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述:流连帝都,人生有一个也许不能实现的终极目标: 做有钱花没人管的自由人.
我认为所有的电影制作者都有一个共同的习惯:一只眼睛关注内心,一只眼睛注视着外界。会有那么一刻,这两种视角碰触在一起,好比两幅画面汇聚在一个焦点上,互相重叠。这种说话、表达的动机来自眼睛和大脑的协调,源于视角和本能的协调,还有视角和意识的协调。
她肤色很深,眼睛是浅色的、忧郁的,她看上去二十八岁左右,身材糟糕,动作缓慢却又准确。她在一张凳子坐下,胳膊支在浓缩咖啡机上,头埋在手中。她看起来劳累,困倦,冷漠,心事相当重。无论发生什么她都一动不动,她可以成为电影里的角色。
时间的维度很重要。正因为有了直觉上时间的顺序,电影才需要新的特点,不再只是象征性的表达。我们周围的人、我们去过的地方、目睹过的事情——它们之间的空间和时间关系对我们是有意义的,空间和时间形成的张力也是有意义的。
最赞赏的电影,也许我只看了一次,比如伯格曼的《豺狼时刻》,比如基耶洛夫斯基的《无休无止》,比如塔科夫斯基的《镜子》。而另一些电影,可能我很少提及它们,它们也许不是我心目中最好的电影,却会一再地回头去看,重复再重复。
“I made a small small song, I made a small small song, I sang it all night long, all trough the wind and rain until the morning came “
卢卡来修(Lucretius),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曾说:“在一个任何事情都不确定的世界上,万事都无法呈现原本面貌。隐秘的暴力使一切都不确定,这是唯一确定的事情。”
“荒凉,天色蔚蓝,没有人烟的温柔之夜。这地方没人走路。也许我在这里比在其他地方都开心,只是今夜月色纯然无暇,令我想要拨你的号码,看你是否醒着。”
——科尔姆•托宾 《一减一》
什么能折磨现代人,能激起现代人的欲望?所有发生过的事情和正在发生的事情中,人内心的反响是什么?人最亲密的关系造成的结果是什么?对他人的态度带来的影响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