或改版,所以總以為他很活躍,所以死亡的消息顯得很「無常」。

今天的講題剛好是「不管通往日常還是無常都需要事件」,當初可以說是草率擬的題目,且似乎仍是針對小津,不過,後來在構思過程中,想了想,這個題目當然還是可以拿來談歐弗斯。但無論如何,早上這則消息似乎非常適合當今天講座的開場白;即使……我本來想到的開場白是更加「喜慶」的。

[SUBPIG][The Boy and the Beast 2015][720p].mp4_013505.321

 

02.22

今天最大的收穫,是在寫雜念109的時候,慢慢釐清如果都要從廣義來理解蒙太奇和場面調度的話,究竟該怎麼理解:前者將材料帶來,後者將材料放置上去。

 

02.23

1

因為林強的那篇訪談,這下總算想好好聽一下《向前走》這張專輯。沒錯,要是以編曲啥來說,《春風少年兄》並沒有什麼新意,不過,我喜歡後者仍多些,可能感覺旋律上還是好聽些(後面的《娛樂世界》也是)。

不過,《向前走》放完是Slint的《Tweez》,兩張年份差不多的專輯,放到一起,突然有一種悲傷的感覺,聽聽人家在那個年代處理器樂的部分是這樣……我知道,出發點、受眾都不同。

順勢想到,Slint頭兩張專輯都註明說是要用黑膠的格式播放的。然後就想到表哥對聽黑膠的感受,以及前兩天又剛好看到alfredo分享一篇英文文章表示CD其實怎麼怎麼比黑膠來得好的文章。我心想,創作者當然不必比樂迷還懂這些「理論」,他們高興要讓他們的作品以黑膠作為最佳形式,就這樣嘛~

在《Tweez》之後是From Monument to Masses的《impossible leap in one hundred simple steps》,然後基本上還是清楚地聽得出從Slint到他們的一個隱性脈絡;但也可以聽到器樂搖滾可以發展到什麼樣子。

隔了幾張專輯後,是Aerial M的EP《Post Global Music》,裡頭主要收錄了四首〈Wedding Song No. 3〉的混音曲,老實說,並不特別出色,特別是下一張我放的是Aphex Twin的混音合輯《26 Mixes For Cash》的第二碟,更是立馬把Aerial M比了下去。真的,不擅長的事還是少幹些的好。

3

這學期講第三世界電影,忍不住還是要放瑪塔的《無頭的女人》,去年放這部片時,最後其實沒放完,希望這學期可以順利放完;因此我的開場白要比去年的要簡潔一些……或者應該說,本來確實有一個環節要講,但是我忘了。

在我講到說修這門課的積極意義的其中一點,就是我們往往能從這些作品中找到(可能因為誤讀而帶來的)一些魔幻時刻。這些魔幻時刻可能很大的原因來自我們不熟悉那個系統,也可能要破譯這些背後的內涵,得需要更多的知識,因此,我們的惰性可能讓我們反而變成以直觀的方式去感受、欣賞這些時刻。

像,影片開始不久便出現了一次魔幻時刻,那是薇諾在撞到狗之後,攝影機從她身邊暫時離開,跑去透過後車窗看向被撞得狗之後,再回到她身邊時,她左手邊車窗上的「手印」不同了(直的變斜的,一個變兩個)。這回很多學生都看到這一點不同了(參考截圖比較)。究竟這是因為拍攝活動造成的失誤(比如兩個鏡頭之間不是接續拍攝的,而場記、美術都在這點上出了小差錯),還是導演刻意為之?我傾向相信是後者,否則在此前的第二場戲(開車是第三場)中,就不會不斷強調小孩拍打車窗的動作了。所以我相信導演是有意的。那麼既然有意,也就一定想製造出什麼效果。既然薇諾在這之後,狀態就不同了,會不會那個手印就是通往「另一個世界」的鑰匙呢?

