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
這一系列講座即將從明天開始,隔週日舉辦一次,共八次,活動訊息檢附於文末。
為替聽眾暖身,按理說我應該要更早開始每天陸續丟一些「預習」出來,無奈實在忙到,從前天才開始有空做這件事。
由我主講的第一堂基本上是從繪畫出發。為饗不能上臉書的朋友,以下轉載這三天陸續貼的預習,沒意外的話,明天上午還會有第四堂預習。然後就是講座了,目前講綱未定,應該會在講完後分享上來,敬請期待。
=========
【第一堂預習01】
「提香(Titian)以激發美感的威尼斯方式表達和諧與確定的理想……他具有哀婉動人和沉思冥想的詩意,這使得他成為描繪靈魂的最深刻的畫家之一。」-熱爾曼‧巴贊,《藝術史》,P.323。
「荷蘭繪畫在很大程度上出自凡‧艾克(Jan van Eyck)發現的分析性想像力,這種想像力可謂是對對象作仔細的檢驗,在一個觀察之有選擇的和審慎地限制的領域內逐一闡述:畫家的任務被限於作所見的忠實記錄。」(同上),P.415。
「委拉斯蓋茲(Diego Velasquez)不再試圖以清晰的輪廓表現形式的個別特徵,而是用鮮明的厚塗色塊描繪,顯示在肌膚和物體上流動的光之精美色調。……人物猶如從霧靄中浮現出來的幻象……在表現人們對廁身其中的世界所感到的孤寂之絕望的謎方面——那一直折磨著西班牙人的心神——可謂無人出其右。」(同上),P.400~401。「委拉斯蓋茲在開闊明朗的日光下,冷靜地繪出的肖像畫,猶見擺盪於清晰性與不清晰性之間的裝飾趣味。」-韓瑞屈‧沃夫林,《藝術史的原則》,P.226。
【第一堂預習02】
「布魯哲爾(Pieter Brueghel the Elder)的《農人婚禮》在題材上與《最後晚餐》不無相似,有一以新娘為中央人物的長桌,但幾乎找不到跟達文西作品雷同之處。新娘被背後的掛毯明顯地襯托出來,但就比例來說,尺寸非常小;從風格史的觀點來看,要點在於:應該由她與前景那尺寸大的人群二者間的直接關係去觀看她。觀者的眼睛把她當做觀念構成上的中心點,因而將透視上小的形體和大的形體聯繫起來,但為避免疏忽,於是特別利用坐著的人物,從門板做的大托盤上拿取並遞送食盤的動作,形成了前景和背景之間的關係,最前面那些小小的人與物,它們的存在完全是基於形式上的理由,跟前景上的大人物不相關。此地根據需要同時觀看的新因素,使面貌十分不同而實際上同等重要的形體並置——這是達文西在理論上知道,但在實際創作時卻避免的方法。布魯哲爾還不是維梅爾,但為他鋪了路。」-沃夫林,《藝術史的原則》,P.106~107。
「《雪中獵人》可能啟示了兩個極端。右邊的中景和背景上有許多要素令人聯想到舊風格;但那由左邊越過山丘邊緣抵達下方房子的樹木,構成一強勁的圖式,可說是確實邁向新紀元的一大步。它們從底邊延伸到頂端,充塞著畫面,創造了連執拗的要素也受影響的後退式動感。獵人和狗的行列亦朝同一動態方向移動,強調了樹木行列的力感。房屋和邊緣上成脈的山丘也加入這個動態。」-(同上),P.114。
【第一堂預習03】
對維梅爾而言,後退到畫面空間深處是很自然的處理方法;模特兒的位置遠在房間後頭,但與繪寫她的畫家維持密切的關係,一開始便有一股進入畫面深處的強韌動感流露出來,此效果顯然是採光的方式和透視法造成的。最亮的部位在背景上,少女與前面的布簾及桌椅二者的尺寸比例有很大的矛盾存在,這些特點是圖畫獲得一種十足後退風格的旨趣。一大片平行於畫面的封閉牆壁確實在那兒,但不必然有助於視覺導向。-沃夫林,《藝術史的原則》,P.98。
維梅爾在作品中將荷蘭繪畫的兩大傳統合而為一。這位「描繪內心的畫家」——在他看來,整個宇宙能夠容納在由一或兩個人物使之活躍的空房間內——因給予現實以一種巫術般的存在的強烈客觀性而屬於凡‧艾克的範疇。但是他從義大利人那兒繼承了嚴格的構圖科學,只有經過仔細分析才能在他顯而易見的「自然」景色內發現他的隱藏著的幾何形狀:他那憑藉側光手法將體積立體化的藝術,歸功於卡拉瓦喬的遙遠但廣泛的影響。在運用光的詩意給予事物以形狀、色彩和實體方面,他是地地道道荷蘭的。他完全屬於那個「哲學的」世紀,在這個世紀中……明白地看出人是靈魂之模糊的存在。-謝爾曼‧巴贊,《藝術史》,P.421。
