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火档案

A Selection of Critical Mass in Music, Films, Literature and Beyond






信息

肥内 发表于12/26/2015, 归类于博客, 肥内.

近日觀影小心得

The.Lobster.2015.720p.WEB-DL.DD5.1.H264-FGT.mkv_20151227_030900.375

  1. 《八惡人》:有人說這是「主旋律」,可是我從片中完全看不出昆汀有這麼……有文化,其實北或南不過就是這些人拔槍的理由而已。不過,有趣的是,觀察友鄰對前還是後的觀感還是挺好玩的。我自己是覺得前半的節奏還OK,除了……拖沓感主要來自一些過長的行走鏡頭,這跟以前西部片的出發點不同,當時這些步行鏡頭主要真的是拿來充篇幅用的,但昆汀這部片本身就已經很長了。無論如何,即使我們不知道這些人的來頭以及目的地,也都無所謂,這幾個人聚在一起總是有一些戲可看。然而,又是,「中間點」有了一個明顯的轉折,信的真偽,但也正從這一個折返開始,所有人性問題都可預期會是功能性主導了,攝影機一旦離開某個角色,場外的他(她)就什麼都不是了。這時,我其實已經準備放棄這部片了,不過,昆汀是否也料到這一點?所以一進第四章,他本人就(以聲音)現身,以一種後設的方式涉入影片中,順帶一方面前情提要,二方面布置新的懸念,三方面,更主要在挑戰觀眾:下藥就在剛才,你當然看不到,因為被刻意切出場外,但,你能記得剛剛這些人的位置麼?不過,畢竟不是偵探片,這些問題並沒有被凸顯,昆汀也很清楚,第五章還會回去交代這些前因,實在不宜又再添加更多潛在的重複訊息。不過儘管手法豐富了,第五章還是免不了冗長,這是因為前四章都已經到了那步田地了,這第五章實在不宜拖太長,豈料,連「步行」鏡頭還是捨不得剪,這裡已經不需要這樣的節奏了,進到屋內還是依然悠哉悠哉,實在有點反常,也因而令人實在難熬。下半場(四到六章)的血當然也如預期般越來越多,第五章的節奏就顯得突兀了。
  2. 《龍蝦》:這種片就像在看羅伊安德森的片一樣,彷彿「設定」好了,再來就是榨乾設定可能帶來的趣味性就行了。不過比羅伊好的是,《龍蝦》的導演還想著可以弄些影像上的東西,不過,老實說,個性不明確,我們在《宿敵》導演身上,或者《星圖》這類影片中已經看到很多了。並且,因為設定先行,即「遊戲規則」作為最首要的重點,人物自然也得跟著程式化,人不再是人,就像不管是單身還是情侶都有可能在不同的體制中變成非人。我在想,「卡夫卡式」基本上被放置在一種寫實情境才有意義,就像超現實主義如果畫得像印象派那種訴諸符號的作法,也不能傳達什麼。唯一沒什麼反對的,是導演的音樂品味,好極了!
  3. 《心迷宮》:在片名開始前的三個鏡頭就讓人十分擔心了,豈料接著正片幾乎沒有不讓人揪心的一秒,可能是表演上問題太大,以致於連攝影機也無所適從了。別說「正確」的場面調度了,這裡一個有效的場面調度都沒有。我知道很多友鄰給了頗不錯的分數,我在想,也許「故事」內容還是有點戲吧(但阿西說連懸念都沒有,作為懸疑片等於連根基都沒了),但是從影像本身來看,真的是門外漢級的。如此便能理解為何《再見,在也不見》第一段是問題最多的段落;雖說比起《心迷宮》來說已經可說是質的飛躍了……