無論該如何正確解釋這個手印差異(事實上,或許根本不需要解釋?就像我順便舉了另一個例子:《安達魯之犬》出現的維梅爾畫作一樣),這個細節(以及影片隨後出現的更多細節,前面也有,比如第一場戲到第二場戲的孩童嬉鬧音效的延續)都帶來很大的觀影樂趣。這週最後看到36分鐘處。

 

02.24

1

今日備課與趕稿聽的碟單,從早上十點多聽到現在。一個心得:MP3是必須的,並不是什麼專輯都值得留CD。

2

在準備明天給學生上課講《陌生女子的來信》時,又把《世界電影鑑賞辭典(續編)》拿出來翻了一下崔君衍老師寫的條目,非常驚訝。這篇文章好幾年前已經讀過,記得當時還給崔老師寫過信,表示說很讚佩他在針對不同影片(收錄在這一編裡頭也就兩篇,另一部是《M》)的時候,文風完全不同。但時隔這麼多年,早已忘了崔老師怎麼寫「鑑賞」的部分,不看也罷,這一看整個驚到!非常厲害的讀解,關於無軌電車的觀察與描述、分析,對舞池影像的詮釋,還有像模擬車廂那段:「假想的火車不是順時針旋轉,而是逆時針倒轉,彷彿讓莉莎回到童年,回到十多年前的夢幻時分……」這些都已經夠讓人嘆為觀止了,再有一段關於樓梯的解讀:「樓梯作為一個可以表示興奮和上升。它與監獄欄杆似的水平鐵路線相對立,給人以向上攀登掙脫束縛的直感……但是這個景物仍然令人聯想到美夢的實現是暫時的,是不完整的:一級一級的樓梯『肢解』了上升的斜線,呈現出這條上升斜線的結構的時限性,腳步聲近乎鐘錶的滴嗒聲,彷彿丈量著人生的時間……」這實在太神奇。

可惜這四編的《世界電影鑑賞辭典》裡頭,崔老師才寫了九篇(除了續編兩部之外,在《三編》尚有七部,各是:幕間節目、一條安達魯狗、天色破曉、青年林肯、鄉村教士日記、城市佬(City Slickers)、女人的芳香),這也難怪,崔老師把大多數的時間都拿去做翻譯了不是嗎?(為何他不翻譯麥茨呢?《外國電影理論文選》裡頭那幾篇不算,當年他去法國不也都上了麥茨的課嗎?如果他翻了,今天大陸學界應該會更看重麥茨的東西。)

 

03.02

讀高達訪談錄裡頭那一篇關於改裝攝影機的對質之前言,說道「因為尺寸與便攜性,帕魯什攝像機不再是傳統意義上攝影師眼睛的延伸,而是成為了手的延伸。」(P.222)這句話不禁又讓我跟巴贊、完整電影做了一聯想;雖說這個想法還有點朦朧,但大抵上確實就是跟這裡的引用講的話一樣,今天的特效則滿足了眼睛與手都觸及不到的地方,也可以說,你想到哪影像就能再現到哪。這麼一來反而有一個壞處了:你再也無法推說因為技術做不到或者場景找不到、到不了之類的,也就是說,畫面按理說就是你所想;因此反過來說,如果畫面呈現出來的東西很沒有美感,那只能說,你本身就缺乏美感。

重看《芳名卡門》越想越覺得跟《師父》這類片的一些「趣味」相仿,但是人家是高達,人家是外國人,彷彿這樣玩是高端,而你徐浩峰是個華人,不是大師,所以你這麼玩就完蛋?有時想一想,先別急著貶低自己人倒是真的。

 

