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火档案

A Selection of Critical Mass in Music, Films, Literature and Beyond






信息

肥内 发表于12/29/2016, 归类于影评.

肥內的2016電影大盤點(各種合併版)

2016123050

最近習慣性在微信公共號發東西,算是順應一下潮流。

既然只是短暫的潮流,估計很快就會棄守了。

陸續因應各種不同需求(多數是來自……自己的),列了幾款不同的單。

想一想,朋友有時候會問我要「你那個盤點呢?」

我經常會搞混到底是哪一個盤點……

心想,索性把這幾個盤點都合併起來好了……

 


 

 

最初的盤點,當然是發佈於12/12的「秋刀魚賞」,由於這個盤點主要是盤我這一個「觀影年度」(從前一年11/16到這一年11/15所有不分國別、年份的觀影)的片,這個太私人。後又有深焦邀寫的、以2016年出品為範圍的盤點,但結束得稍早些,但起碼讓我有機會把12/22才看到的《保持站立》列上。然後又有我自己在個人的微信公共號寫回顧時,列的一張全年「最有感」的片24部(已經在這次合併時新增一部為25部)。以下就是所有盤點的合併了。

 


 

快速瀏覽版:

秋刀魚賞完整名單:

大賞:Happy Hour(2015)

秋刀魚賞

1.比海更深(2016)

2.你自己與你所有(2016)

3.故事的結局(2013)

4.永遠的託詞(2016)

5.日曜日式散步者(2015)

6.瑪姬的計畫(2015)

7.親密(2012)

8.歡迎光臨國家畫廊(2014)

9.錫爾斯瑪麗亞(2014)

10.幽靈男孩(2015)

特別提及:裝扮遊戲(2011)

 

深焦版十佳盤點

1.比海更深

2.畢業會考

3.保持站立

4.送奶路上

5.永遠的託詞

6.你自己與你所有

7.奧利最開心的一天

8.當我們17歲

9.凱薩萬歲

10.只要我長大

 

回顧2016版的24+1部有感影片

這時對那時錯,2015
錫爾斯瑪利亞,2014
故事的結局,2013
好萊塢的黑名單,2015
怪物的孩子,2015
凱撒萬歲,2016
Happy Hour,2015
NY單身日記,2015
親密,2012
B拷發燒友,2014
希區考克與楚浮,2015
家族之苦,2016
正宗哥吉拉,2016
比海還深,2016
戀妳非妳,2016
只要我長大,2016
漫長的藉口,2016
比利林恩的半場戰事,2016
本,2016
我生命中最美好的一天,2016
畢業會考,2016
白鼬,2015
呼吸正常,2016
保持站立,2016
海邊的曼徹斯特,2016

 

最終調整之後的2016年出品片十佳(確定版;至少……是2016年結束前都不會變的版本):

1.比海更深

2.保持站立

3.畢業會考

4.送奶路上

5.你自己和你所有

6.海邊的曼徹斯特

7.凱薩萬歲

8.奧利最開心的一天

9.永遠的託詞

10.當我們17歲

 


 

2016肥內盃秋刀魚賞完整名單(原址:http://mp.weixin.qq.com/s/w1i6iS4Hhj_JBG7Oapeq-g)(暨2016年出品影片之評語合併版)

 

 

秋刀魚大賞

Happy Hour(2015,濱口竜介)

對於因為長期睡眠不足幾乎看片(且主要是午後那場)必睡的我來說,觀看這部片之前是充滿猶豫與掙扎的;但全程沒有睡著則是對我充滿衝擊與震撼的。這部片因為敘述了四個女人的故事(咦?片名其實也可以仿自希維特的《四人幫》哈!)所以為了要分述這幾個女性(都是主角)而拉長了篇幅;但主要也是因為導演美學使然,否則在看到第三次的時候深感有些戲真的不需要那麼長也足以傳達導演要的訊息了。總之,這部片看起來是用非常低的成本拍成,並不繁複,可是總體的組織卻有一個強大的能量累積出來。非常厲害,非常令人嫉妒。不知道哪一天華語片可以搞一部這個出來(覺得再等50年吧?)……[觀影次數:4]

