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火档案

A Selection of Critical Mass in Music, Films, Literature and Beyond






信息

breezetree 发表于10/08/2008, 归类于现场.

标签

,

收集现场录音——Collecting Bootlegs

bootlegs-cm-2m文:Breezetree,胡凌云

Bootleg的原意是酿的私酒,不知什么时候起歌迷们自己录的音乐会现场录音也被叫上了这个名字。

我一开始是因为喜欢tortoise乐队,喜欢他们的现场,于是想有没有可能收集到他们的现场录音。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竟然在ebay上发现有人在卖,于是 赶紧买下。买卖实际上是收集现场录音最忌讳的行为,我后来才知道。卖主见我感兴趣,于是给了我一个网址,上面有他收集的所有的现场录音。那个网站是 www.phishhooks.com, 最早是phish的歌迷用来收集交换现场录音的。慢慢我才悟到,现场录音以像phish这样的jam band 为多。顾名思义,因为他们在演出时经常的有即兴发挥,每一场都不一样,也正因为这样,收集现场录音才有意思,我想谁也不想收集一样的唱片吧。

最最有名的jam band 当grateful dead 莫属,也正是他们发扬光大了即兴演出和鼓励歌迷现场录音的风气。据说在grateful dead的演唱会上有专门的地方供歌迷录音一片麦克风林立的场面。并不是每个乐队都允许歌迷现场录音,各乐队都有不同的规定。在现如今唱片销量每况愈下,唱片公司日子不好过的情形下,有的唱片公司盯上了现场录音。他们不允许歌迷自己录,而是在演唱会结束之后,当场出售从调音台录出的现场录音。这样的现场录音不在我讨论的范围之内。

我慢慢知道了收集现场录音是绝不应该有金钱换手的。因为作品的版权在乐队手里,允许歌迷现场录音的乐队实在是做了一件大好事。所以歌迷们应该使用交换或其他的无偿分享方式来传播现场录音。

我自从明白了这个道理之后,再也没买过现场录音。

在前-bittorrent时代,交换现场录音都是通过邮寄的方式。如果你是一位白手起家者,没关系,热心人多着呢。一般从无到有的交换规则叫做 B&P (Blank and Postage).就是你把空盘寄去同时加上回信的邮资,一般是按2:1的比率寄空盘以表示对为你刻盘的人的感谢。有的歌迷觉得就连挣这点小利也是对乐队 的亵渎,于是只要求1:1的空盘。当然我还遇上过二话不说就把刻好的盘寄来的大好人。我曾经在网上搜到一个德国人有早期的sea and cake的演出录音,大喜,发邮件套磁,未果。一年多以后,再套,未己,盘寄来了。

有了bittorrent之后,不存在交换了,下载就是了,顶多央求人多作种子。DC++, Furthernet 远不如bittorrent用得多。也有人喜欢用ftp, megaupload交换。

交换规则

录音格式

一 般收集现场录音的人最忌讳mp3了,因为那是一个有损耗的压缩格式。每一个录现场的人在制作完录音出手之后最不愿看到自己的录音变成mp3。为保持现场的 原汁原味,所有的录音都是制成无损耗的格式。但是wav格式文件太大,于是最开始大家用shn格式。shn 是shorten 的简写,但它不是open source,守法的歌民担心万一有一天发明者决定收费,后来有了  open source 的FLAC 格式,成为现在用的最广泛的分享现场录音的格式。

到哪里去找想要的现场录音呢?phishhooks 还有,但现在最大也是做得最好的现场录音交换分享网站是db.etree.org ,那里不光是有大量歌迷提供的目录,另有一些bittorrent 下载在bt.etree.org . 比较大的bittorrent 现场录音下载网站是www.dimeadozen.org,还有些小的如tapersden,以及有些歌迷的博客。tapersnetwork 也有歌迷的收藏目录。NYCtaper 是一位专在纽约附近活动的相当高产的现场录音迷。他同时提供flac 和 mp3 两种格式。算是一个特例吧。

用bittorrent 下载不必赘述,我讲讲如何与其他收藏者交换。

以db.etree 为例,你可以从乐队目录找起,在每个乐队下按年份有音乐会的信息,点击音乐会的日期,会有更详细的内容,然后点list collectors会列出该现场的收集者,再点其中一位的ID就会到那人的etree网页,有着他收集的现场,当然,也会有联系方式。但是在联系交换之 前,务必通读该收藏者自定的一系列规则。一般都会有这么几条:

不要用杂牌的CD刻,TDK,SONY,Philips,Fuji一般都没问题。个别的非要求用日本产的(这年月,难找,很难不是台湾的),或者要taiyo yuden的。

刻盘时用DAO (Disc-At-Once) 而不是TAO (Track-At-Once)。用后者会在每曲之间有一个两秒钟的间隙,破坏了演出的连贯性。这一条十分重要,之所谓一气呵成的现场演出的妙处就在这了。

不要在盘上写字,放一张小纸条说明是哪场,让收信人自己去写。

邮寄时cd放在cd夹里,用bubble mailer 有气垫的信封。

粗看一下收藏者的网页上列的乐队也就大概知道他的口味了,网页上通常还有他的want list,是他最想要的演出。你没有也没关系,试试email他,附上自己的收藏表,往往有意想不到的结果。如果你也有他想要的,那末两人就可以讨论出一 个1对1的交换单子,互通地址,就可以开始刻盘寄了。当然这里全凭信任,也有收了人家的盘就消失的主儿,但很少。有些气愤的收藏者在网站上会公布bad trader。

很多收藏者都要求录音有source info or lineage ,就是列出从录音到转换制作的一系列器材。这也可以避免mp3的混入。最简单的是写着AUD 或SBD。AUD (audience) 指的是从观众中间录的音。SBD (soundboard)则是直接从调音台录的。一般说来,调音台的录音比较清晰,杂音少,观众噪音也少,因为观众的声音很难传到舞台上的麦克风里。可是我在听这样的录音时总觉得缺点什么,声音太干净了也未必就好。现场的能量也很重要。好的现场录音就是要还原出你也在现场听的感觉,观众的热情,以及从观众的角度感觉的乐队的热情,这些都只有在观众中间录的音才能捕捉到。观众录音可能会有很多观众噪音,过响的掌声,谈话声。。。。。。但通过录音选位,高质量的麦克风和后期处理,这些问题不是不可以解决。胡在这方面有第一手的经验,让他在现场录音的技术篇里详谈。

在我收集的一场tortoise的演出中,同时有调音台和观众录音两个版本,曾有一个学录音的taper 说要把这两种录音做个混音,那才会是几乎完美的现场录音。

还有一部分source 写的是FM,就是从电台的FM播音录的,也通常被认为一种比较好的现场录音。

mz-r900_l_01_low早期的现场是录在磁带上,DAT 出现后录音的质量大为改观,再后来有了更便携的MD (mini DISC).尽管严格的说MD 也是有损耗的压缩格式,但由于它的小巧,录音时间长,慢慢也为大家所接受。无论用什么,麦克风都至关重要。一般的麦克风录出来全是爆音,因为无法处理贝司 的声音。录音爱好者多用AKG, Schoeps, Neumann, Microtech, Peluso 然后把bass-roll off (滤掉部分低音)放置在中间靠后的地方。用的线也有讲究,然后接到MD ,DAT或Nomad Jukebox 上,回头再转到计算机上。因为录完的是一个大文件,还要用CDWave 之类的软件切成一首一首的。再转成flac 文件。多数是16比特的,也有个别的非要做成24比特的,看个人喜好了。有的现场有好几位录音的,可以把他们用不同器材录的都听听。

Sound Professionals SP-BMC-2 > Sound Professionals SP-SPSB-1 (bass roll off at 69Hz) > iRiver iHP-120 > Wav > Dell Latitude D505 > Adobe Audition 1.5 >dBpowerAMP > Shn
上面就是一个从录音到转换制作的一系列器材的例子。
第一个是小型麦克风,第二个是电池,录到iriver上,再把声音文件传到计算机上,用一系列软件处理,得到现场录音。

AT-822 mic> Aiwa AM-C80 MD>HHB MD80 master>Tascam MD 301 > Marantz> CDR500>CDR
这是另外一例。

更有爱好者还自己设计唱片封面,有的还加上现场的照片。我曾经得到过一盘sea
and cake 的现场录音,包装齐全设计精致,与正版唱片相差无几。

听现场的乐趣在于听到录音室专辑里没有的东西,即兴演奏,变奏,有趣的说话,现场的演出者与观众互动的能量。

(以上撰稿:Breezetree, 以下撰稿:胡凌云)