03.15

  1. 接連看《紅衣小女孩》和《陀地驅魔人》,完全就是高下立見(其實就算不用接著看也看得出來),雖說《陀地》的優勢是香港本來就有這個類型脈絡,但是反過來說,《紅衣》的題材也有悠久歷史,其實應該可以試著去探究這個傳說的背後,而不是只想著拿它當作玩類型的一個介質(但卻在實際上並沒有任何新意與建樹;要是抽掉那些裝神弄鬼的音效看看),要說劇作也是充滿瑕疵、坑坑疤疤的(比如,既然任何人都沒有day 2、day 3……,一開始根本就不用標day 1了;還有,即使不報警,起碼也可以找廟公,畢竟這是相對論,有鬼應該就要有神;還有,這些人明明怕得要死,但是卻又不斷回到可能有問題的現場……總之還有一堆,想都不想再想了)。所以諷刺的是,如果不接著看,或許並不會特別將《陀地》襯托出來。至於《陀地》,有評審表示特效不好,但我想這是故意的。
  2. 感覺因為很神秘的原因,《可愛的你》和《哪一天我們會飛》也出現在候選名單中,但也因此讓我有機會看這兩部片,並欣喜於港片又回到某種水平(雖說並沒有長期關注港片發展,但總是偶爾看看都覺得彆扭,像去年看的《雛妓》和《同班同學》都是可怕的極品劣作),再加上對《踏血尋梅》的好感(雖說《衝鋒車》依然看不下去),感覺港片似乎前途看好。雖說《可愛的你》認真講起,拍得普普,但情感真摯,題材討喜,把我看得數度熱淚盈框,程度超過當年第一次看《逆光飛翔》的實況(這部片也經不起重看),楊千樺雖說因包攬許多作品的主演而備受詬病,不過起碼還是能區分出不同角色的演繹(不像蔣雯麗那類演員),她會被推舉到最佳女主角(雖然最後幾乎沒有任何人挺她)也不是沒有原因的。至於《哪一天》的話,要先說我們自我感覺良好,認為是《那些年》之類的影響回港片的這類片型(但他們其實早有這類影片吧!)也無妨,但人家硬是要拍得比我們好看(好多倍!),當《我的少女時代》還在複製同一個模式(且更加低級;但卻還被提名最佳新導演,實在非常驚悚,但更驚悚的是,居然還有將近半數的評審挺它!!!!並且,就算我對《紅衣小女孩》諸多微詞,但是要是從「導演」這一項目來看,程偉豪無疑還是比陳玉珊更有資格被推舉,最起碼人家還是很認真地在處理取景、場外空間等等技巧,可是卻比陳玉珊獲得更少的支持……)的同時,人家在處理個人情感的同時添加了多少的時代無奈感,因為在他們看來,個人的經驗絕對要與環境保有緊密的關係,這在台灣這類作品中要嘛缺席,要嘛太過簡單(《九降風》)。更不用說在劇作上的講究了。另外,我覺得《重返20歲》一比較,也是非常好的,感覺小清新已經不再是台灣專利了(哪怕是台灣導演去大陸導的)。

Inside Out 1080p.mkv_20151111_081107.765

 

03.19

感覺應該不時檢討每一篇文章寫完的狀態。像,《被遺忘的新娘》那篇,無論如何,那種有點心虛的成分還是在的,所以最終只能處理一下劇情設定上與短篇小說之間可能形成的鏡像關係。此外,這篇真的什麼都沒談。而同一天稍早寫的《我們的那時此刻》也沒好到哪裡去,這篇雖說可以有很多可以寫,但似乎有一些,或者說挺大的篇幅都還是在講比較屬於紀錄片本身的事情,所以如果拿掉這一塊,說不定文章也沒剩下什麼。但這篇也確實還有一些可以談但沒篇幅談(或說沒力氣談)的東西沒寫進來。

下週要交的兩篇文章,DVD導刊的那篇應該比較確定就是寫阿彼察邦,既然裡頭會提到《綜合症與一世紀》,所以應該可以順便談一下《這時對那時錯》好了;另一方面是集中談《幻夢墓園》。另一篇談《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不知道好不好寫,目前影片看了半個多小時,還沒什麼感覺。

 