摘一段我在〈敘事的制域(下)〉(載《看電影》)中的一段:

敘事終究還是以第一性的方式主宰了影片的構成,就像工作坊也成為發散到影片其他組成部分的重要中心,或許這也是最初緣起誤傳的開端。然而,在這個工作坊裡頭,有一位叫櫻子的人物(四位女主角之一),她始終與其他一起來的女子(另兩位女主角阿純、明里)保持若即若離的關係,在兩兩搭檔的活動中,通常都是後兩者形成小組。但觀眾隨後會驚訝,其實櫻子和阿純居然是長達25年的好友,但是櫻子作為全片中“純在感”最弱——不論在朋友之間還是在家庭中——的人物,最終卻是以最強烈的方式表達自己需要被重視的訴求。當影片演到近末,再回想工作坊的場面調度,便會發現導演在一種看似悠哉甚至可說散漫的節奏中,暗藏了許多細膩的玄機。這大概也是為何如此長的影片卻不讓覺枯燥;更重要的是,細節總是因為有敘事作為核心主宰,規範了靈感的發散。

【回顧2016】評語:看這部真的是相當觸動人的,一眼看就是成本很低的片,甚至看來,可能也花了不少時間拍攝(斷斷續續的那種),原本會被篇幅嚇到,但真正在看的時候,又覺得算是必要之長(雖說三刷的時候,已經覺得有些戲還可以稍短一點;但我考量的僅是「劇作」功能的層面而已,無關美學問題)。更重要的是,覺得這樣的片,應該是自己也能操作出來的東西,可是不但別人拍了,且執行得極好!在虛構與記實之間也完美無暇地接合了。所以看得是教人羨慕嫉妒恨啊!

 

 

秋刀魚賞

  1. 比海還深海よりもまだ深く,2016,是枝裕和)

似乎是毫無懸念,但其實懸念很大,因為我對是枝本來就不是無條件接受,上一部《海街日記》還被我批評了好久,事實上,10月份跟朋友搞了一個「是枝裕和的家庭劇美學」的討論會,行前準備時,反覆看了一些片段,發現其實他真的還很欠臨門一腳。可是《比海還深》基本上已經接近大師的門檻了,一切元素並非我們以為的「重複」,而是看得出一個藝術家的沉澱,如何在他所真正關切的議題下反覆下功夫的情況,進而從中粹煉出最為精華的部分。但這部在電影院看到第三次就略顯疲態的作品(當然,可以說是我這兩年來在觀影的審美標準上又更嚴格了一些)在我看來,是覺得是枝還有空間,希望他不會就停在這裡。影展與評價對這部片的反應,應該有助於他再更精進;但誰知道呢?他畢竟受訪時抱怨過在日本拍片導演賺不到錢的事情,也許他會減產?也許……[觀影次數:4]

摘一段我在〈像讀詩般看片〉(載《看電影》)中關於這部片的一段:

《比海更深》能看到一种更深沉的诗意手笔。那是在台风夜里,良多与母亲同时在深夜醒着,良多因为避免尴尬,没有到房里与前妻、儿子同房,母亲则是因为年迈而睡眠需求小,这对母子在这样的魔幻时刻里,聚在一起,深情自白。良多才刚因无法趁着夜深人静从家里再搜出什么值钱的东西,而总算想到给刚死去不久的父亲上柱香,香却插不入那小小的香盆,于是他顺势清理了一下香盆,动机估计还是在猜测是否香灰底下埋着什么秘密。无奈的是,香盆底就是什么都没有,在这种万念俱灰下,他耐心地挑着烧剩的香梗,镜头对准着这些香梗,努力将一种日常性聚积在这镜头视野的尖端。那头,母亲醒来后,播放着广播,正好传来主持人点播邓丽君的日文歌,歌词正好唱到“这是比海还深、比天还蓝,竟要超过如此般地爱你,我再也做不到了”,母亲有感而发说自己从未爱过谁比海更深的,良多则是坦承自己这辈子算是彻底失败,从人父、人夫到人子的角色都没有演好。从物(香灰)到人的抽象性心理,再重新来到物(歌曲)并启动另一次的双重抽象性,母亲在意识中的爱无法深,那是因为深沉存在潜意识中,因此才有弗洛伊德的冰山理论,在这些既浅白又深邃的意象中,全靠这间小小的国宅屹立于强台的侵袭而不倒,终于这小小的个人自白。没搞错的话,这才是诗意。

