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火档案

A Selection of Critical Mass in Music, Films, Literature and Beyond






信息

肥内 发表于08/30/2010, 归类于博客, 肥内.

對〈長單鏡的視覺動力〉一文的粗略思考

Muriel

同一天稍晚,同樣在筆記(Notbook)第10號第27頁中,在包含了一列待寫文章的篇名中,相中了這一個題目,有了一點思考。或許可以作為將來正式書寫這篇文章時可以參考的筆記。事實上,這正和剛剛才登打出來、關於阿傑爾的《電影美學概述》筆記中最後的建議那樣,這樣的題目也能是「電影美學」這樣的課上的一次討論主題;但這裡會否更多涉及到電影理論的問題呢?或者事實上,更接近「視聽語言」的東西?或許之後可以再多思考一下。

這裡一併思考阿里斯泰戈在《電影理論史》中引用愛森斯坦的話(“…單一平面上繪畫結構上的各個細部的分佈,都是預想到它的動態而進行的。也就是說,它的動勢是人的眼睛從這一細部朝下一個細部的活動,而這是由構圖本身決定的。因此,這種動勢當然不像電影那樣,而是間接的指示。在電影上,人的眼睛除了按運用蒙太奇的人規定的方法之外,是‘不能’跟隨無數的細部看下去的。”取自《電影的技巧》,其中“規定”一詞的加黑是我自己加的。另外,愛森斯坦的這段話無疑跟奧蒙後來那篇反對將透視與意識型態畫在一起的文章中論述到的東西頗為相近:“面對一個現實場景就像面對一張畫面,基本上相當近似,因為它們的視訊都來自三個主要根源:首先是靜態的單眼透視及其相關現象〔如外表梯度、肌理梯度等〕;其次是動態的透視:它是靜態透視的轉變,或更正確的說,是一個由我們移位所引發的新型透視;最後則是在雙眼上的差異。我並不打算去計較感知學論點中的種種細節,因為我以為重要更在於提出一個一般性原則:是這三個來源及其派生組合,決定了在一切情境中〔包括美術館和電影院〕對「景深」的知覺。”,摘自〈影像的觀點:透視和景深〉。事實上,關於影片中的透視問題,之前我除了在論文中稍微提及了之外,也跟恩師討論過,作為攝影機的機械性複製,其景深「只能」是單點透視,因而研究影片影像——單格畫面——的透視分析,似乎有點徒勞;其實更具建設性的,無疑是接合的畫面,也就是組合段,或者像德勒茲建議的某「時間切面」中畫面改變時的取景角度呈現,以及透過結構反覆但卻有著細微差異的同一畫面來進行結構上的分析,亦即高達所強調的「角度」問題,或許比較有意思得多吧。)而我在引言下方寫的筆記(這裡涉及到的問題是影像准許觀看的「時間」〔長度是否足夠〕與空間〔是否畫面被填滿?與是否由於動作牽制了觀看的焦點?〕決定的。)

簡述一下愛森斯坦所認定的蒙太奇之所以有力道,甚至唯有蒙太奇才是有效的,主要還在於他自己習慣透過短鏡頭來製造韻律與節奏的同時,單一畫面所能背負的意義功能逃遁(或被了犧牲)了。因而這篇文章便可從筆記中提到的兩個方向來探討:一是畫面空間的問題,涉及到景深與取景問題;同時也得結合敘事功能,將德勒茲的「稀釋」與「飽和」影像作一參考。當然愛森斯坦在有聲片時代亦已開始在作品中展現了單一畫面的意義貼合(即內部蒙太奇,事實上,在他早期的論文中早就有提到這種問題,尤其在《十月》中多有實踐,不過系統性似乎沒有後來的《伊凡》系列來得明顯)來承載意義,因而他作品的“步調”也跟著放慢了,這便涉及到第二個方向,時間問題,即畫面給予觀眾凝視甚至反思的時間。不過,我們還需另外從有無運動,以及怎樣運動來看。靜態畫面有其引導方式,再加上靜態畫面中若還有“動作”,則又是另一種狀況;至於攝影機運動如歐弗斯的處理,亦能起到“提醒觀眾思考”,甚至取代,這也就是愛森斯坦強調蒙太奇時狠注重的一點;雖則他認為蒙太奇其實可以提示觀眾並使其“自主”思考,然實則他的接合影像已然限定了(他自己說了的:規定)思維方向,除非觀眾又從全然不同的角度來發想(就像巴特要從他的「刺點」論轉而發展成「第三涵義」,在我看來,那已經是他的「第三符號學」嘗試。這麼看來,王志敏欲發展的「意境」該算「第四符號學」?)。

並且,這兩類手法基本上經常帶出新的空間:1.運動透過「流過」空間而拉攏新的空間,同時取消甚至遺棄開始的空間;2.靜態鏡頭仍會像小津(《麥秋》)或雷諾瓦(《遊戲規則》)那樣,從深處引進新空間,甚至如“路子之膝”那樣取消鏡頭這邊的第六空間,進而引動了複數的「觀眾」;3.不管運動與否,人物調度亦會因為重新改變的構圖(再框化不必然都得透過攝影機運動來完成;這裡便涉及到表演與攝影機之間的關係,如《葛楚》,同時還可以參考《電影的詩學》中的一些篇章)而使空間重整,這甚至只是從「表現」的空間意義而言,更不用說從抽象的、帶有精神意義上來說的空間能有什麼改變與創新,這就有更多可能性了(如《處女之泉》);4.進而還有像高達(韋內舉出的那部我沒聽過的作品)或小津(《東京之女》)那樣,將焦距的不同當作空間的層次(最近有看到的一次,是在《白色榮光》中,但在其中並不是一次太精彩的處理,只能說是一次非常「原始」且「直觀」的「省事」手法),不過這屬於本來就會討論的靜態畫面的視覺動力,現學現賣一下,這裡完全可以拿阿里斯泰戈所整理德呂克之“上鏡頭”理論來用(尤其是裝置問題)。(2010.08.24?08.31增修)




留言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

掘火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