03.23

觀影雜念113寫到後來,有點不是很確定初衷,本來應該是從「為人父母有優勢去抓取某些訊息」出發強調某些生命經驗對詮釋的重要性,所以原篇名要叫「有一種感情」;但是寫著寫著倒是不知道飄到哪裡去,大概是光是描述也就佔去了不少篇幅了,最後居然還嚴重超過字數!結果還花了一些篇幅寫其實完全可以另成一篇的東西,結果最後就收尾在那些東西上,使得篇名不得不改成「西方影像經驗的優勢」……

 

03.25

昨天上課講《陌生女子的來信》那一段其實挺過癮的,想一想,感覺似乎有必要像《秋刀魚之味》那樣每週寫一點講稿的。

 

03.29

給《虹膜》寫的《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算是準備許久,不過,也算是為下一篇做準備。寫作過程倒算順暢,畢竟框架很清楚,而且也預料應該足夠篇幅,沒想到最終還是寫多了,以致於被迫拿掉兩個段落;而在闡釋的部分也沒有空間可寫。不過總體上還行。花去最多時間的,無疑是對結構的歸納。

 

03.30

寫〈阿彼察邦的垂直蒙太奇〉時依舊是那種擔心撐不起、但最後反而還是塞不下真正想講東西的那種文章。是這樣:覺得自己的文字還是比較走古典風,很難不透過一個長長的過程。

 

03.31

今天增修了〈詩人的時間〉一文,感覺沒什麼新東西想講。

**

  1. 下課時學生(因為我在課堂上放《陌生女子的來信》一小段卻講了很多影像符號的處理)問我說到底要怎麼能像這樣看出這麼多東西,比如有什麼參考書之類的。我的回答是:多看片,反覆看自己很愛的片,就可以了。(另,今天第一到的正式學生,也就是不算那兩個守候多時的旁聽生,說很期待我在「電影敘事課」講《陌生女子的來信》,老實說,我也是,每一週自己都能在一邊放的同時,一邊看到新東西,然後又可以立即分享給學生,我應該每週講這部片的環節都錄音的。)
  2. 週二看的《尋秘街拍客》再次確認了一點:我對藝術家的私生活情況、生平經歷等等實在興致缺缺,雖說薇薇安邁爾的照片在我看來是好看的(雖說各大美術館可能出於謹慎或其他什麼理由拒絕收藏她那量大得驚人的作品),導演在處理鏡頭構圖、節奏等等也是很不錯的;但我就是沒什麼感覺,很有可能還跟一種感覺有關:導演想透過這部「廣告」來哄抬邁爾的身價這個動機實在太明顯,所以片中那些關於展覽熱烈實況在我看來真的很難忍,該不該說他是聰明反被聰明誤呢?

月升中天 月は上りぬ (1955).avi_014146.689

 

04.02

撰寫〈得不得奖都成大赢家的《踏血寻梅》〉是在凌晨四點多,一邊讀賴以改編的事件本身,雖已經是簡述了,總覺得還是有點頭皮發麻的感覺,這在片中幾乎感受不到,就可以知道它有多克制了;教訓是:以後別在天沒亮的時候寫這類文章。通篇沒什麼熱點,甚至寫來也沒什麼激情,大概是一篇非常為媒體考量的文字,所以有點步步為營但綁手綁腳的吧。

**

撰寫雜念114時,感覺要想寫點「具體」的東西,又感覺篇幅不夠,結果通篇寫完,還真沒一個具體的、比較實際的東西……

 

04.03

  1. 《凱薩萬歲!》算是給電影120歲生日的賀禮吧,雖說科恩回顧的主要還是好萊塢電影,但其選擇的時代背景(非美活動方興未艾;電視抬頭與寬銀幕電影蓄勢待發)已有暗示他們對「電影」存在的探究,甚至,透過凱薩與耶穌的邂逅,來進一步隱喻了電影是什麼;雖然最終凱薩那個「信念」台詞沒讀出來,但是製片人卻選擇留下來繼續幹(很難甚至想放棄的)製片工作,也算是給我這種經常對自身領域自我懷疑的人產生不小的鼓勵。非常好看,已入圍我自己的年度佳作了。(話說這種後設+影迷鄉愁的電影,如果進坎城應該會得到不少矚目吧?真不知道去柏林幹嘛……)
  2. 《不一樣的月光》看了開頭,把我驚呆了!跟在科恩兄弟的電影之後放映居然毫不遜色;預料會是一部很傷腦的影片,今天就先暫時休息吧。