  4. 《恐龍當家》:一樣,片名出現之前已經基本上無力了……雖說有一朋友過去我十分信賴他的評分,但從《風起》開始,我感覺到明顯的分歧,到了《爆裂鼓手》可說是一次關鍵。原本我以為是我對動畫片有些沒有抵抗力,且說我對宮崎駿的崇拜也可能帶來影響,所以我寧可以「惡趣味」來自娛。不過《爆裂鼓手》如此平庸的片就不能理解了。到了今年,他依舊不屑地給《腦筋急轉彎》低評,但我仍覺得也許是因為動畫的緣故,但他卻給了《恐龍當家》中等評價,這就讓我好奇了,畢竟《恐龍當家》我是連看到預告就完全提不起任何興趣;但考慮到說原本我看《腦筋急轉彎》的預告時感覺也很差,誰知道影片會讓我那麼喜愛。於是我想也許該給《恐龍當家》一個機會,沒准真的比《腦筋急轉彎》更好也說不定。但是努力看到8分鐘多些,實在覺得完全無法看下去的。於是這讓我欣慰,原來看片品味有問題的不是自己。
  5. 題外話1:一位影評朋友去參加另一位影評人有映後交流的達地《節日》放映會,而這位講解的影評人隨後在臉書上也貼了他對這部片連結到戰後法國情況,以及呼應現在也還在熱烈討論的終戰70年話題,影評朋友覺得很訝異,並感到驚喜;可是老實說,我還以為這是natural thought(套用一下《生死問題》的說法)。
  6. 題外話2:「台灣影評人協會」目前的主事者又發起了一年一度影評人票選的年度華語電影(以在台灣上映的時間為主),看了一下片單,老實說,今年依然非常不積極在看華語片,其中若真要說推舉出來的,真的不超過五部,分別是(以上映先後):《白日焰火》、《刺客聶隱娘》、《灣生回家》、《愛情算不算》。其他我有看過但完全不推舉的片大概有這些:《推拿》大概看了不到20分鐘,我有說過為何看不下去;《重返20歲》開了個開場,有點蠢;《單身男女2》大概看了有半小時,實在太沒營養;《黃金時代》看了20分鐘不到,完全無法想像是一個拍了三四十年電影的導演手筆;《念念》這部基本上差點穩坐我年度10差寶座的作品依然是這整年度裡頭觀影最痛苦的一次;《親愛的》其實也沒能看完,倒是有跳著跳著拉完;《愛琳娜》兩個鏡頭我就放棄了,雖然還是硬撐了8分鐘;《我的少女時代》幸好只是普通爛,還不是大爛,當然,有個前提,我沒把它當電影看;《青田街一號》只是有些小地方趣味有餘而已;《太陽的孩子》太過孩子氣,其實要講的東西也捨不得講;《醉.生夢死》一如既往混亂;《百日告別》過於計算讓人反而心冷;《心迷宮》前面已經說了它壞話了;《一個勺子》對這部片的憤怒去年已經寫文發洩了,現在完全不想再去想關於它的任何事……。算了,我就是寫不出吳覺人的那種「觀察」文。
  7. 決定在上述的「列表」之後,補附年初應「時光網」之邀寫的年度佳片文,事實上,是有自我打臉之嫌(比如我那時還把華語的第二名給了《親愛的》……),但又如何呢?我常說,評論經常都是有時效性的。總之,年初和年末這麼一對照,應該還算是挺好玩的。

