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火档案

A Selection of Critical Mass in Music, Films, Literature and Beyond






信息

肥内 发表于03/27/2016, 归类于博客, 肥内.

【影響我的書】電影書#01.追憶在巴黎看電影的點點滴滴

000003.追憶在巴黎看電影的點點滴滴

這是恩師閻嘯平老師出的第二本電影專書,第一本當時寫了篇書介,且還寫了兩版,第一版寄給《國家圖書館出版快訊》的編輯似是說有點硬,且篇幅也太長(約7000字,已發掘火,https://digforfire.net/?p=8019),所以後來又改寫了一篇短的。其實《破裂的隱喻》的書介刊登時,老師這「研習電影符號學的策略遊戲」第二集《追憶在巴黎看電影的點點滴滴》已經到手,但後來也已經無暇再寫一篇書介來推介這本書,畢竟第一本的「宣傳」效果也不佳。

在這本「互文篇」裡頭,多數文章以前就陸續讀過,比起基本上是新寫的《破裂的隱喻》(這本裡頭收的文章,只有第二部的兩篇有讀過,且還不是讀完整版)來說,《追憶在巴黎看電影的點點滴滴》(下稱《追憶……》)給我的「驚喜」較少一些,且《破裂的隱喻》作為「理論篇」,裡頭有更多可以「用」的內容;雖說以這十幾年來跟恩師的互動、交流來說,這本書裡頭談的理論多還是屬於「導論」級別的,不過也有一些讀者表示這本書並不容易讀。所以我老以為《追憶……》對我來說「影響力」較小,後來想一想,殊不知這些文章反而在我身上作用了更多年!比如〈回到狄德羅〉那一篇關於文學與電影的文章,它的主要內容是刊登在《電影欣賞》裡頭的,這些文章起碼也是十二、三年前就熟讀;〈牧神午後的序曲〉一篇則是2003年的「我們的電影遊戲」課程已經深談過,所以印象也非常深刻;又像代序的〈追憶在巴黎看電影的點點滴滴〉和〈想像我的電影館〉這類文字更是我大學時候就已經是作為講義的一部份而十分熟悉,畢竟收錄了老師推薦的百大電影清單的後者(已作成豆列:https://www.douban.com/doulist/3512743/),是我早期學電影史的一份重要清單;至於〈假如教室像電影院一樣〉收錄的一些課綱,更是老師深深影響我的那些時光的重要文獻。更不用說我在著手撰寫碩士論文〈在巴洛克與禪之間尋找電影的空缺〉前已經讀過無數次的〈巴洛克、歐弗斯與我們〉(本篇附錄上我對這篇文章的一些重點摘抄)。事實上,這本書大概對我在電影的觀念以及書寫上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大到我已經沒有任何感覺,成為深植在我生命的一部份了。

2016032805

這本書被做成A4大小,有個主因:老師訴求於大一點的開本以進行他那同頁對照或跨頁參讀的書頁遊戲,當然,這些編排如果透過妥善的處理,要縮成較小的開本也是可行的,但是一縮的話,比較多只能保留跨頁對照的遊戲而已。這種書頁遊戲,老師在前作《追尋向晚的城邦》已經玩過了(這本書的開本明顯很親切,經常是我出遠門隨身攜帶的口袋書),這回在《追憶……》中可說是玩得更極端而已。

這本書也證明了一件事:最私密的寫作方式還是出書。老師一篇〈娜娜的背叛〉九成的內容曾經刊登在《當代電影》;而大概其中四成濃縮版曾刊登在《開麥拉》這個短命的雜誌(只出了兩期)之創刊號中。之所以在《當代電影》那篇僅收九成內容,主要是因為文中有一些「詩」是老師將提到的影片之情節用詩來表達,但感覺這種呈現方式恐怕不是「學術」文章可以接受的,所以詩的部分都被抽出來。比如我摘一段談《秋刀魚之味》的詩(P.52):

    玉女岩下志麻,演妹妹的善良可愛:

當四人席坐客廳;

無關三人爭執,她靜靜地半坐框外。

 

早曾有,長輩為說媒,父親靠她貼心道不急。

客廳中,終歸半框小倚;

當唯一的特寫含笑,

緣一男子,球事道惋惜。

再後知:總不知他已文定之囍,她暗戀著他。

 

黑底為和服,秀臉古雅地等在框外。

當她終於媒妁出嫁;

黑禮服的父親:「婚禮與喪禮同哀」。

 

當觀眾都想看岩下志麻。

不過,這篇〈娜娜的背叛〉還有一篇「引論」,〈圖畫的符號學〉是以前沒有讀過的,雖說有一部份的內容(像是巴特談影像修辭的那一段)是課堂上曾經講過的,但是文章倒是第一次看到,且,還是相當有啟發。引論「附錄」〈普桑的程式——阿卡底亞的牧羊人〉算是融合了潘諾夫斯基和李維-史陀關於普桑的兩幅《阿卡底亞》的論述,小小一篇(5頁)卻有大大的收穫;更不用說老師擅長歸娜的「媒材總譜」可帶來的分析指標,在繪畫作品上,老師也同樣整理了一張「畫藝作品要素總譜」(P.30),讓我們更一目了然知道該怎麼「閱讀」與「分析」繪畫作品。同樣地,在音樂(與電影)的篇章裡,除了整理納迪葉(藉分析華格納《尼布隆根的指環》歌劇而)歸納出的16個環節的音樂符號學之外,再從英加登的音樂現象學處,結合起電影音樂的處理情況,彙整出14種配樂手法。這個也算「引論」的文章,完全是為了下一篇「實踐」文章作暖身,這是一篇分析岡斯的《貝多芬的大戀人》中處理傳記與貝多芬音樂的傑出影片之典範級文章。