但在室內畫方面,維梅爾畫的卻是「室內的室內」:經常有窗子,窗子開著,你卻看不到任何外面的景色。窗子就是那麼開著,外面的景致存在著卻又無法看見。我們看到的是「室內的室內」,因為畫面前景中有一些視覺的障礙物。我們在「屋內」,外面的世界雖遭排斥卻也被畫筆暗示出,我們與畫中人物之間有一個障礙物。這就是「室內的室內」。與諸多同行不同的是,維梅爾的關注點、或者說他的畫面張力,並不體現於「私人世界」和「公眾世界」或「室內」與「室外」的區別,而體現在「私密」和「私人」的區別上,體現在「私人世界」內部,即「私人中的私密」。……維梅爾將「私密」表現得「近在咫尺」卻又「無法企及」。……「謎」首先像個祕密一樣被構建出來——畫家小心翼翼地構建了有關畫中人物的祕密,我們是被排斥在這個祕密之外的接收者,而畫作正是這一秘密的守護者。-阿哈斯,《繪畫史事》,P.135~137。
他以他個人的天賦,將他所學習實踐的繪畫帶到了如此完美的境地,以至於我們再也無法超越形象,進入畫所表徵的世界;我們像是麻痹了一般,停留在布料之美、傢俱之美、姿勢之美前面。維米爾以表現力抵消了再現力……-托多洛夫,《日常頌歌》。
【第一堂預習04】
普桑的構思嚴密的作品——形式是思想的奴僕——受主題的意義所支配……他闡釋古典主義風景畫的思想,這種思想把世界的無限複雜減少為理智的統一,並使大自然與某些道德主題親密地結合……從而賦予大自然以人性。-熱爾曼‧巴贊,《藝術史》,P.448~449。
普桑以熱烈的情懷來研究古代雕像,因為他想藉著它們的美來傳達他對純真高貴之往昔風光的幻想。-貢布里希,《藝術的故事》,P.309。
這幅畫從整體上看使用穩定與不穩定,動與不動之間對立的手法。……普桑的門生勒布朗解釋說,這位「畫家兼哲學家」有這樣一種看法和觀念,即「若不能加深他作品的理念,那麼就不能把任何東西放進作品裡,還有,只是經過長時間的、成熟的研究和探討之後他才動手畫一點,值得稱道的正是這一點。」……前景中,一個男子(畫面上唯一的男人)和一名女子正在婚前象徵性的會面中。其餘的只有婦女和石頭。普桑以造型的語言在畫的某個準確點上為問題找到了解決方案。我們的目光從畫左邊一群興奮的女子移到這一對已顯得更寧靜的主要人物身上,再轉向畫右邊幾乎凝固不動的人物形象上,尤其是那一位被說成是模仿古代人物而遭非議的女子。然而,這一塑像式的人物已是一尊石像,這不僅從外形上是如此是如此,而且還有那種模稜兩可的色彩,這形象體現了人頭像(它同「種族」有關)和上面裝飾著球體的石柱(「土地」)的綜合,那名女子襯托在石柱上,像同柱子鑲嵌在一起似的:一名頭頂著水罐的女子的幾何型態——似乎是「立體派」形象——的體現,她姿態尚欠平衡但已很穩固。……我們的目光再從石柱轉向左邊;在雲水翻滾的天空下是一片自然景象(使人聯想到原初的不平衡,已席捲去遠處),最終目光停在堅實的建築物上——它是有人永久居住的土地的象徵,而以薩和利百加的婚姻終將使這片土地和種族得以結合;種族——它由彼此間如此相似的人物形象地表現出來,她們與其說表示一些個體,不如說代表著整個女性,血統的延續正是通過女性傳遞的。-李維史陀,《看聽讀》,P.18~21。
==============
講座訊息
「重訪前衛性:詩歌 · 影像 · 音樂」 系列講座
講座時間:周日晚間 7:30 – 9:30
講座地點:後門咖啡
講座收費:每場每人200元含一杯飲料
線上報名優先入座,現場收費
報名4講者可享9折,報名全系列者可享8折優惠
(需於參與之第一講前一次付費)
現場有空席時亦開放報名
報名網址 http://tinyurl.com/hpjms59
《日曜日式散步者》在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
http://www.tidf.org.tw/zh-hant/films/20460
第一講 5/15 圖像的兩極──抽象、具象,符號與心靈 講者:肥內