我在过去七年中录制了大约一百二十个现场,纯属自娱自乐,录音只有极少数送给朋友,此外从未交换和买卖。别人录的现场也没怎么听过,更不要提泡现场录音论坛和搜寻现场。想成为专业录音癖的读者应该能从Breezetree老师的文字中得到很多线索。

第一台设备是2001年从香港买的日本造SONY MZ-R900(当时还未在美国销售)。之所以选择这个型号,首先是因为它可以进行LP2录音,也就是说一张八十分钟的MD盘可以录一百六十分钟,可以满足绝大部分演出的要求;其次,它的录音电平是可调的,这一点的重要性我随后会提到;第三,它有line out输出,如果要把音乐转到其他设备,这个接口是必须的。因为并非人人都是录音癖,所以MD不自带麦克风。R900到的当天就有一场Paul Simon的音乐会,所以去看演出的路上急忙找了家Radioshack买了个麦克风——其实有音响常识的人都知道那不是买高保真器材的地方。记得那个麦克风的频响号称是10-25000Hz,但录音效果并不好(另一方面也因为当时对电平设置还没有经验)。后来迅速买了SONY的ECM-DS70P麦克风,这个型号大家的评价都不错,价钱也不贵,大约有一百场录音都是用R900和DS-70P录的。

sony_mzrh1_black第二台设备是2006年秋天买的SONY MZ-RH1,这是MD的终结版本,如今似乎已经不易买到了。该型号的优点是可以进行真正的PCM录音,可以使用Hi-MD盘,录音时间能够延长,此外在电平调节方面也有所改进——但我并没有用它录过音——我感受到的MZ-RH1最大好处是从MD盘转电脑是直接以数据文件方式转移(R900必须从line out 接入电脑声卡进行再录音,非常笨拙)。

第三台设备是2006年底买的KORG MR-1, 一个20GB的硬盘录音机,自带KORG的CM-2M麦克风。买这台机器的指导思想是再也不想花钱买MD盘了——家里已经堆了一百张MD盘,而且Hi-MD盘价格不菲。该型号可以进行非常高保真的1bit录音,但我从没试过,感觉用44.1KHz 16bit wav效果就很好了。如今已用这台机器录了十几场。当时该机型刚推出,在美国还没发行,是托日本友人代购的。购买前也考虑过别的型号,如ROLAND Edirol R09, M-Audio Microtrack,等等。这些机型价钱便宜,使用SD之类的固态存储,之所以没有选择他们,外观是重要原因,一方面我不喜欢它们的设计(某些型号状如剃须刀,而且按钮太多),另一原因我在下面会提到。

抛开个人自娱自乐的原则不谈,我对音乐会现场录音的观点是,这和音乐家做field recording/采样不是一回事,它受环境因素影响很大,所以器材本身局限相对来说可能不是瓶颈。在我看来,基本的要求是麦克风的响应能力好,在重低音时不失真。然后就要注意整个录音过程的各种巨细环节:

1.如何携带器材入场

可容上万人的场地都有多个入口,排队时要观察哪个工作人员查得松,找老太太欺负。MD这东西算是SONY的败笔,很多人都不知道是什么东东,所以总显得可疑(不过没有DAT可疑),必须挖空心思藏起来(本人有些匪夷所思的方法,暂不外传),麦克风更是要藏好。穿一条有无数口袋的裤子会有帮助。此外,若是厌倦了藏着掖着,就把MD拿个黑皮套装着和黑皮钱包黑手机一把抓在手里,他们反而不注意。MR-1的情况要好些。关键就是它的外形像个MP3播放机,没那么多按钮,入场时拿个耳机插上,听着上次演出的录音摇头晃脑,也就放行了。很多机型直接把麦克风做在机身上,非常惹眼,不打自招。

有的场馆查得非常严,搜身加金属探测器,而且门卫查到违禁品就直接甩手扔进后面的垃圾桶,这种场地,就不抱录音的希望了。在美国,能否带器材入场一般来说是明文规定的,票上会印着不准录音录像之类的字。不过一般来说对拍照和摄像管得更严些,规矩也定得较细(比如,相机镜头不能长于XX英寸云云)。严到你举起个手机照相都会有人来管。某些小俱乐部反而不搜身,所以从巡演日程上看到喜欢的乐队选择那些场地,自己总先松口气。

