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火档案

A Selection of Critical Mass in Music, Films, Literature and Beyond






信息

胡凌云 发表于06/12/2011, 归类于现场.

标签

,

跟随Techno穿过一座城市

(69, Vitamin Water Stage)

文/摄影/视频/胡凌云

(所有图片视频资料版权属掘火网刊,请勿使用/Photo and Video Copyright©2011 Dig For Fire, All Rights Reserved)

我和底特律是有缘的。因为那是当年踏上北美的第一片土地,虽然当时只在机场里停留了一个小时。我和底特律电子音乐也是有缘的,因为当年飞机降落时,耳机里播放是Plastikman。参加DEMF,自然成了夙愿。

长假到来的忙乱周五,经历塞车、晚点、机场关闭和行李失散,驾驶黑色Impala脱离机场的光晕,终于在合围而来的黑暗中回归安宁。经典的美国车虽然已经没了几十年前的华丽外观,但依然稳重安全,而四天的租金只有七十多块,可见此地并非旅游热点——公路上没有车辆,指示牌上地名依次鬼魅闪动,但周围一片荒茫, 。已经习惯堵在新英格兰老街上的心放归西部,从梭罗的美国驶向波德里亚的美国。而车里响着第一期底特律Techno电台播过的作品,是Astral America的原声伴奏。

没经历住宅区商业区的过渡,穿越一个地下通道,面前矗立的便是位于Downtown的Renaissance Center,它不仅是通用汽车的总部,也是出现在第一期电台和无数相关作品封面上的底特律标志。 从五十一层的客房望去,落地窗外是一座没有霓虹的城市。

舞台

因为拥有太多关于底特律和电子音乐的标签,掘火网刊自然是第一家采访底特律电子音乐节的中文媒体。不过,无须排队的媒体入口和无限量的冰镇红牛, 都不及出入后台的自由。

在五个舞台中,红牛舞台是我们经常逗留之处。毕竟,和猴子似窜上跳下的摄影技师们相比,我们虽然也摆弄一下业余器材,终究还是竖着耳朵的音乐爱好者,而该舞台体现了音乐节日益多样的阵容,虽然不乏Dubstep的煽情,但基本上没有简约的打桩式节奏。因为是常客,和舞台经理混得脸熟,大叔没事还建议我们要多穿点衣服——舞台坐落在江边风口,期间多次大雨,只好躲进调音棚里,看技术人员爬上顶篷排水,或是搬动乐手正在弹奏的键盘。还有一次,他们发现江面上有块疯狂卷积的怪云,赶紧降低红牛灯箱加固舞台——在后台目睹这类场景,了解音乐节是个工程;自然,也会遇见某艺人的妈和某艺人的女友,明白音乐节是个聚会。

相比这些,还有跋涉过人浪和声浪之间的摄影小道的艰险,更值得回忆的是江面上的波浪,模糊着加拿大Windsor赌场霓虹的倒影。赴美航班上预习的底特律之声其实就来自对岸,而Richie Hawtin当年在跨江隧道往返时,他还只是孤傲的Plastikman。如今,底特律早已打造出世界级音乐节,舞台上却不再有艺人用TB303拧出绝世声响。

周日晚站在Vitamin Water主舞台上俯拍观众时,这种怀旧被驱散了。或者说,它被刷新了? 空灵和凶猛如Rushed这样的音乐,只有在一个开阔的十万人露天音乐节上才能还魂。69当年不也是一个低调的代号?如今他在舞台上依次摘掉一个个从大到小的面具,露出了格莱美候选人Carl Craig中年发福的脸。底特律爆炸性的创造力,必然要被世界认识和仰视。

这次旅行必看的Echospace,则是底特律音乐特立独行的新范例。因为拥有太多环境声而不够煽情的他们被安排在Movement地下舞台,下午出演。现场音响貌似去年发行的Liumin,而且不出所料,律动加重,颗粒感丢失。此外,现场视频稍显单调,希望如他们在给掘火的Interview(即将发布)中所言,只是现场条件所限而已。

三天里,走马观花是常事。Made In Detroit是相对地下底特律艺人的专用舞台,但也只是周日下午路过John Collins,穿着Model 500 Tee的一位老将。周六晚本打算去看一眼Richie Hawtin,但因为地面泥泞,光线昏暗,实在无力涉过Beatport舞台的人海而作罢。各种旧爱新欢,如Delano Smith、Terrence Parker、Monolake、Flying Lotus、Aux 88,、Reference和Marcel Dettmann,竟然也从容错过;而真正的遗憾,还是诸如Omar S、Moodymann和Theo Parrish这类奇才的缺席。