【深焦版十佳】評語:对我来说,毫无悬念是这部,因为它也是我心中是枝最高杰作。尽管我听到很多关于“重复”、“《步履不停》再拍一遍”的言论,不过,首先我感觉它与《步履不停》的相似度也就那么一丁点,两部片讲的内容完全不同,且归家的理由也不同,甚至形式更是相差甚远,其次,如果要以“作者论”的角度来看(你们不也是因为“是枝裕和”这块招牌才看这部片的?)“重复”不是一个基本要求吗?雷诺阿那句“每个人一辈子只拍一部片”的荒谬论调不是经常被拿出来说嘴?怎么是枝重复一下就被骂成猪头?事实上,这部片确实集合了他过去种种优点,或者,应该说是近期(大概可以追溯自《无人知晓》)形式的大成,并且进而用更加婉约的方式,融他自己的生活经验至一个全然虚构的世界而毫不抵触。这种形式有助于不过份地推销片中的主要论述,比如从一而终的死亡阴影,这个含混的印象笼罩在老国宅,以及老母亲身上。贴近又保持距离,提醒又不打扰观众,所以观众注意到可尔必思、存折簿、磨墨与典当砚台,但可能没注意到从外部、远景拍摄良多老家时,怎么凸显出家境差异(只有他们家没安装冷气)和老母孤寂的意象。是枝在这回是将“诗意”与生活片段做了更强大的结合,而他更试图透过构图来讲这件事。第一次看完这部片的时候,我还在想剧作与场面调度之间的关系,尤其在这种“编-导”导演来说,两者本来就无法区辨;第二次到第四次观看的时候都只一再确认了是枝是如何在驾轻就熟的前提下,将心思聚焦在画面上的努力。第一次,是枝让我感觉接近小津晚期的境界了。

【回顧2016】評語:這部片的衝擊很大,且首先是在情感面上的:從人父、人夫和人子三個角度來看,有些是現在式,有些可能是潛在式,都是相當恐怖的投射;且不論是歷經著或想像著,都讓人覺得寫實異常。其實,在我看來,是恐怖片來著,無怪乎全片充滿了那麼多跟死亡有關的話題和意象。

 

 

 

  1. 你自己与你所有당신 자신과 당신의 ,2016,洪常秀)

挺喜歡金馬影展上映時取的台灣譯名「戀妳非妳」。這部片可以說是我真正喜歡的洪常秀作品,當然我不敢說會不會想著去補他過去的作品,甚至將來是否繼續追蹤他的作品,都是問題。但總之,在這部小品中他仍在處理很本質的問題,就像在《那時對這時錯》一樣,但可以說,主題相近但這回更加聚焦,可以說是總算找對了形式吧!這部片是在給金馬影展寫手冊的時候看內嵌英字的試看片,但全程真是越看越興奮,在一種極簡中,讓我更專注在各種小幽默,當然,還有人物的情感狀態上,即便這個東西是用非常迂迴的方式呈現出來的。[觀影次數:2]

摘一段我在〈何謂“藝術片”〉(載《看電影》)中關於這部片的一段:

到底是珉贞撒谎?还是她根本多重人格?在这点上,珉贞向第一个搭讪的男人声称自己是珉贞的孪生姊妹;但是她与珉贞的打扮一模一样,还不说左小腿上有一个一模一样的伤疤(或是胎记),证实这个孪生姊妹就是珉贞无误;那么,就比较是倾向往多重人格的方向去思考,但是永洙跟她的交往肯定不是一两天,却从未察觉她的多重人格?这也是说不过去的。然而,影片就是在跟观众玩这种游戏。特别是,还设计了永洙脚受伤裹了石膏,生理上的阻碍,外化了内心的空缺,就像希区柯克在《后窗》里头安排男主角的境况一样,永洙的瘸腿使得他在展开“调查”时的力不从心;事实上,他基于深爱珉贞的情感,对于是否去查探个究竟,一直是纠结的,所以不良于行也成为了他纠结的具体表现。[……]而这些问题无疑是导演有意透过剧作、序列关系来引导观众思考的部分。虽说也有很多影片必不鼓励观众去猜想剧情,但是在观影过程中自然地反刍与联想机制又是不可遏止的。事实上,正是利用了这种猜想,洪常秀一步步诱引观众去思考最核心的问题:也就是永洙为了一个谣传而怀疑自己最心爱的人,甚至在情感上产生了怀疑,随后他决定不论珉贞是否酗酒或与别人单喝,他都还是决定要爱她。片末那场真情流露也就显得非常动人:不管是珉贞、不是珉贞、说谎的珉贞还是分裂的珉贞,只要爱了,就爱了那个本质,因此原片名才会叫“你的意志与你的一切”。

【深焦版十佳】評語:洪尚秀的片大多我是看不下的,不过年初才看了《这时对那时错》算是找到了一点观看他的乐趣,岂料规格看起来还要再小一点的《你自己与你所有》才让我看到更纯粹且更精巧的东西,我想他应该就属于这种适合极微条件的作者,不是每个人都能这么干的,那些打着凝视镜头美学的极微影片多数都没法在形式监禁中找到与观众共鸣的趣味性——而这点其实是相当中要的:要长得让观众认同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然而,更让人惊讶的是,这得规模的作品,居然因为基本设定的超现实感,引向了一些非常本质面向的思考;当然,这也正是各种超现实电影试图与观众沟通的部分。如果说去年滨口竜介拍的《Happy Hour》让我嫉妒,那么今年就是洪尚秀这部片让我羡慕,不已。

【回顧2016】評語:這部也是讓人嫉妒的片,是我自己非常想拍,卻沒有能力,更沒有膽量去做的片。而洪常秀看起來顯然是,幾乎是,不費吹灰之力做到了。一點勉強都沒有。也許他過去的作品,都是為了這部做準備的?看這種片會讓人覺得「愛電影真是幸運的事」。

 

 

  1. 故事的结局Au bout du conte,2013,Agnès Jaoui)

夏薇伊目前執導過的四部片,全數都完美地擄獲我的心。早前就知道這部片曾「悄悄地」被桃園電影節邀過,但它並沒有作院線或影碟的引進。估計這類法式小品已經不被市場接受了?總之,年初或可能是去年還什麼時候無意間找到了它的資源,粗略看了一下開場,貌似也不是自己的菜,然後押了一陣子,直到年初有學生說他想趁寒假翻譯個什麼片,問我有沒有推薦的,這位學生正好一年前差不多時間翻了維揚德雷克的《柔浪》,所以索性就把夏薇伊的這部片交給了他,他也很有效率在一週內翻了出來,我才會趁著校對字幕的時候,順便看了這部,然後,差點感動得痛哭流涕。夏薇伊依舊在迴避某種「導演」的風采下,讓劇作本身生成強大的氣場。包括她,以及是枝的《比海還深》都讓我認真思考「編劇-導演」之間的關係,就像流行音樂有所謂「singer-songwriter」這樣的歌手,往往有不同的標籤;可是又想到有些「造像術」高超的導演,同時也是編劇,這要怎麼說呢?不過這兩種類型的導演,還是會在作品中,或者說小一點,在敘事上想要傳達的東西就真的完全不同了。關於這點還是可以好好想一想的。無論如何,夏薇伊還是那麼溫柔的,像是隨側在觀眾旁邊,輕柔地講述一個美好的,但卻發人省思的故事。現在當然已經想不起影片的具體內容了,不過在日記裡頭有提到一點:「錯綜複雜的人物關係、旁枝式去中心的敘事,仍在品味,或說,審美的界線裡頭,回應了某種唯心的神秘感應。」[觀影次數:1]

【回顧2016】評語:看到期待中又超越期待的影人作品,真的是很舒服、暢快的事情!