查得最严的是舞厅,所以我很少录制舞曲DJ的现场。有一次录了Sandra Collins,也许因为那是一家高尚的同性恋俱乐部,所以没搜身。

2.如何选择录音地点

bootlegs-ds70p熟悉场地很重要。场地越大音响效果就越差,比如休斯敦能容纳八万人的Reliant Stadium, 在里头看演出基本上就是看个热闹。Toyota Center比Compaq Center(分别是火箭队前主场和主场)大,音响效果也就更差。这种大型场地的音响效果也取决于乐队。一般来说,乐队在这种运动场馆里都使用End Stage模式,即占据场地的一端搭台子。而某些乐队,比如Metallica,则喜欢在场中央搭台子,好处是对观众公平,也能多卖几个座位,后果是音响效果混乱。总之,在这类大型体育馆演出,要录音就必须抢场地票(站票),离舞台近,而且能自由调整位置。(Breezetree老师注:有的录音迷会在演出之前踩点,找到最佳的录音点–sweet spot)

俱乐部和酒吧之类的小场地音响自然会好很多,缺点是乱。现场并不都是乐迷,有人只是在那儿喝酒找乐。 演出时,酒吧那边总会闹哄哄,于是,当我回顾录音,发现左声道特吵,就知道是在Fat Cat’s录的, 若是右声道特吵,那就是Engine Room——这些俱乐部的吧台纵贯整个观众席的侧面。除了要站得远离吧台,也要远离垃圾桶,因为不时会有人往里扔酒瓶子,发出叮当一身巨响——不过我并不在乎,反而觉得这声音很有趣。此外,演出前也要观察周围的人,尽量找安静的邻居。拉帮结伙的,搞笑调情的一定要躲开。

一般来说音响效果最好的地方自然是音乐厅。休斯敦拥有纽约之外最大的剧院区,所以这种场地很多。这类场地在设计上是严格按声学效果优化的,所以更适合原声音乐,在那种地方听Laurie Anderson讲故事还不错,若是Philip Glass Ensemble的多台合成器一齐轰鸣,感觉就有点儿怪。另外,这种场地经常抢不到正中的票(那些票都留给了有钱人),所以我总是坐的有点儿歪,或者不得不坐到二楼。

休斯敦音响效果最好的地方算是Downtown的Verizon Wireless Theater。 它毕竟还是按剧场的声学效果设计的,但一楼没有座椅,而且电声设备很不错。很不幸,它便是查出违禁品就直接扔垃圾桶的那一家。

露天场所的音响常常比大体育馆还差,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靠前坐,但假如左右音响分得特开,就不应该太靠前。若是太靠前而又不在中间的话会是一个灾难。不过某些露天场所的音效不错,比如加州伯克利的Greek Theater,2003年专程飞过去看Morrissey,坐在靠后的石头台阶上,感觉录音效果不错,有空气感,让人想起坐在那儿远望夕阳中的海湾和旧金山的画面。美国有很多传奇的露天场馆,如丹佛附近的Red Rocks Amphitheatre和洛杉矶的Hollywood Bowl ,都希望将来能去坐坐。

到外地录音会有一些不能预料的局面。2004年新年除夕在洛杉矶的Avalon排队入场,发现自己身处一个剧院,而那天演的是Front242和VNV Nation,于是就只能老实按座位号坐在二层观赏“电子身体音乐”。另一次是在的德国莱比锡的圣托马斯教堂(巴赫工作了几十年的地方,他的墓也在那儿)录制圣托马斯合唱团的录音,一心要送给老爸当礼物。 教堂里一头是合唱团,两架管风琴分别在另一头和正对面上方。好在我的麦克风是双点式而不是单点式,对方向性要求不高。

录音地点的选择在某些时候变得完全不重要了。在奥斯汀的Jazz Cafe录某支电子乐队时,因为现场效果太差(或是乐队音乐太怪不适合现场),便在现场走来走去,连进卫生间都录了下来。另一个例子是在休斯敦的精神圣地Rothko Chapel录制实验音乐家Pauline Oliveros的现场。这是著名建筑师Philip Johnson设计的一个八角形小厅,Morton Feldman和Peter Gabriel都曾为之谱曲。Pauline拉了阵手风琴就开始搞实验,把不同的乐器摆在小厅的各个角落,还让观众随便发声,非常有趣——那种现场感是不能录下来的。同理,你更不可能听到Trans Am的裸体表演,Roger Waters的巨型飞猪和Rush的冲天烈焰。不能为了录演出而牺牲听演出和看演出的乐趣。