**

  1. 雖不甘心,但《藤田嗣治與乳白的裸女》(片名後半段整個多餘!)實在好看,整部片如畫一般,用別樣的影像質感來「對抗」主題的絕美。影片中間急轉至戰後是有必要的,這空缺的二十幾年其實也是歷史感斷裂的寫照。片末的夢境回應了開場的「(超)現實」凸顯了另一種奇妙的異境。朋友說,這跟前作一脈相承,有鑑於這是第一次看小栗康平,不好說,但是已經決定要找出家中的小栗藏片來搞回顧展了。(貌似這部片不怎麼見待日媒啊!)
  2. 《失控謊言》貌似為了逆轉而逆轉,不斷逆轉的結果,只有在結局有一個特別的反諷:女記者寫成了一本暢銷懸疑小說,但是女主角的心眼要超越了女作家的想像,所以呢,生活的起伏還是高過虛構的。禮讚生活!

**

  1. 正在直播的香港金像獎好像沒什麼人關注,由於被邀稿寫了篇《踏血尋梅》也就順勢猜獎,好像中了幾個。(還沒頒完)
  2. 話說下一部有點想去戲院看的《十日談》(塔維尼兄弟,今天看預告感覺良好)好像又是天馬行空發的,嘖!(好在他們的片也不是一定要看,至少……手上收了起碼超過10部卻一部都沒看過:P)

 

04.07

雖說是用「雜念」來掩飾,但寫《藤田嗣治》(雜念115)多少還是有點心虛。

 

04.13

交給放映週報的《死期大公開》文章是昨天下午寫一些(不順,停筆),今天早上又再續完(改動了主要結構),仍舊是一篇不佳的文章,難怪非得分兩天寫。無感的片怎麼樣也寫不精采。倒是準備的過程中,對《最後晚餐》的「發現」比較算是收穫,而這一點或許還可以成為一篇雜念的題材。

刺客聂隐娘.The Assassin.2015.BDrip.1080p.x264-JIBAKING.mkv_012442.964

 

04.14

在寫第八堂《陌生女子的來信》講稿時,明顯發現很多看到的東西似乎難落實於文字,這是為何呢?

 

04.21

想一想,要是從考量閃回與現時的交錯方式的呈現情況來說,《一封陌生女子的來信》可說是《蘿拉蒙戴斯》的某種預演;只是也是「相反」的情況:前一部片是忠貞的女子+放蕩的男人,後一部片是放蕩的女子+花癡的男人(們)。--寫完第九堂講稿有感。

**

總算連著幾天(檔案建立時間是4月14日;最終修改日期是20日)寫《牯嶺街》拉片,其實並不是非常專注,片中當然不乏不錯的設定與處理情況,但老實說,都稱不上有什麼讓人欣喜的東西。當然,要是放在「台灣電影」這個脈絡來說,還是厲害的,但要是放在「電影史」的長河裡,它還真沒什麼大不了的。

 

04.26

雜念116如果不是這樣分好幾天陸續寫,應該會更好讀;不過後面增加一段關於《行過天堂之火》無疑也是拜中斷的寫作之賜。

 

04.27

歐弗斯的《陌生女子》的細緻分析保證了接連幾篇的造像術,因為,一兩篇實在塞不下這部片的諸多美好。預計可能會有四篇吧。

*

另,覺得莎拉馬克馬巴夫在《911事件簿》中的第一段實在很適合當教材。

 

05.06

這幾天基本上真的連打開這個檔的時間都沒有。那天(5/4)上午在寫《日暮之歌》的「審片室」時,算是又一次比較靠直覺寫的評論,幸好也在規定的篇幅上寫完,沒特別感覺,可能是真的想寫的東西感覺會花更多篇幅(與腦力),所以避開了。