**

附,2014年十佳,外片與華語片。

(原載「時光網」,2015.01.05)

 

 

外片十佳

 

要选外语片多少会有些尴尬,毕竟上映或资源往往都慢了几个月,有些2013年出品的但又都是2014年度观影中特别重要的一些影片终究还是必须要考虑进来。因此这份清单中有一些跨了2013年,但基本上都是近年底上映的片,因此也算是有跨到年度,选进来比较不会争议。否则,不就无法推介给读者了吗?总之,小计发现英美影片还是占多数,多少也反映出最近欧洲生产的影片在质量上都提不起劲的感觉。

01.醉乡民谣(Coen, Joel & Ethan,Inside Llewyn Davis

只要不处理太光怪陆离的题材,科恩兄弟基本上都能体现出超高水准的功力。虽说只是在讲一个失意歌手,却套上史诗结构,凸显了这个人物那自我感觉良好的内心。其结果是拍出近几年来最好的音乐电影来。

02.上帝的口袋(Slattery, John,God’s Pocket

这部被低估的小品,因其成本考量而进行许多的(也许太多的)省略,却反而变成某种值得细品的馀味。所有角色的演出都是精准而令人动容,调度上也是到位不过份,真难想像是个专拍电视剧的导演,算是埋没了他。

03.透納先生(Leigh, Mike,Mr. Turner

光是说导演没有费力将画面处理成“如画的风貌”就已经可以期待了,让人惊讶的是,导演专擅的日常化放在一个名画家的生活点滴上来说,居然也是成立的,此间并不会勾起太强的八卦心里,从这点来说,已经是需要极高的功力了,而麦克・李倒没让人失望。

04.(Jonze, Spike,Her

虽然只是要拍出“寂寞”这样人尽皆知的概念,却还是无所不用其极地用各种方式去体现影像的极致,这也刚好配合了寂寞人极力要排遣寂寞的意志。要说导演没有透过这部片来作为自己的艺术治疗,应该是很难说得过去的:另一方面,想到要处理类似的概念却花费甚大的诺兰来说,琼斯的这部片是值得细品的。

05.辉耀姬物语(高畑勋,かぐや物語

除去不合时宜的收尾,全片的绘制力道无疑是惊人的,风格成为致敬的方式,连许多业界朋友都仍禁不住要叹为观止。工作室两老的收山之作基本上算是2013年两颗耀眼的星星,占据各自的山头,引领动画走向更伟大的路途。

06.移民(Gray, James,The Immigrant

拍起片来简洁生猛的个性导演处理起历史剧还毫不含糊,甚至将“再现”当作一个核心的抽象概念,以用来贯串人物的内心与其行动逻辑。因而从表面上看起来的中规中矩都是对观众的魅惑与催眠,最终还得在移情迷失的前提下才刚好可以感受整个时代背后的空虚感。

07.机械心(Malzieu, Mathias和Berla, Stéphane,Jack et la mécanique du coeur

虽说影片奠基在魔幻上,但却一点都不诉诸魔幻,而是纯而又纯的人性真情上。不过影片却引用了《去年在马里昂巴》的人物关系倒为文本增加了新的解读空间。女主角身上甚至有《JOJO》式的替身防护,只能说,这些不同领域的“相由心生”凑在一起,居然能成就一部单纯可爱的动画片,无怪乎其实影片本身明言致敬雅克・塔蒂。

08.盲视(Vogt, Eski,Blind

导演用俐落的风格来重写法国新浪潮左岸派的构想,在冷冷的情调之中,居然毫无违和感,多少也重新肯定当年大师们严峻的形式其实都还是有凭有据的。

09.最高通缉犯(Corbijn, Anton,A Most Wanted Man

影片从第一个镜头就让人期待,虽说随著发展并没有那么强烈,事实上应该说,开场就不是以强烈来号召的,并且情节一度要走向失控(太偏小情小爱),幸好即时挽回来,最后才会回归了最初的那个主题。算起来,导演也还是很懂得克制的人。

10.少年时代(Linklater, Richard,Boyhood

对于这部片的成片过程所带来的光荣,我觉得不用看得太重,只是这种企划手法带来的必然破碎反倒贴切于题材需求,导演幸好也不太过强求戏剧性,所以最后才会透出那么强烈的日常化。收尾更是这种处理的结晶,快意!

