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火档案

A Selection of Critical Mass in Music, Films, Literature and Beyond






信息

肥内 发表于10/26/2012, 归类于博客, 肥内.

奔四的男人好犀利之導演篇(獻給小駱)

小駱說他似乎被澆熄了熱情,是指拍片?還是……但總之呢……怎麼可以!為了勉勵這位「奔四」的小駱,故有以下文章:
從來看電影時,慢慢有種感覺,覺得很多導演們似乎都在他們40歲前後之際,拍出極有創造力的作品。我自圓其說是這樣:這個年紀的人,算不上體力充沛,但畢竟確實血氣方剛(在《論語》中,「血氣方剛」是指中年人,所以要「戒之在鬥」;年輕人反而是「血氣未定」,才「戒之在色」。大家別搞錯了唷~);加上這個年紀已經有一定程度的人生歷練(想一想,巴贊40歲過世的時候,他留給人們多少睿智的內涵);還有在自己專業上也多是熟練。所以綜合起來,能達到創作的顛峰,應該還是多少有點根據的吧?不過,當然也有一類是越陳越香的導演,可惜,這種人並不多。無論如何,以下逾百個導演,就是我隨意挑出來講,大抵都適用這個「奔四」高峰理論。有哪些人呢?我們就按照導演們的出生年份排吧,長幼有序嘛!
生於1879年的Sjöström,Victor(蕭史特隆)在39歲時拍出了他的名作《逃犯與妻》,奠定所謂「自然主義」電影風貌。
1880年生的「詭異系」導演Browning,Tod(布羅寧)40歲時拍了他中期名做《逍遙法外》。不過,相對於他後期默片,這裡起一個承接的作用。
在1885年出生的Pabst,Georg Wilhelm(帕布斯特)則在40歲時拍了他最好的默片《悲街》。同年出生的Stroheim,Erich von(史卓漢)在39歲拍了他最有名,也是詛咒了他自己的《貪婪》。
三年後出生的Murnau,F.W.(穆瑙)則在39歲拍出默片史上最棒的《日出》。
隔年,Cocteau,Jean(考克多)和Dreyer,Carl Theodor(德萊葉)誕生了。前者在41歲時拍了《詩人之血》,他畢竟起步晚;後者則在39歲拍出驚世駭俗的《貞德受難記》。這年還有兩位默片天才:Gance,Abel(岡斯)與Chaplin,Charles(卓別林)的誕生。前者在38歲時拍出他恢弘的《拿破崙》,此後也沒能再這麼大氣了;後者則以《大獨裁者》標誌了他有聲電影導演工作的一大步。
生於1890年的Lang,Fritz(朗)在他41歲拍出驚人的有聲片《M》。比Lang稍小兩歲的Lubitsch,Ernst(劉別謙)在40歲那年推出了很受好評的兩部作品《破碎的安眠曲》以及《天堂煩惱》,兩部作品氣質調性迥異;不過更引人關注的是隔年拍出的《愜意生活》,有人認為這部片最能代表劉別謙品味。
俄國蒙太奇學派三巨頭之一,名氣最小,但年紀最大的Dovzhenko,Alexander(杜甫仁科)在41歲時拍出膾炙人口的《天空之城》。他生於1894年。跟他一樣趕在電影誕生之前呱呱落地的,還有Ford,John(福特),在他40歲之際,他開始「隨心所欲不逾矩」?總之,日後他自己心水片,就包括這個時期拍的《告密者》和《鯊堡囚犯》等片。而Renoir,Jean(雷諾瓦)是在40歲時拍了日後為人聲稱奠定他「詩意寫實主義」的《湯尼》。Sternberg,Josef von(史登堡)則以《血紅女王》為他的視覺帝國增加光彩的羽翼。Vidor,King(維多)也在這一年拍出雋永的《我們每天的麵包》。
跟電影同一年誕生的Keaton,Buster(基頓),他太早展現自己的天才,在他40歲時,基本上已經玩完了他的藝術際遇。這裡只是順帶一提。