連日的疲憊,使得昨天備課過程都顯得相當辛苦,連帶的,《陌生女子的來信》寫得挺缺乏連慣性的。甚至,上課時放這段影片,一邊看著莉莎進到斯蒂芬家的戲,還在想著說有一些細節可以談,包括說揭頭紗之類的,但是可能頭腦混沌,什麼也沒講……在MONO貼的「補充版」也算是一個補償吧。

前兩天還在想著要不要貼出歐弗斯訪談,外加一些補充,來「祝賀」他的生日。但是想一想實在沒時間,所以也就只能是透過「影教現場」的那篇文章聊表心意了。

国王班底BD中英双字1024高清.mkv_20151108_172716.109

 

05.09

寫完〈徐浩峰的蹤跡〉(雜念117、118),其實最後收尾有點草率,但感覺不趕緊停下來,後面還會煞不住。上篇在架構上與思維上有比較明確的流動,下篇真的比較有湊字數,可是最後仍發現是寫不完,可是已經沒力氣再修改了……

 

05.10

突然想到要給artforum的《路邊野餐》還沒寫,在日出之前趕完。

 

05.23

中間這段時間也不知道忙著忙著日子都到哪去了。每天依舊十分疲憊,睡得也少。幾天後總算先是把北影的特刊文字處理完(大概寫到16號早),接著幾天是上課,然後才輪到《安德烈魯布廖夫》,沒想到居然還是成了時間幾乎不夠的惡夢;但如果不重看過兩版,其實下筆還是很沒自信。但是最終發現,文章也還只是湊合而已。

台藝大真的緣盡,最後看看能否把《野草莓》分析完;關於歐弗斯我要再稍微沉澱一下。

 

06.01

結果連日幾天連寫完文章之後的小檢討都沒時間做了……寫完《魯布雷夫》之後有5天完全沒寫作,應該是備課去了。然後原以為會拖到月底的「造像術」居然不小心還是寫完了……且才寫了一場戲,感覺《陌生女子的來信》之連載還長得很。(28日)

同天稍晚,感覺還有餘裕,應該說是逃避週日演講吧!接著很快把北影的那篇李奧專文寫完,也算順,查了些資料,很容易接水管的一篇;雖說後來還是改到第三版。

演講算不算順利很難說,畢竟一半以上沒講到。

苦於雜念一直沒有靈感,感覺好像拖了很久沒更新。豈料,演講殘餘的心得居然能寫成兩篇專欄!但即使這樣,我並不喜歡這篇文章。

今天順勢將欠紀工報的文章處理一下,沒想到原以為篇幅會不夠,所以才把雜念之前那篇的內容移植一些過來;沒想到最後居然還是超過,很多。這篇很直覺的文章大概不到兩小時「生產」出來。忙碌的五月(天吶!哪一個月不忙?)最終以3.8萬字作收(但不含北影文章;除了李奧)。

 

06.05

沒想到再寫一次《路邊野餐》居然這麼艱難。無論如何,要挑戰生平第一部(必須得)看完的柯斯塔。

 

06.06

寫《馬錢》的過程很難說是順暢的還是不順,這篇和昨天寫的《路邊野餐》差不多,都是很「沒感覺」的文章。看來,激情還是很重要的動力。

horse.money.2014.1080p.bluray.x264-ghouls.mkv_011139.845

 

06.08

看完《10+10》中,楊雅喆拍的那一段〈唱歌男孩〉卻讓我有想寫篇雜念的感覺。有點驚訝,這部片也確實拍得不錯,很可能是全片最佳?

 

06.11

昨天寫完《書架》劇本,有一種失落感。

 

06.12

也許,劇本有大小不等的問題,不過,我要修嗎?我有這麼珍視這個劇本嗎?也許,我只是需要一個通俗的故事來讓我有一些置放形式的空間。

 




留言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

掘火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