 

 

 

 

国片十佳

 

感觉国产片在今年也没有太值得大书特书的片,年初有《天注定》从去年延烧的一点话题性,但不高,毕竟这部片也够直白,没什么可以讨论的。几部票房大片如《心花路放》也引不太起争论。大导如杜琪峰今年也只缴出一张成绩单,《单身男女2》,看下来也就还是一个样,没什么惊喜的。也许,今年的国产片本来就不应该用“惊喜”来期待,就像台湾电影今年也是小年,几乎没有一部是回收的。尽管如此,还是得在这惨澹的市场中看看一些至少可以留下点印象的作品:

01.白日焰火(刁亦男)

这部片基本上真可说是有小惊喜,先不说在这个“类”类型的影片基本上怎么样逆反它的类型,光是这么沉稳不卖弄又中规中矩讲好一个故事,在国产片里头已经算是难能可贵了。有人说小桂在片中格格不入,但我在想,导演为了减低她那“本色演技”可能带来的突兀,已经将这个角色尽可能写得低调以配合全片基调,其用心还是可以鼓励的。至于北国风情是否正确被呈现,我想并不是重点。

02.亲爱的(陈可辛)

不去拍些不擅长的片型,这还算可以看到陈可辛稍稍可看的一面。不过剧作的冲突就足够支撑全片,两位女主角作为对折与对照,当然可以说是太打磨,不过因为这些计算而让影片更扎实,其实也没什么好指摘了。

03.归来(张艺谋)

题材本身的纠结还在,更重要的是透过这个故事透露出来的火气也还在,小品其实还是适合张艺谋的,至少一些仪式性的场面被缩小之后看起来更自然了。

  1. 绣春刀(路阳)

这部重剧情的古装片基本上不太卖弄什么新式武侠片的噱头(谁需要这个?)清楚地、近乎憨直地将这单纯的人物情感给表达出来,好像就够了,毕竟时代不同,当时人玩的心机跟现在人差远了,纯粹也只是刚刚好而已。相对来说,这位新手导演带来的武侠片仍是那种我们希望能传给下一辈人看的武侠片。

05.蓝色骨头(崔健)

可能因为做音乐的背景出身,影片游走于MV跟电影的边缘,不过诗意十足,且时序的穿插上也不见费劲,这倒是挺让人惊艳的。可惜的是,高潮曲子在影片的悬念堆积下,已经变得抽象化,真要拍出来其实风险还是很大的;而我不敢说这首曲子有顺利经过这个考验,扣除这点,其他都值得一看,特别是在摄影机前闪躲的年轻父亲。

06.天注定(贾樟柯)

虽称不上风格化,倒也算是找到很亲切的方式讲述了几则通俗的文本,其实若真要说向武侠片致敬,影片只留第一和三段也就够了。题旨上四则故事讲述同样的概念,且讲法也比较一致,如果这部片只是一部短片就更精彩了。

07.催眠大师(陈正道)

虽是台湾导演,但我却一点都不熟他以前的作品,不过似乎是因为有拍过鬼片的背景,使得影片本身的氛围也十分鬼魅,反正也算是符合情节需求。实与虚之间的辩证相当刺激,整部片看下来就像在看宇智波的瞳术对决般过瘾。

  1. 那夜凌晨,我坐上了旺角开往大埔的红VAN(陈果)

这个寓言算是简单直白的,让我想起日漫《末日》,只是在这个惧核的语境下似乎有想说点事情,只是也许导演还属愤青,因此说起话来就是这么急躁。影片没有最后的解释可能因为根本无法解释,所以保留开放空间也是必须的。

  1. 忘了去懂你(权聆)

这样的影片可以算得上内地版的“小清新”吗?故事自然是老套到不能再老了,正因为这些事情还是随时发生在我们周围,在一个不高不低的镇上更是如此。编导也不打算华丽了,在俭朴中还是看到了戏的力量。影片最终停在一个凝视中,这是非常聪明的结束:一切都不会通向结束,因为日常也没有尽头。

  1. 临时同居(卓韵芝)

这类喜剧基本上都可算是“匿名”电影,不过正因为没有太强的个性,我们好更自然地接受它传递的讯息——也是老生常谈的内容。只是说不太夸装,不非常矫情,有点温馨、励志,也有点好笑,不正是黄金时期的港片最叫人回味无穷的部分吗?




留言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

掘火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