1897年出生的Capra,Frank(卡普拉)雖然早已建立他喜劇天王的地位,不過他從39~42歲之間每年都有份量不輕的作品出產:《富貴浮雲》、《消失的地平線》、《浮生若夢》以及《史密斯遊美京》等。儘管我個人對這幾部片都不甚喜歡;卻無法反駁他的創作能量。
天才Eisenstein,Sergei M.(愛森斯坦)在40歲時,以《亞歷山大涅夫斯基》圖解了他的「垂直蒙太奇」理論,也為聲片帶來一個新的視野。跟他一樣出於於1898年的Ivens,Joris(伊文斯)儘管在40歲時並沒有創作產出,不過前一年跟後一年各有出名的《西班牙土地》和《四萬萬人民》。同樣地,溝口健二的40歲看起來也比較平淡,但41歲拍出來的《殘菊物語》經常跟他其他兩三部片爭代表作頭銜。
19世紀最後一年出生的Cukor,George(庫克)在他40大壽那年拍的《火之女》雖然稱不上他的佳作,可是這部幾乎全女性的影片,倒是寫下他美學的一頁。同樣在這一年,另一位電影天才Hitchcock,Alfred(希區考克)的40歲比較悶,拍出可能是他生涯最差,否則就是第二差的《牙買加客棧》,但問題是,這一年是他生命的轉折,因為他馬上就要到美國大展拳腳了。事實上,39歲時拍的《貴婦失蹤案》和41歲時拍的《蝴蝶夢》都個別標誌了他不同的里程碑:前者可以說是他集英國時期風格之大成;後者則見證了他完美謀合進了美國體制。
新世紀一始,地球就產生了一個怪咖,Buñuel,Luis(布紐爾),但他在40歲那關口反倒是鬱悶的,但這段時間的苦悶,卻為他50歲之後,持續噴發25年的漫長創作期儲備的精力。
1901年,我鍾愛的de Sica,Vittorio(狄西嘉)出生,他在41歲拍的《孩子在看著我們》也許算不上他最好的作品之一,可是卻也標誌了他隨後爆發的新寫實能量,特別是為他的「小孩電影」打下了基礎。Donskoi,Mark(頓斯科伊)在40歲時還在拍高爾基三部曲之《我的大學》,儘管對這位風格難以定位的導演來說,高爾基三部曲也不能說是他最好的作品,可是卻能看出他充滿了熱情,豐滿地灌注其中。
隔年,1902年,正當梅里愛實踐他太空奇想的同時,偉大的Ophuls,Max(歐弗斯)降臨人間。不過他的40歲跟布紐爾差不多苦悶。還好接近40歲當口他還拍了一部佳作《從梅耶林到塞拉耶佛》供影迷解饞。無疑,他在1940年代末到50年代中的旺盛創作力,也必然是這段期間累積的。跟歐弗斯同年的Riefenstahl,Leni(海芬斯坦)就沒那麼幸運了,過早獲得領導寵幸的她,過了更長的「黑暗時期」,事實上,從36歲拍完《奧林匹克》之後,直到近百歲過世之前,她都不算完全逃離黑暗。以上兩位同齡德國人還有另一個伴,Wyler,Williams(惠勒),這位同樣身為美國新風格推手的導演,在他40、41歲時都有代表作品產出:《小狐狸》與《忠勇之家》。
然後,電影之神,小津安二郎來到地面,可命運捉弄人,在他精力最旺盛的時候,他的力氣卻更主要被投入到戰爭中。在稍坐間歇的空檔中,他在39歲那年拍了《戶田家兄妹》,這部片儘管不算搶眼,卻仍成為佳評如潮的佳作,是的,小津正逐漸脫離直接控訴社會結構的壞習慣。
Preminger,Otto(普萊明傑)生於1905年,在他39、40歲之際是他最風光的時候,《蘿拉秘記》、《皇家醜聞》、《墮落天使》,每部都是力作。另一個跟普萊明傑同歲數的Vigo,Jean(維果)就不那麼幸運了,早夭的他連30歲都沒活過……
