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火档案

A Selection of Critical Mass in Music, Films, Literature and Beyond






信息

redhousepainter 发表于01/23/2018, 归类于乐评.

free soul,桥本徹

桥本徹

 

去年在机缘巧合下看到一组专题文章,长门芳郎、桥本徹和dj muro三人作为受访者依次讲述80年代90年代00年代这三个世代涩谷唱片店的发展与变迁,也算让我从一个侧面触摸到日本何以形成高度成熟且专注的音乐文化。成熟可以催熟,但这份专注不易。在好奇心的促使下,我接着去寻找桥本徹的其他采访和文章,没想到桥本徹原来是nujabes生前的挚友,两人相识于90年代中期一场名为free soul underground的派对上,那时nujabes最爱的曲子是Friends Of Distinction的【when a little love began to die】……我自己每年会在某些时刻想起nujabes,那晚一边读着桥本徹的回忆文字,音箱里一边循环放着早已熟稔的【when a little love began to die】,一种莫名的【老铁,扎心了吧】的无力感弥散开来。

桥本徹身为资深乐评人/音乐编辑,自90年代初起便编撰一份名为《Suburbia suite》的唱片指南,他陆续找来小西康阳和nujabes等人协助撰稿,将眼光投向欧洲电影配乐、rare groove、巴西音乐等等,不论地域,不论新旧,这一份聆听态度恰巧和当年小山田圭吾/小沢健二的创作取向相吻合。1995年,tower records搬迁至神南一丁目,扩建成如今八层楼的规模,销售总面积达到4900平方米,库存专辑数量达到60万张(如今增至80万张)。坐拥这海量的音乐资讯,tower records发行一份免费音乐杂志——《bounce》,为乐迷甄选出值得购买的专辑,而桥本徹在96年至99年之间便是《bounce》的主编。在这短短数年之间,桥本徹贯彻不拘一格荐音乐的编辑方针,门槛看似很低,但若深入到其中便发现音乐的奥妙无穷,smap的采访可以和cornelius的采访在杂志中比邻而居,相安无事。时至今日,日本乐迷提起《Suburbia suite》和《bounce》依旧是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的口吻。

一份优质的音乐推荐自然是砸在乐迷头上的一份幸运。多年前我凑巧碰到4 hero成员marc mac编辑的曲目合集,虽更新频率极低(早已停更),但在数期节目中marc以乐迷兼具音乐人的眼光,挑选出他心目中仰慕的arranger和其代表作,选曲之精道让我感恩至今。当年听4 hero的《two pages》,一直不明白、一直好奇4 hero为什么能有如此流畅且华丽的转身,畅游至groove世界的大好河山?等直面过marc mac的音乐修养后,才晓得4 hero背后积累的音乐养分是何等深厚。而桥本徹的另一项主业便是应唱片公司之邀,在free soul的大名义之下编辑各类曲目合集。

编辑合集,说简单点便是挑选歌曲,看似和张嘴吃饭、开口说话一样简单,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眼光和眼力,有时候不仅要有所谓的慧眼,更要砸下实打实的大把大把时间,你的职业必须是听音乐,甚至听音乐是你的志业(不然哪来这么多时间听音乐?)。有次我听完dj muro编辑的某张boogie合集,感慨的一塌糊涂:我草我草我草草草……boogie&disco这一片天地何等泥沙俱下,别说沙里掏金,能掏到贝壳就不错了。若从这张boogie合集的曲目水准倒推dj muro所花费的聆听时间、甄选时间,这会是一个何等恐怖的数字,我汗颜到推算不出。

一张够水准的合集,不仅能打开眼界,更能增寿,同时还荡漾起一种可笑的同为爱乐之人心心相映的共情,翻看桥本徹编辑的各种合集便成了一次幸福洋溢的旅行。比方说The Isley Brothers既擅长【ohio/machine gun】这样jimi hendrix附体的纯groove作品,也精通【footsteps in the dark】这样的可人小曲,于是桥本徹把The Isley Brothers的合集一分为二,一张名为《Groovy Isleys》,另一张名为《Mellow Isleys》,一眼望去便知是行家之选。在桥本徹编辑的众多合集里,有一套名为《Ultimate Free Soul Collection》的绝赞3cd合集,桥本徹不独尊rare,丝毫不避讳大牌选曲,以音乐水准一视同仁,于是有marvin gaye的【I Wanna Be Where You Are 】(如丝般柔顺的非剪辑版);有The Style Council的【My Ever Changing Moods】(paul weller在80年代组建的爵士风/灵魂乐组合,暗藏洗炼的guitar lick风采);也有alzo & udine的【hey hey hey, she’s o.k】(老天爷赐予的绝妙旋律线,十二弦吉他配以打击乐吊打地球上一众伪民谣伪独立伪清新);当然也少不了Odyssey《Battened Ships》、Terry Callier《Ordinary Joe》、Ohio Players《Sweet Sticky Thing》等交口称赞的groove金曲。不得不提最后一张cd中的最后一支曲子【I Like London In The Rain】,贝斯和鼓牢牢缠绕出的节奏磐石,Blossom Dearie小鸟依人的歌声,结尾处醒神的萨克斯吹奏,桥本徹好像在提醒世人:没有模块化合成器的音色世界也可以很精彩,单看你通不通音律。

为什么pg one玩白粉玩嫂子能甩锅给四十年前的纽约底层黑人?为什么我们不知道底层黑人对音乐的要求一点也不底层?为什么我们会撕逼hip hop到底real不real就像周杰伦n年前在思考德尔惠到底on不on the way?为什么我们忘记了hip hop有一个核心不叫real而叫happy,还有一个核心叫party?为什么我们忘记了rakim捏着【I know you got soul】的贝斯线就可以rock the crowd,就可以掀翻阿波罗剧院?为什么我们忘记了说唱不是鼠来宝,而是three mc and one dj,而是beastie boys三兄弟的三道flow与mixmaster mike的scratching的精诚配合,那紧密那细腻到一根银针都插不进?为什么如今听音乐已经跟开灯脱鞋一样简单方便,一首首杰作就在眼前,还在讨论hip hop他妈精神不精神,而不是作品和肉体?

桥本徹,dj muro和nujabes就坐在信息流和算法的旁边。他们是人,他们一直都在人可以触手可及的范围里。

请戳:《Ultimate Free Soul Collection》

1997年8月份的《bounce》

《Suburbia suite》

《Suburbia suite》内页

《Suburbia suite》





One Comment

  1. 老汉
    03/29/2018

    想起他的mellow beats系列,一气呵成非常棒也。

留言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

掘火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