 

 

  1. 漫長的藉口永い言い訳,2016,西川美和)

對於這部片,在觀影過程中可說是相當糾結的。從「內容」來說,感覺它要講的東西跟是枝真的很接近,但這點從來不是問題,畢竟他們本來就是探討比較普遍的議題,所以相近沒問題,不過西川美和在這部片似乎確實講得比是枝還深,但是這個深,應該是得利於情節本身的極端性;這點以前的是枝也幹過,現在倒是淡化多了。所以西川講的東西到底有沒有超過是枝,這點是在看片過程中有點讓我分心的部分。但是更分心的無疑是「形式」面,因為這部片要是匿了名,我沒準會猜是是枝的作品。於是要是就「臨摹」的角度來看,西川可以說已經畫到滿分了,但是我們真的還想看到一個女版是枝裕和嗎?不過,如果不認同這一點的人或許會覺得我說得不公平——但,又有什麼公平需要去維護的?總之,如果很像是枝又如何,就當作一年出了兩部是枝片,應該要覺得賺到,再說,這部片的故事如此有趣(儘管帶有深沉的悲傷),表演又十足生動,看完後也給我許多啟發,到底還有什麼好嫌棄的?(話說,看這部片之前才看了《奇異博士》,我不太確定有沒有可能因為「比較」的關係,使得我對這部片的好感無限倍增……)[觀影次數:1]

(後來才知道,原來這部片的攝影師是是枝長期合作的攝影師,難怪了……)

【深焦版十佳】評語:对于西川美和的印象一直很纠结,最初接触她的两次经验其实都没有真的让我联想起是枝裕和,倒是每每提到她,总有朋友要再次提醒我她与是枝之间存在的师徒关系。到底是为了她自己还是“是枝之徒”之名去看她的片,实在很难说清楚。而在这部新作中,还真的有一种浓郁得化不开的“是枝味”在里头,甚至让人怀疑她该不会每一场戏都抱着“师父会怎么拍”的心态在创作吧?(连海报都惊人地相似!)然而,另一种纠结在于:假如她能完美复制是枝的风格,那么是枝是否值得被推崇?甚至也有可能给人一种错觉:也许是枝根本没有风格,而是日式家庭剧天生就有这种风格的倾向?尤其是家庭剧一旦需要大量的居家内景,在影调诉求的相近之下,看起来真的会差不多,尤其在狭小空间中,取景的选项也不可能到随心所欲的情况。但是这部片无论如何,在情感上,以及被辩证出来的亲情,确实是深厚的,凌驾是枝《比海更深》,这是无庸置疑的;然而,西川这部题材本身就相对极端,人物处境也都不甚寻常,互动上自然更见奇巧。应该这么说吧,《比海更深》和《永远的托词》应该一起观赏,两者互为表里。但真正惊人的是:是枝仍将自己寓于良多身上,但西川在处理男主角津村时,却宣示了一种“津村就是我”的强大自信,光就这点来说,西川无疑是更叫人赞赏的。

【回顧2016】評語:在尋找進入男主角情感意識的過程中,卻不斷被導演推出來打兩巴掌再讓你靠近一點,然後再推你出來,反覆。幾次之後,你就開始反省自己了。

 

 

  1. 日曜日式散步者Le moulin,2015,黃亞歷)

現在再來講這部片已經很「不純」了,在一年間,除了中間幾次的重看之外,主要是與導演黃亞歷有過一些接觸(儘管甚少對於這部片最直接且深刻的對話;但這件事遲早會發生的),包括一起去高中上課,我對他作品中的一些處理的分析,或者一起上廣播,我充當搭話的伙伴,又或者幾場映後的主持等等。陸續也寫過幾篇文章都多少談及了這部片;卻又不曾專文分析過它。總之,與這部片一直保持若即若離的感覺,就像我當初看完的震撼,也摻雜了很多由於自己很熟悉影片中處理的那個年代的文藝發展,那些被引用的畫、影片、音樂,很像是為我再重新梳理了一段歷史,當然,用的是相當繁複的方式。也就是說,比如像我特別鍾情在1950~1960年代的法國文藝作品,文學的、電影的,要是有一部拍得很好的紀錄片處理這段歷史,或許在情感上我也很難客觀吧。不過,我感覺與這部片的緣未了,也許,慢慢能有更具體的什麼跑出來。[觀影次數:4]

