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Selection of Critical Mass in Music, Films, Literature and Beyond
自述:電影文字的修行者。
後話: 讀劇本時發現 […]
按:這篇文章是《看電 […]
對這個數字的迷戀也是 […]
&nb […]
將“作者策略”介紹到美國最不遺餘力的安德烈‧薩里斯(並改稱為“作者理論”)說得好:“作者只有在觀者的結構概念下才具意義。”
当拉扎罗流下一滴眼泪、不再幸福,《幸福的拉扎罗》就应该要结束了,不过影片添加了一场戏,将拉扎罗的格格不入给具体化了。这是《幸福的拉扎罗》影片中第四次“直白”。
輾轉透過朋友受邀寫一 […]
對於是否發這些筆記,我猶豫再三,最後還是發了,也算是提供某些影片的參考資料,比如對勾搭(Godard)的《芳名卡門》或岡斯的《貝多芬傳》。
早些的作品 更近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