Somewhere in Detroit

位于3000 East Grand Blvd的小楼没有任何招牌,和邻家私宅并没有区别,走到门口才能看到3000和“只接受预约”的小字。作为Submerge唱片公司的所在,这儿是底特律电子音乐的据点,但并不每天开放,摆放着必须事先预约。我在五月中发现厂牌网站贴出了在音乐节期间不接受参观的告示。但还是发了邮件,随机得到Underground Resistance厂牌经理Conelius Harris的热情回复。当天到达之后,先是意外地被一位专程到来的City Of Detroit记者突击采访——大致因为掘火是实地考察底特律音乐文化的第一家中文媒体。 然后,Cornelius带我们浏览了一层博物馆中关于底特律电子的各种文史和实物,包括已故NSC老工程师Ron Murphy的黑胶刻盘机,然后到地下室选购唱片,结识UR众人收养的一只小猫——此猫就住在一格空出的唱片架上,每天在这家世界上最原创的唱片店听音乐,想必早就炼成一位resident advisor。

Motown

从3000西行一里路到2648 West Grand Blvd,底特律音乐史上溯三十年。若是没有Motown Museum和Hitsville U.S.A.的招牌,我们面对的又是和周围私宅毫无区别的两幢两层小楼。3000展示的一切影响了电子音乐史,而这幢小楼的创造力早已渗入了全球音乐的丝丝缕缕——从歌手演唱,乐手演奏,舞台造型,直到对唱片工业不可复制的革命。众多图片和文字在多年前就已经看过读过编译过,所以参观完全成了仪式。站在巨星和大师们录音的Studio A,站在What’s Going On诞生之处,感觉并不是到了圣地,而是故居。

消失点

音乐节算是底特律假日里最热闹的去处,就在Hart Plaza外的Renaissance Center,酒店电梯口每晚都貌似地铁口。其他景点,如底特律艺术学院,美国黑人历史博物馆,虽然值得参观,但都门可罗雀,而电音唱片多得令人望洋兴叹的唱片店Detroit Threads,虽然和音乐名城相称,但周围街景更像是西部小镇。只要一出下城区,宽阔的高速公路人烟稀疏,像是属于一座大撤离之后的空城,破败的街景破败虽在纪录片上多次见过,但真正途经目睹,伴着车里来自这座城市的声响,还是感到一种无以名状的凄凉。

周一下午,为了找给黑胶打包的胶带,我们循小路穿过一片居民区,在窗户残破乃至被彻底焚毁的废墟之间,竟然也有安心居住的人家。黄昏中,他们坐在门外自得其乐,路边停靠的私家车也并不破旧。回到酒店,我看见窗外的城市笼罩着一层金色雾气,一条大道直指夕阳,路上终于有足够的车辆汇成闪光的河流,酷似Blade Runner的某个场景。在繁盛和惨淡的轮回中,这个城市始终自得其乐。如今,Techno就是它形销骨立的声音。

视频:

69  https://www.digforfire.net/detroittechno/movement2011/movement2011-69-1.avi

69-2 https://www.digforfire.net/detroittechno/movement2011/movement2011-69-2.avi

Echospace https://www.digforfire.net/detroittechno/movement2011/movement2011-echospace.avi

Sven Väth https://www.digforfire.net/detroittechno/movement2011/movement2011-svenvath.avi

(Movement Entrance)

(Renaissance Center)

(Vitamin Water Stage)

(Vitamin Water Stage)

(Red Bull Stage)

(Hudson Mohawke, Red Bull Stage)

(Daedelus, Red Bull Stage)

(Dam-Funk & Master Blazter, Red Bull Stage)

(Dam-Funk & Master Blazter, Red Bull Stage)

(Dam-Funk & Master Blazter, Red Bull Stage)

(Dam-Funk & Master Blazter, Red Bull Stage)

(Soul Clap, Red Bull Stage)

(Echospace, Movement Stage)

(John Collins, Made In Detroit Stage)

(Gaslamp Killer, Red Bull Stage)

(Gaslamp Killer, Red Bull Stage)

(69, Vitamin Water Stage)

(69, Vitamin Water Stage)

(Somewhere in Detroit)

(Somewhere in Detroit)

(Somewhere in Detroit)

(Somewhere in Detroit)

(Hitsville U.S.A. / Motown Museum)

(Detroit, the Birthplace of Techno)




6 Comments

  1. vac
    06/15/2011

    八卦是richie hawtin跟sven vath接吻被偷拍,Hudson不害羞就差直接跟女友在台上磕瓜子了。。。

  2. dr.d
    06/15/2011

    羡慕嫉妒恨

  3. Jackie
    11/12/2011

    看到UR总部的黑胶,恨不得一样一张全买下来,不知胡总买了多少

  4. 胡总
    11/12/2011

    买了一堆,差点为此买个箱子。最后是满城找胶带捆扎,就是找不着商店,这才真感觉到底特律的荒。UR店里有Tee,但是制作质量不是一般的糙,要不就帮J总搞一件了。但是貌似他们自己穿的质量又不错,估计是特供的。

  5. Jackie
    11/12/2011

    他们店里就没有类似纸箱子,袋子,胶带什么准备吗?

    难到是没见过咱们这种阵势买黑胶的 哈哈

  6. 胡总
    11/12/2011

    他们倒是帮着装箱了,但是要过机场这一关啊。看来以后去底特律必须自己开车去就不用担心超重和野蛮装卸了。

留言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

掘火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