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又到小津生日(兼祭日),揭曉這一年度(從2014年11月16日到2015年11月15日)觀影小總結的時刻了。其實在觀影年度剛結束時已經提前公布名單了,不過,簡短評語還是得在這個時機講一下;當然,基於時差的關係,在掘火上發佈的時間還是會停在12月11日。
今年因為幾個原因讓我看片顯得相對被動:1. 要依照上課指定教材而看;2. 配合活動(比如暑假的觀影工作坊或是參加了金馬獎第一次開辦的「亞洲電影觀察團」的相關活動,或者在廣州當「華語電影傳媒大獎」複審評審需要看入圍片等等);3. 接單寫稿;4. 演講邀約(這跟第1點性質相同)。總之,就是這樣「配合」的觀影,使得原本就稀少而顯得珍貴的觀影機會受到一定程度的擠壓。但相對來說,一些令我驚豔的片,卻也經常是要不是透過這種被動的形式很可能一輩子都不會去看的那些片;當然,它們就算在某些層面上打動我,但大抵也會在更多層面上讓我不太喜歡,這也是很矛盾但卻必須接受的事實。
今年的秋刀魚賞增設了象徵全年度觀影總結的「秋刀魚大賞」,其餘跟過去一樣,仍另選10部年度最佳觀影來當作秋刀魚賞,所以就是貪心地多加了一部片就是了。以下是完整的秋刀魚賞名單:
【秋刀魚大賞】
腦筋急轉彎(Inside Out,2015)
這部片無疑是今年看最多次的片,光是首輪院線就看了兩次,一次是試片看的,一次是朋友招待看的,第三次大銀幕的經驗是最近在二輪戲院看的。其餘透過檔案完整與片段觀看的次數無法計算,特別是它在很多方面都被我拿來當教材,所以就更常出現在我眼前。對於這部片我寫了兩篇文章,一篇短評(〈化高专于通俗的《头脑特工队》〉)以及一篇長論(「電影格子」專欄,〈一种情绪的冒险:图解《头脑特工队》〉),皆收錄在《世界電影畫刊》,現在也就懶得多說了,畢竟這部片從「表面上」看絕對沒有看不懂的地方;而我相信,除了它的創意之外,今年象徵性地將「秋刀魚大賞」頒給它還是跟我個人情感有更大關係(畢竟,這個啥秋刀魚賞就是很個人的獎嘛!)因為我覺得《腦筋急轉彎》基本上是拍給「父母」輩看的片,所以……
【秋刀魚賞】
總算,雷大師的遺作今年初才因為有相對好些的字幕而好好看完。是這部片讓我對他的「戲劇」曲線得到更明確的印證。我欣賞的,不只是影片本身確實拍得極為出色,更在於大師忠於自己的品味與興趣,以一種非常自在的方式,超越了前作那仍被過往傑作給封印的束縛,完全進入忘我的境界(當然,令人擔憂的是,或許在導戲過程,他可能早有多次忘我情形……)。無論如何,這部顯然不是一部適合每一個人的作品。
坦白說偶像的這部新作不如前作來得驚豔,但仍然相當……有他的味道。感覺這回即使在某些部分野心更大了些(跟過去不同,這部片花了一些力氣在將主人公的生命歷程與時代的變故進行算是頗成功的融合),但卻同時給自己一些限制,所以本質上還是那個可以光從結構、細節運送訊息的高端導演。捷克有這樣的青年導演實在令人嫉妒。(我有為這部片在《看電影》上頭寫了篇「審片室」。)
馬塔的片始終像是一種催眠。這部片我沒怎麼看懂,畢竟看的是英文,以我這破英文要去捉趕對白意義,很容易就從影像失焦。然而,它本來就沒有要觀眾去「看懂」什麼,因為它並不講什麼。同樣透過一個被等待但不會出現的人作為基本懸念,但這懸念卻化成某種氣氛圍繞在主人公們之間,將南半球的悶熱精準傳達了出來,觀眾於是跟女主角一樣,陷在這煩躁中,昏昏沈沈。而日常中的無常也就在這種時刻中悄悄發生。