1906年出生的Becker,Jacques(貝蓋),他41歲的《安东与安东妮》無疑是他早期佳作。Huston,John(休斯頓)以42歲拍的《碧血金沙》宣示了他的水準。Mann,Anthony(曼)雖還沒涉足西部片,連著三年每年以三部的速度,拿黑色電影練習他的技法,事實證明,還真有效!從德國到美國發展,且發展得很好的Wilder,Billy(懷德)在38歲與39歲時帶來的兩部《雙重保險》與《失去的週末》,顯示了他多變豐富的風格化能力。還有兩位也出生在這一年,並且更巧的是,出生在一個國度:Rossellini,Roberto(羅塞里尼)的「戰爭三部曲」拍於39~41歲;Visconti,Luchino(維斯康提)則在42歲拍出了驚人的《大地動搖》。
三個出生於1907年的導演,不約而同地都以嚴峻的方式建立風格,且多是在這個年紀範圍中:Clouzot,Henri-Georges(克魯佐)40歲時拍出《犯罪河岸》,是他最好的幾部片之一,儘管我更在意他兩年後拍出來的《曼儂》;Zinnemann,Fred(辛尼曼)41歲拍的《亂世孤雛》也奠定了他中期以後的嚴正韻味;Tati,Jacques(達地)則同樣在41歲拍出了他的首部長片《節日》,讓全世界的人都知道這位喜劇奇才。
1909年,當格里菲斯一步步逼近他革命性的創作時,在40歲開始噴發的Mankiwicz,Joseph L.(曼基維茲)誕生了,兩年內從《三妻豔史》到《慧星美人》穩固了他大師的位置。
隔年出生的黑澤明,他的大熱門作《羅生門》就是拍於40歲。
兩位「新類型」導演Dassin,Jules(達辛)和Ray,Nicholas(雷)出生了,前者在39歲拍出他最好的《四海本色》,後者在同樣年紀拍下他美學濫觴《孤獨地方》。
義大利大師Antonioni,Michelangelo(安東尼奧尼)誕生於1912年,但他的噴發稍早了些,38歲拍出精彩的首部長片(從這點來說又是起步晚了)《一個愛的記事》,並且在41歲拍出更豐富的《失敗者》。同年,Fuller,Samuel(富勒)在39~41歲拍的每部片都是傑作:《鋼盔》、《堅韌的刺刀》、《喧囂公園》以及《南街奇遇》。
《國家的誕生》誕生這一年,也誕生了一個電影公民,Welles,Orson(威爾斯),這位早熟的天才,眾所皆知,在他25歲就拍出了傳世經典;不過40歲的他倒是輕易就拍出了有人稱為「繼《公民肯恩》以來最好的」《阿卡登先生》──雖然我不怎麼認同這一頭銜,但這部片仍是一部充滿微妙的佳作。更不用說他同時間開拍的許多各式各樣的項目。要說他40歲時期噴發也無不可。
隔一年,《忍無可忍》發行而其受到的反響同樣讓人忍無可忍,這時有個西部片大師,遭遇同樣讓人忍無可忍:Boetticher,Budd(鮑提切爾),之所以說他的遭遇不好,是因為以他的程度,早該讓他拍A級片了,但他卻始終在B級片領域打轉;另一方面,人們早就淡忘了這位高人。而他最偉大的《血戰七強盜》正是他40歲的產物。
1917年生的Melville,Jean-Pierre(梅爾維爾)在39歲拍出一部樣板片《賭徒鮑伯》,使得同類作品,在他之後只能模仿他。
另一位電影天才,且還只是把電影當業餘愛好的大師Bergman,Ingman生於1918年。他39~40歲拍出來的作品,足以讓很多比他平庸一點的導演,一輩子都妄想能達到:《第七封印》、《野草莓》、《生命的邊緣》、《面孔》。
兩年後另一位天才「造影師」Fellini,Federico(費里尼)在他40歲時,拍出無可爭議的傑作《生活的甜蜜》。此後,「費里尼」這三個字與「不可複製」劃上等號。
新浪潮老大哥Rohmer,Eric(侯麥)生於1920年,剛好也因為他入行晚,所以他第一部長片雖遲至39歲才拍,卻因此而成為他早期的一部力作。我們更不能忽略他正好在這段時間取代了巴贊,成為《電影筆記》主編,可以說,能文亦能武。
