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火档案

A Selection of Critical Mass in Music, Films, Literature and Beyond






信息

肥内 发表于02/24/2016, 归类于博客, 肥内.

重讀

2016022405

1

今日備課與趕稿聽的碟單,從早上十點多聽到現在。一個心得:MP3是必須的,並不是什麼專輯都值得留CD。

2

在準備明天給學生上課講《陌生女子的來信》時,又把《世界電影鑑賞辭典(續編)》拿出來翻了一下崔君衍老師寫的條目,非常驚訝。這篇文章好幾年前已經讀過,記得當時還給崔老師寫過信,表示說很讚佩他在針對不同影片(收錄在這一編裡頭也就兩篇,另一部是《M》)的時候,文風完全不同。但時隔這麼多年,早已忘了崔老師怎麼寫「鑑賞」的部分,不看也罷,這一看整個驚到!非常厲害的讀解,關於無軌電車的觀察與描述、分析,對舞池影像的詮釋,還有像模擬車廂那段:「假想的火車不是順時針旋轉,而是逆時針倒轉,彷彿讓莉莎回到童年,回到十多年前的夢幻時分……」這些都已經夠讓人嘆為觀止了,再有一段關於樓梯的解讀:「樓梯作為一個可以表示興奮和上升。它與監獄欄杆似的水平鐵路線相對立,給人以向上攀登掙脫束縛的直感……但是這個景物仍然令人聯想到美夢的實現是暫時的,是不完整的:一級一級的樓梯『肢解』了上升的斜線,呈現出這條上升斜線的結構的時限性,腳步聲近乎鐘錶的滴嗒聲,彷彿丈量著人生的時間……」這實在太神奇。

可惜這四編的《世界電影鑑賞辭典》裡頭,崔老師才寫了九篇(除了續編兩部之外,在《三編》尚有七部,各是:幕間節目、一條安達魯狗、天色破曉、青年林肯、鄉村教士日記、城市佬(City Slickers)、女人的芳香),這也難怪,崔老師把大多數的時間都拿去做翻譯了不是嗎?(為何他不翻譯麥茨呢?《外國電影理論文選》裡頭那幾篇不算,當年他去法國不也都上了麥茨的課嗎?如果他翻了,今天大陸學界應該會更看重麥茨的東西。)




留言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

掘火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