3.如何录音

我的标准衣着是衬衫或是polo,因为圆领T恤不方便麦克风固定,耷拉在前胸摇摆会产生噪音,而且左右声道会发生变化。我用的麦克风总带点儿银色,常想着要把它漆成黑色,更隐蔽。麦克风线要从衣服里面通过,从下摆穿到裤兜里的设备上。这自然是在进场后快开演前完成,若是露天现场,那时天已经暗下来,场里人也多起来了,工作人员也忙起来了。这时要注意看舞台上准备工作的进度。调试完毕时他们一般会给观众后面 的调音师打个手势或是用电筒晃两晃。若是U2之类超级乐队灯光设备复杂的现场,看见灯光师爬上灯架就位,也能说明一切就绪。演出工作人员上台摆放瓶装水或是歌单,也是个信号。这时,小心把麦克风线盘好,从脖领里投放去,从下摆把插头拉出来接上机器,塞进裤兜。这时可以考虑启动机器,保持在录音+暂停的状态,一旦乐队出场全场欢呼,只需一按就能开始。

麦克风的高度很重要。因为有人群遮挡,高度越低,中高频衰减就越厉害。你巴不得把麦克风架在头顶上——所以说那种把麦克风隐藏在眼镜架上的设计是很合理的,不仅隐蔽,左右声道也能分开,而且足够高。如果是站着录,最好站在矮个子后面。

调节电平是整个录音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对于需要人工调节电平的R900,必须在开演前完成。电平与音响、场地以及自己所在的位置密切相关,有暖场乐队的话可以利用他们演出的声音来调节电平。有时暖场乐队的风格和主乐队风格完全不同,比如给喧闹的Zwan暖场的是极其柔美的The Children’s Hour——这种乐队,应该录下来,而不是用他们调节电平。若没有暖场乐队,就只能按以往经验来调。如果是很吵的演出,比如Ministry,可以适当降低电平,否则会有clip,而Suzanne Vega和Death In June之类的民谣,就可以增大电平,否则,虽然播放时可以放大音量,动态会有欠缺。

mr-1MR-1最伟大的优点是能随时自动调节电平,省去了上述麻烦。其缺点则是这种“随时”并非实时,有几秒钟的滞后。这意味着什么?我录过一次Philip Glass的讲座。老先生讲话和钢琴独奏交替进行。因为人声比钢琴声要小,所以在录音里刚琴响起的声音总是偏大,弹完之后最先讲的一两句话声音总是偏小,最后讲完了鼓掌声震耳欲聋。

当我录音的时候,调音师也在寻找着对现场的感觉——以我的经验,头几首歌的音响都会比较差,然后才会好起来。另一方面,调音师对现场音响的概念也直接影响我的录音。最近在《滚石》上读到这几年制作的专辑越来越吵,是因为制作时刻意加大动态压缩。摇滚类音乐的现场也有这问题——是希望听起来更强大,还是更有层次?这也是Tortoise的录音肯定比Metallica更有空气感的原因。

我录制的DJ类音乐非常少,一是因为带器材进舞厅是最困难的,二是舞厅的音响不适合录音,三是DJ们习惯马拉松——有一次看Sasha/Digweed,从晚上八点第一个DJ一直看到凌晨四点还没完,根本就没法录。 舞曲现场看看人们跳舞和激光表演就挺好,而且他们的现场和专辑完全不是一码事儿。

谈到现场长度,电池其实比电平更重要的一环。充电电池寿命会慢慢缩短,而你一般需要至少80分钟-160分钟的工作时间。Sony的MD都有可装一节AA电池的外挂电池盒。MR-1的内置电池被公认为容量不够(www.wingfieldaudio.com/portable-recorder-battery-life.html, 不过根本原因是MR-1使用硬盘,而其他机型都使用SD卡),所以KORG后来专门做了能装四个AA电池的电池盒送给用户。带电池盒入场会有更多问题,因为这很像是恐怖分子用来引爆的设备——好在近年也出现了一些用干电池给手机充电的盒子。这也引出另一重要经验:要对设备的性能要有足够的了解。比如MR-1有一个说明书里不提的特点:当电池电压低于一定阈值之后就不能再启动,但如果已经在运转,则还能撑下去。这意味着,两个小时的演出完成之后返场之前的空档切勿为了省电而停止录音,否则乐队返场时你会发现无法启动。如果使用备用电池或外挂电池盒的话,可以在乐队返场前换上。