當第七藝術闖入人們的生活之前,造型藝術正經歷了一場頭腦風暴,兩項「寫真」媒體(攝影與電影)基本上加速了這場風暴使其別無選擇地走向觀念藝術。但凡走過必留下痕跡,這段持續了一世紀的藝術發展道路,為後世提供了至今仍取之不盡的豐富資源。在這個日曜日成為散步者之前,我們先來一段驚險的藝術之旅。
第二講 5/29 運動影像與電影敘事 講者:肥內
牙牙學語的電影,總算在學會了基本語彙之後,開始嘗試大型的敘事工作;但又在此刻,一批前衛工作者試圖挖掘電影的未竟財富,可是最終卻在超現實主義的變節下,重投虛構的懷抱。但同樣地,先鋒者打下的江山也標示了第七藝術堅實的地位,讓它此後穩坐最強勢的大眾藝術寶座。今日的散步,是走在運動影像的流變中,諦聽光影、造型、節奏共譜而成的交響樂。
第三講 6/12 全面啟動──詩歌內在的發現 講者:印卡
現代詩歌中心靈的發現,是文學實驗與文學運動繼受的長遠過程。我們這一次將透過重新介紹超現實主義在歐洲藝術與詩歌的冥契傳統到台灣在東亞如何從物質史、留學制度以及書籍的傳播,接收各種文學運動的思潮重新理解詩歌中的心靈內在如何在台灣的文學環境中重新發明。並藉由各種途徑,理解風車詩社文學運動的貢獻,重思台灣詩歌傳統的新可能。
第四講 6/26 改編與改寫──淺談近代日本對法國二十世紀音樂的接納路徑 講者:楊雨樵
自江戶時代的蘭學興起以降,日本便積極吸收西歐的文藝思潮。而接納這些思潮的方法,便是「改」:將外來物轉變成宜於日本文字和語言消化吸收的形式後,重新以大和的模樣出現。本次將以近代日本面對法國二十世紀音樂的姿態,說明日本以「改」的行為所構築的吸納路徑。
第五講 7/10 自由影像 講者:許岑竹
攤開電影、抽離內容、剪開敘事,你可以自由解讀影像。從《日曜日式散步者》出發走向影像的另一端,從時間、結構、媒材、攝影還有意想不到的自由咀嚼方式。
第六講 7/24 影格與音軌,維多夫與高達 講者:陳平浩
《日曜日式散步者》沒有台灣紀錄片裡常見的「涉事者的回憶口述」與「在場的目擊與見證」,海量的「音畫檔案」成為全片主體。銀幕上的檔案影像(文件、圖畫、照片或影片),與音軌上的檔案聲響(配樂、錄音、噪音或唸白),構成了繁複的音畫關係。透過電影史上一系列實驗性的影音片段,我們或可預先配備一套「視聽工具」,好讓我們進入這一部借助了維多夫(Dziga Vertov)的「電影眼」(Kino-Eye)與高達(Jean-Luc Godard)的「音像辯證」所構造而成的超現實主義紀錄片。
第七講 8/7 本日不談風車──戰前台灣現代主義的可能 講者:陳允元
戰前台灣的現代主義詩,如果不談風車,那要談甚麼呢?
1970年代末被重新發現的風車詩社,孤寂、前衛、美,這三種印象完美地契合著,構成一則迷人的神話。就台灣文學的主流來看,它橫空出世,沒有同類,神祕如接受外星文明的私相授受卻忽然滅絕的古文明。然而這種神話般的美麗光暈,有時也成為阻礙我們想像力的結界。
本日不談風車,我們要談談在《日曜日式散步者》裡短暫現身的神秘嘉賓──台灣出身的現代主義詩人們的身影。
第八講 8/21 風車詩社與尚 ‧ 考克多 講者:黃亞歷
台灣日治時期1930年代,風車詩社透過日本的留學經驗及跨國界的文本/唱片等文藝傳播媒介,在法國藝術家尚 ‧ 考克多的身影中,找到了文學與其他藝術領域的匯集點,並以其作為創作精神上的嚮往處。風車詩人眼中所見的尚 ‧ 考克多,是怎麼樣的一位創作者?這份著迷反映了什麼樣的創作觀與世界觀?
【講者介紹】
肥內,電影文字修行者。主攻電影美學與理論。著有《在巴洛克與禪之間尋找電影的空缺》。
印卡,七年級詩人,秘密讀者編委,詩歌作品散見於《自由時報》、《字花》、《衛生紙》、《創世紀》等刊物,曾被收錄於合集《港澳台八十後詩人選集》,著有詩集《Rorschach Inkblot》。即將出版《貓不輕易飛翔》。
楊雨樵,喜歡散步,喜歡樹的屍骨。音樂方面專攻巴洛克鍵盤與聲樂。著有甲骨文故事集《藝》和《易》。
許岑竹,電影影像工作、教學者。
陳平浩,影評人。喜歡待在充滿了清醒的幻覺、總讓影子變成實體的電影院裡。
陳允元,詩人,政大台文所博士候選人。研究主題為《殖民地前衛:戰前台灣現代主義詩學的生成》。
黃亞歷,獨立製片作者,《日曜日式散步者》導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