還好這部片終究還是在大銀幕上看了,非常值得。關於這部片我應該也說了不少,這裡不重述了,可以找找幾篇短評以及網路圓桌。我只多提一句:導演的「日常美學」確實為這位畫家,甚至說,這類畫家傳記片,帶來了一種新貌;儘管,這種新貌已經不斷在醞釀(且不是只有他的作品)。
其實以「直觀」來說,導演安端‧浮誇的另一部《伸冤人》是給我更「痛快」的觀影感受,那部就是爽片無誤;不過這部《布魯克林警察》才真的在稍早顯現出他的大師風範。三線敘事彼此豐盈,除了小津之外,很少在商業電影領域看到這等功力的(老實說,我覺得並不輸給阿特曼;當然,更勝過PTA)。不過他影片的憂鬱經常讓人喘不過氣;這也是為何,在情感上我更愛《伸冤人》多些。
我喜歡看到這種進入到不同的系統中,依舊設法保持自我的作品。儘管導演可能在一些地方不小心展現了他為了妥協而設的詭計,但又如何?看到影片近末的高潮戲時,有一種非常不適應的感覺,總覺得這種節奏有點問題,豈料影片硬是要用這種節奏發展下去,絲毫不考慮觀影跟閱讀的節奏是如此不同;只是看著看著卻反而變成了風格了,也就無妨了。雖說金馬獎時我只在乎這部片是否能得「動作指導」獎項,當其時我已看過這部片,但其實對這個獎項是否能給它存有疑慮,因為它並非在普遍意義上在這個獎項的發揮可以被看見,後來證明評審還是明智的,看得出來這部片的「動作指導」其實是將剪輯一起考量與計算的,這也是為何許多動作是無法、不能、也無須看到完整,動作與剪接之間互為因果,動作即剪接、反之亦然。並且,影片限縮了「情節」,使主要目標單一且重複,這樣保證了形式呈現的空間,無怪乎觀看過程不斷讓我想起雷奈的《去年在馬倫巴》,而我也確實聳動地以「武術版《去年在馬倫巴》」稱呼它,現在,對岸許多看過這部片的網友也都認同了我這個比喻。
這部片為破碎找到了兩種定義:內容的、形式的。故事並不難,因為重點本來就是放在抉擇上,彷彿過去他們的前輩經常掛在嘴邊但始終置放在不顯眼甚至場外的重要行動,在這裡卻被慎重對待並且具體呈現。片中有那個幾刻非常出色,特別有一瞬間,男主角在樓梯前停留,欲走還留,這一曖昧瞬間,算是今年最難忘。
伍迪艾倫片的銀幕初體驗是這部還不賴。第一次看試片,中段之後非常難耐,當然,我知道是因為女主角吉兒的言行舉止使然。二刷是拿朋友送的交換券去看的,這回認真寫分場筆記,為了寫文,雖說妨礙了情感的投入,但卻更「清楚」地看到一些東西。因而前後也就寫了兩篇文章(〈一部談哲學影片〉,刊登「放映週報」網路可見;〈导演的自证〉寫給《外灘畫報》,同樣有網路版可讀),不過即使第二篇是第一篇架構下無法塞下的部分之延續,但兩篇寫完之後,原訂的架構依舊尚未窮盡,可見這部片還是有相當的細節可以去挖掘。像沙瑪蘭的《探訪》一樣,都在操作觀眾情緒上頗有見地,且沙瑪蘭顯然在「材料」上更著力,但不諱言,實驗性強意味著要有一定程度的犧牲,沙瑪蘭無疑犧牲了許多細節,但這些細節其實是相當妨礙進入影片的。然而艾倫卻沒有這類問題(我們也覺得他不太會去犯這種毛病),且在題材上更討喜。
對這部片來說原本還真沒有動力看,跟很多人的直覺一樣,感覺人物畫太醜了,但這點難道導演會笨到看不出來嗎?基於影片看有一段時日了(且據說何時能正式上映還遙遙無期),只能轉一下看完當下於臉書上的短評:
《愛波的異想世界》無疑找回瘋狂喜劇的因素,表現了「異想」背後的瘋癲體質。這也是為何在快速的節奏裡頭,每一場戲、每一時刻,都令人意想不到。
沒有俊男美女,世界的色調也是灰暗的,因為片中的1940年代依然是靠熱來做動能,因為各地的煙,使得世界蒙上了黑暗;同時,因為君主政權猶在,人民的生活自然也說不上光明。人們在等待一道光。
會說話的貓,移動城堡,幽暗世界下的柳暗花明烏托邦,但這個烏托邦是由最「先進」的科技(以及科學家)組成,懷揣著一種奇妙的理想與目標。這是自《米芽與米咕人》之後,又一部看起來很受宮崎駿影響的商業動畫長片;但這並不是什麼令人羞於開口的事情,映後,導演也很坦承作為人物造型的原創者賈克‧塔地(Jacques Tardi)確實與宮崎駿的作品有一些聯繫,但製造出來的,是全然法式的風味。男子也好、胖警探也好。
一件令我疑惑的事,它與《明日世界》在兩、三處相似的地方裡頭,不禁讓人好奇,是否人們都覺得巴黎鐵塔其實是一個奇怪的陰謀?最後,貼標籤的時間到了:按風格來說(大家可以透過預告片和劇照看出來),它接近《佳麗村三姊妹》,不過,在骨子裡頭,卻是大友克洋加上宮崎駿的綜合體。導演拍電視動畫的背景,顯然決定了影片的快節奏;參與過《茉莉人生》的動畫統籌,加上與原畫師塔地大量借鏡黑色電影元素,也造就了它表現主義式的外觀。
這部片在一定程度上因為太「靠近」它而無法「理性」地(誰要求理性了?)去闡述為什麼(以及,又有什麼為什麼?)——這種無法辨明的感受就是這部片努力要達到的效果。想到它不見待於觀眾(因為觀眾甚至不願意進戲院看看它)也不見待於金馬評審,我想,導演的魔力還是太小眾了。
其實本來有想給短片也選個10佳,但太累了,算了。今年連10差都懶得選了,過去10差清單往往都是秋刀魚賞的暖身前哨的說。但,到了現在這把年紀了,感覺沒什麼好說的了。就這樣。明年見……歐不,在2015年終的年度總回顧時,應該還是會再聊幾句電影吧。
PLUS.既然距離要出門還有一小段時間,那就貼一下以2015年出品影片(當然,要是我看過的)來說,以「優劣」程度來排(也就是說,主觀好惡成分稍小一點)的清單會是:
1. 腦筋急轉彎(Inside Out)
2. 被驅逐的館長(Cinema: A Public Affair)
3. 師父
4. 探訪(The Visit)
5. 超级无敌羊咩咩(Shaun the Sheep Movie)
6. 愛情失控點(Irrational Man)
7. 火山少女的愛愁(Ixcanul)
8. 愛波的異想世界(Avril et le monde truqué)
9. 愛情算不算
10. 勤勞愛麗絲(성실한 나라의 앨리스)
好吧,一不做二不休,順列今年出品的10差,選完後不意外大部分都是華語片……早知道還是應該外語10差跟華語10差分開排吧,否則選了等於沒選……(名次越前面的越爛啊!)
1. 同班同學
2. 念念
3. 雛妓
4. 計程人生(تاکسی)
5. 我的少女時代
6. 青田街一號
7. 紳士密令(The Man from U.N.C.L.E.)
8. 告別
9. 明日世界(Tomorrowland)
10. 年輕時候(While We’re Yo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