2016032806

2016032804

放在全書中間位置的兩篇,〈希老的鐵達尼〉和〈玫瑰花蕾與秋刀魚〉算是量級很重的兩篇文章,雖說前者只分析了《鐵達尼號》的前半部,但已經差不多交代了商業電影在敘事與影像(敘事)的主要模式,這篇以前在課堂上聽過一點,這次也是第一次讀到,十分受用(附圖可見其中兩頁,上半處理一些敘事原則,下半則處理片中情況,同時對應起本來要拍卻沒拍鐵達尼的希區考克影片中的一些情況;用以辯證為何希區考克不拍而卡麥隆又是怎麼樣既拍又成功)。後面這篇文章也是大大驚喜,尤其這些年來聽老師談《公民凱恩》和(尤其是)《秋刀魚之味》還在少嗎?但是這部將這兩部片放在一起談的文章也算是老師多年夙願,雖說礙於篇幅,這篇顯然也還是像導論的文章,也已經有很多方向引人深入遐想了(附圖可以看到老師對於格式的「執著」,比如每一段的行數是每一欄都統一的;這不免讓人想到也給自己很多限制的小津)。

2016032803

當然這本書最好跟《破裂的隱喻》合參,畢竟它算是後者在理論上的實踐,而理論本身則在後者中被介紹,不過,作為獨立的出版品,它也提供了許多關於電影與書寫的思考。這也是為何,最後的部分儘管多只留下框架,以及清單,但正如《無盡的清單》這樣的書所提倡的精神,清單有時候不僅只是一種品味的凝聚,光是被「接合」到一起,就充分發揮了蒙太奇作用了。

2016032801

 

附錄.讀〈巴洛克、歐弗斯與我們〉(頁碼標的是它在《電影欣賞》第88期的頁碼):

P.25轉引豪塞的話:「一言以蔽之,巴洛克的藝術概念從屬於電影的程式手法。」

【題外話:《某夫人》中,真正讓我們無法看見她視線鏡頭的,是在多納提答應赴約後她來勸多納提拒絕的那場戲中,她對多納提提問「你不愛我了,對吧?」而我們只看見某夫人盯著畫外,卻始終不見多納提的反應。這才從屬於開放性。至於Tag Gallagher的影像論文則一點說服力都沒有,他並非談「影片」,而是談「影格」。問題是,只要他想,他隨時可以自己創造詮釋,像是他強調的幾處多納提看著「空無」,但我們卻始終知道他看著什麼,但絕非「空無」。】

P.28轉引沃爾夫林:「巴洛克之美就是動態之美。」(《藝術史的原則》,P.86)

P.29「然而我們要注意,這些絮凝畫面其實都未持續太長:也即是我們才剛意會到會發生什麼時,已經跳接下場戲了。換句話說,這直接造成含混的開放,乃至開放的含混。」

在P.28下半段:文章提醒我們別把什麼都看成巴洛克,也就是說,那些在於表現動態的東西都稱做巴洛克的話,巴洛克未免也太廉價了吧。

P.29中舉出《某夫人》第一個鏡頭的運動,在我們看來,它屬於一種摺皺的處理,所有我們會看漏、沒看清的元素,最終都要以某種反轉的方式漸次重播。這裡除了擁有含混性的開放運動,還包括了摺皺後的似動感。且,這也符合統合性原則。

P.30舉《卸下聖體》為例,參照沃爾夫林(P.171~172):「巴洛克建築中,常偏愛螺旋形樓梯:外形層遞而隱掩含混,整體動勢而又有流向。換句話說,所有細部裝飾都因整體動態,而獲得統合性。」

舉《陌生女子的來信》說明瞭「進行跨越時間的結構性統合」:所以說,小津與歐弗斯在反覆的過程中,其實已經展現了一種統合性原則。

P.31對溶的色彩論述可以加以引用、參考,但要是在第二部分中用到。

巴洛克顏色的問題,可參考沃爾夫林(178~179,林布蘭的《蘇珊》也在這裡)。

P.33的圖表可以引用一下-老師主要將整個蘿拉的敘述都算在第二段了,其實這樣也對一些。

P.41「而事實上,真正的問題在:巴洛克還未出現終極定義。」

2016032802




2 Comments

  1. 居无间
    06/17/2016

    请问这些书内地的人有何渠道购买?

  2. 肥内
    06/17/2016

    基本上沒有渠道……因為連在台灣都很難買到!!(明明堆了一堆在恩師的研究室裡……)

留言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

掘火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