然後1922年,是歐洲形式主義的高張,同樣也孕育了三位形式風格家:Resnais,Alain(雷奈)、Robbe-Grillet,Alain(霍-格里葉)以及Rosi,Francesco(羅西)。雷奈39歲拍《去年在馬里昂巴》,它至今仍是史上最獨特的影片之一,儘管它同時也幾乎建立了一種類型,可追隨者卻從無能觸及它的境界;雷奈41歲拍的《穆里愛》又是另一部極端,極端地好。霍-格里葉則在40歲完成了他首部長片《不朽的女人》,而展開了他那令人費解的電影生涯;更不用說他在這前後奠定起的「新小說」教皇之地位。跟侯麥一樣,能文能武。最後一個較不出彩的羅西,可能只是因為他出生的環境使然吧。然而他40歲拍的《龍頭之死》也紮實地讓世界認識到他的功力。
1923年Astruc,Alexandre(阿斯楚克)出生,39歲拍攝《情感教育》;1924年Lumet,Sidney(盧梅)出生,在40歲時拍出可能是他最好的《當鋪商人》,同年出生的增村保造,幾乎在41歲拍攝的《華岡清州之妻》後,開始走下坡,他的舞台基本上就是在這段時期活躍的。
1925年《戰艦波將金號》似乎吸取了這個年頭出生的導演之精華,使得Altman,Robert(阿特曼)太晚才正式入行,也使得Newman, Paul(紐曼)太遲發掘自己當導演的才華。但隔年出生的Lewis,Jerry(路易)和Zurlini,Valerio(祖里尼)則代替了前兩人。祖里尼在非常少產的情況下,也在39歲拍出最好的《女兵》;至於路易,更不用說,先不提他已經持續了十幾年的演出生涯,以及他一執導筒後便幾乎成大師的導演工作,他在39~41歲之間仍然證明他還有很多料:《家族寶藏》、《躺椅三病人》以及《大嘴巴》。
就在默片半隻腳踏進棺材的同時,上帝又為世界帶來三位天才:Étaix, Pierre(艾泰),他在40歲息影去搞馬戲之前,還拍出他數一數二的《摯愛》;Kubrick,Stanley(庫伯力克)不用說了,40歲拍《2001年:太空漫遊》;Rivette,Jacques(希維特)則在38歲拍出我個人最愛的《信女》,不過有朋友強調他41歲拍的《狂愛》才是最能代表他的影片。
Cassavetes,John(卡薩維茲)從39~42歲間拍的《面孔》、《夫君》和《蜜妮與莫斯可維茲》都是他最好的幾部作品;孤獨大師Hanoun, Marcel(阿儂)他那有名的《四季》是從39歲開始拍到43歲。這三人都生於1929年,《持攝影的人》出品的那年,這三人似乎代表了這一個「持攝影的人」的形象。
1930年出生的Chabrol,Claude(夏布洛)在40歲時正面臨他另一次轉型。不過他的同胞Godard,Jean-Luc倒是因為太早把「料」給榨乾了,40歲時只能打著Vertov Group的名號拍些遠離群眾的政宣片。隔年出生的Scola,Ettore(史考拉)則在41歲拍出超有趣的《我生命中最美好的夜晚》。
艱難的大環境中,小夫妻都在家專心生產吧,1932年導演春筍冒出,至少有5位知名導演都在40歲前後拍出頗能代表他們自己的作品:Makavejev,Dusan(馬卡維耶夫)拍了《性高潮的秘密》(39歲)、Malle,Louis(馬盧)拍了《好奇心》(39歲)、Rappeneau,Jean-Paul(哈本諾)拍了《亂世冤家》(39歲);Truffaut,François(楚浮)拍出了我最欣賞的《像我這樣美麗的女孩》(40歲)以及大島渚拍了在海外聲勢浩大的《夏之姝》(40歲)。
1935年出生的Allen,Woody(艾倫)當時還穩定地以每年兩部的節奏拍片,從38~42歲這五年拍的三部片來看,無疑都是傑作《傻瓜大鬧科學城》、《愛情與死神》以及《安妮霍爾》。同年紀的Angelopoulos,Theo(安哲羅普洛斯)在40歲拍的《流浪藝人》不也是奠定他地位的作品?
