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火档案

A Selection of Critical Mass in Music, Films, Literature and Beyond






信息

肥内 发表于12/23/2015, 归类于博客, 肥内.

一堂沒開成的課程構想:文學的五重剪影

行走的樹.wmv_20150726_092257.375

另題:

書寫的兩種姿態

——從文學到電影看藝術創作的材料與商業機制

按:

原本以為可以透過這樣一堂課程的開設,順便讓我的歐弗斯研究得有進一步的發展與分享,可惜它沒開成。但沒開成之後卻發展出另一種阿Q想法:覺得這樣也好,不用跟人分享這對歐弗斯私密的愛。然而,對歐弗斯的愛為何變得如此私密?愛歐弗斯是一種不見待於普世性的行為嗎?因為去武漢而缺的那門課,讓老師以放映《某夫人》帶過,但週一去上課時,學生基本上對於講解《某夫人》一事表現出極大的興致缺缺,只因「黑白片」「討厭女主角」云云。確實如歐弗斯所言,「人們喪失了審美耐心」。

這門課在兩個地方「兜售」過,皆未果。

=====

即使經常無法滿足人們的想像,但是文學電影早在數十年前就有理論家為文捍衛,試著說明兩者之間能夠如何彼此互惠:在藝術上跟商業上皆然。然而,人們的落差恰恰在於沒有真正去理解這兩種媒介之間巨大且無法跨越的差異,其實試著去了解之後方能找到個別的鑑賞之道。這次規劃的六次課程,主要透過一堂基礎理論來認識電影與文學在本質上的材料差異;接著精選了五部雖年代稍久遠卻都非常有代表性的文學改編電影提供給觀眾更具體的例子,並且這五部作品的改編情形都不同,基本上涵蓋了目前大部分的改編風貌,因此,透過它們來理解電影改編文學的情況,可以說是非常恰當且絕對典範。

進行的方式,除第一堂的理論基礎外,其餘五次都是完整將影片看完,並在課前就將文學原著也讀完(或至少也要選讀局部),以便更清楚理解影片的改編情況。

**

透過五部影片,具體分析文學改編電影的種種考量。從這系列的討論中,你將發現原來讀文學跟看電影基本上是兩回事,但卻又能在同一個出發點分歧之後,又殊途同歸到同一個終點。而這也正是電影廣袤各種藝術特徵的驕傲。

在進入五部具體影片之前,會有一堂「理論」課,用以釐清兩種藝術媒介之間的本質差異,以及改編過程中一般要注意的面向。

事實上,即使集中討論文學與電影之間的互動情況,但其實卻能擴展到其他藝術之間的關係。因此揭示文學電影基本上也就相當於解開了電影與其他藝術間纏繞許久的宿命。

**

  1. 論改編:兩種「寫作」機制
  2. 媒材的轉換——茨威格:陌生女子的來信
  3. 材料的擴充——薛尼茨勒:花月斷腸時
  4. 情調的具象——莫泊桑:面具、戴莉奧樓、小模特兒
  5. 旋轉的命運——薇爾莫涵:某夫人
  6. 風格的遊戲——薛尼茨勒:輪舞

 

 




留言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

掘火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