在录音时不能说话,不能大喘气,因为麦克风就在下巴底下。但还是有很多细节要注意。比如我年中录Tom Waits时用手机拍照,手机拍照时发出傻乎乎的模拟卡嚓声。后来意识到,关掉了卡嚓声,但录音里还是能听见——当然,不提醒的话别人可能不知道。更常见的干扰来自乐迷。比如有人想找你要烟,借火,或者听得高兴了向你抒发两句,握个手High个Five——你只能忍气吞声。现场一般来说也会有些推撞。比如Dead Kennedys在朋克俱乐部演出,台下比台上热闹多了。一帮小孩推来推去毫无顾忌。这种情况下,保护设备和人身安全是首要任务。最糟的场面是在奥斯汀的Elysium看德国乐队Das Ich:最后全场只剩下二十个人,其他十九个人都衣着怪异,在周围群魔乱舞,只有我因为要录音,像个电线杆戳在中间,和主唱一样尴尬。若是在剧场演出严肃音乐或是高雅的现代音乐,结束时大家都起立鼓掌,你也要站起来,这时就要抓好机器不要掉线不要噼啪乱响,鼓掌只是轻轻拍拍空气。非严肃音乐若是在有座位的场地进行,也会有这种问题。乐队表演老歌或是快歌的时候大家就会站起来,演新歌或是慢歌的时候大家就会坐下,如此这般,还有人经常端着晃荡的啤酒从你前面挤过去,嘴里嚷嚷着劳驾,抱歉……

现场的重要留念,其一便是乐队的巡演T-shirt,虽然卖得贵,现场几乎人手一件。音乐家们会扔个拨片鼓槌或是自己的衣服毛巾,大家也会抢。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纪念品是setlist,但我只要过一次:在西雅图的Neumo’s看完Goldfrapp,就找调音师要来,送给了一位狂迷此乐队的同学。对于自己来说,最好的留念便是现场录音。听当年的录音,不仅是听乐队的现场演绎,也是听场地,听观众,听一个遥远的夜晚,遥远的自己,遥远的激动,遥远的手忙脚乱。某些演出完毕后,我没有立刻按下停止键。时隔多年之后复习录音,能听见乐队退场,听见俱乐部里舞曲响起,听见观众退场的喧哗,听见我走出俱乐部走进雨中,拉开车门,关上车门,发动引擎,打开音响。音响里放的总是当天乐队的专辑。演出前的路上预习,演出完的路上复习。您可能会问,怎么不检查一下刚录的音?因为录完了,好坏都是它了。

后记(breezetree)

看完胡老师的详细描述,我真是觉得自己有点“叶公好龙”的意思。酷爱收集现场演出的录音,但从未录过一场。但我深知录音和制作的辛苦,再次向广大战斗在录现场前线的乐迷们表示深深敬意。我想说的是,你们的辛苦都没有白费,大多的细节都听到了,同样,也让我这样没能亲临现场的人感受到了那聆听的喜悦。




5 Comments

  1. alanduan@gmail.com
    03/14/2012

    很舒服的感觉,尤其是“时隔多年”那段。曾经的细节总是尤其珍贵。

  2. 无风
    03/15/2012

    和胡总一样有把真实生活录成广播剧的偏好——最早的记录是98年的一盒磁带,当时在为自己编导的舞台剧灌录配音(因为是大型剧,大家就“假说”了),那还是平安夜呢,20多号人集中在一个人家里看着排练录像配音,各种笑闹,各种温馨的“声优现场”。之后也试过走在路上和朋友逛街随便就打开录音笔一路录的。可惜那些非物质文件后来在无数次倒腾电脑后早就不知所踪了。

  3. 胡凌云
    03/15/2012

    转眼又时隔“时隔多年”多年了,我也离开了那座城市。

    细节消失了也无妨,记忆的渲染会填补空白。丢了多媒体,最终还可以用文字来重建。

  4. 巧遇xiaowang
    03/16/2012

    “对于自己来说,最好的留念便是现场录音。听当年的录音,不仅是听乐队的现场演绎,也是听场地,听观众,听一个遥远的夜晚,遥远的自己,遥远的激动,遥远的手忙脚乱。”……

    现场声活生活

  5. 无风
    03/16/2012

    我可以听到“最近的夜晚,最近的自己,最近的激动,最重要的是——最近的手忙脚乱。。。”

留言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

掘火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