最有趣的巧合出現在1939年出生的兩人,這兩人也在同一年於坎城影展短兵相接,最後居然一起攜手分享了金棕櫚,而獲獎作品也恰好是兩人40歲的創作。他們是Coppola,Francis Ford(科波拉)和Schlöndorff,Volker(雪倫多夫)和他們各自的《現代啟示錄》與《錫鼓》。
模仿大師de Palma,Brian(狄帕瑪,生於1940年)在40歲時期拍出他最好的兩部《剃刀邊緣》與《兇線》。1941年出生的Kieslowski,Kryzstof(奇士勞斯基)在二位數的紀錄片創作之後,40歲拍的劇情長片《機遇之歌》也奠定了他影片的主要命題。1942年出生的Scorsese,Martin(史科西斯)在41歲即將顯疲態之前,還以《喜劇之王》苟延殘喘了一下。不過另一位也出生在1942年的Herzog,Werner(荷索)則比他更早一點露出疲態,但40歲拍的《陸上行舟》無疑是影史上最奇怪的案例之一:他要不是精力旺盛,如何能這樣拍片?
戰後嬰兒潮反而沒留下太多深刻的導演,真是怪事,只能說時代不同,一代不如一代。1945年Mikhalkov,Nikita(米亥可夫)出生,在他38歲時已經累積了許多傑作,這一年歲也不例外,一年推出兩部片,其中《無人見證》實在厲害,完美保存了他最為人稱道的特徵「節奏」。Wenders,Wim(溫德斯)的大熱作《巴黎德州》是39歲時拍的。
1949年出生的Almodóvar,Pedro(阿莫多瓦)在39歲拍了《瀕臨崩潰邊緣的女人》。1954年出生的Kusturica,Emir(庫斯杜力卡)在1995年推出偉大的《地下社會》,那這部是他40歲花了18個月拍出來的作品。Kaurismäki,Aki(郭力斯馬基)生於1957年,他的《浮雲世事》是39歲的作品。Kechiche,Abdellatif(科奇許)生於1960年,儘管40歲時他因為剛起步,才拍了《都是伏爾泰的錯》,可是這位越陳越香的導演,自然是越拍越好啦。在《秋刀魚之味》上映那年出生的是枝裕和,在他39歲時拍攝《距離》之後,明顯看得出他更加熟悉他這一行業。小津逝世後出來了一個岩井俊二,在他41歲那年拍了迷人的《花與愛麗絲》。
新浪潮退潮後出生的要叫什麼「潮」?1964年生的Guiraudie, Alain(圭侯迪)在39歲拍的代表作《勇者無懼》。
在迎向愛與和平的時代,1969年Gray, James(葛瑞)出生了,他在39歲拍出精彩的《兩個情人》,但這才他第四部長片……虧他也是25歲出道當導演的。
所以,由以上數十位導演為例,奔四的男人不只「猴鰓來」(好犀利),且是大有前途的!怎麼可以缺了熱情呢?




留言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

掘火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