轉引年初在回顧2015年時選出的「all-time-top-10華語片」(刊「掘火檔案」)時對這部片的評語:

這部大抵可以「算是」紀錄片的鉅作,基本上可以說在前三分之二為觀眾圖解了整個西方在20世紀前1/4世紀的藝術發展史,七大藝術完美融合在一起(好吧,我承認主要集中在文學、繪畫、音樂與電影四項),最後三分之一又透過人物的移動與境況來交代台灣在政治局勢上的驟變對人們來說造成怎麼樣的影響,走情感的深掘。對我來說,簡直大開眼界,腦洞大開,看完久久不能自己。我相信這部片要想公映幾乎不可能,從內容到形式對觀眾都有極高的要求。我並不樂觀覺得整個大華語電影觀眾能有多少吃得消的。如果它注定成為我這一輩子只能看一次的影片,我也滿足了。

另摘一段我在〈在詩的這一端〉(刊「迷影網微信號」)的一段:

影片才一开始,我们先看到一个被局限(局部切割,或,因为采局部取景而呈现出任意空间)的画面中看到一只手掷出了骰子,接着是一个照相馆的摄影棚,几位头部被切在画面外的人在介绍彼此之后,相互作揖礼让,操着日文,然后当他们即将坐定时,接了一幅似画又似照片的图像,与此同时,音轨传来的是尖锐且几乎无调性的四重奏(小提琴、笛子、铜管与钢琴,尖锐声响来自提琴,其余笛声与铜管声我无法清楚说出是什么乐器)很剧烈地响起,然后再接照相师,照相机一开、闪光灯一闪,强光中溶接了当年风车诗社诗人们的合照。片名随后奉上。如此我们大概综合一下这些材料,无疑可以看到尽管电影不像诗可以倒退,但这些素材之间形成了一种前进的步调:风车诗社首先是刺耳的(因为音乐并不平顺),其次是恼人的(因为你分不清那张画到底是什么);二方面重现的动态人物(由演员演出的)与静态人像(那张合照数据照片)之间的差异性被消除了,这也是为何动态人不需要被完整摄入,而静态人也因而仍保持了一定程度上的生命力。

 

 

  1. 瑪姬的計畫Maggie’s Plan,Rebecca Miller,2015)

實在太不愛台灣譯名「NY單身日記」,還是改回原名直譯吧。這部片大概是今年度最喜歡的純喜劇片吧!雖說之前就有在(表哥的推薦下)關注導演米勒,且也相當喜歡之前看過的幾部作品(貌似除了一部《個人速度》還沒找到之外,其他幾部都看過了),但要說起來,也確實還沒看到一部真正讓我全身心都喜歡的,直到這部《瑪姬的計畫》,事實上,要不是一個學生提醒,我還真的差點錯過了在台北電影節放映的這部片(因為「NY單身日記」這個片名實在蠢到我一點都不會注意到它)!聰明的劇作、對白,甚至是人物,一切,想一想,似乎都沒有任何可挑剔的地方。要把它選為我的「all-time-top-10-喜劇」應該也是沒問題的吧。[觀影次數:2]

摘一段我在〈生活算不算〉(刊「放映週報」)中的一段:

不過儘管工整但不乏幽默感的劇作確實為這部片帶來相當活潑的節奏,潔薇也從沒像這部片般令人又愛又憐,但是我們始終很難說清楚究竟這部片的全部優點該歸功給劇作還是場面調度;即使影片中有許多間歇的片刻,這些片刻既不是沒有主角出現的空景,但也沒有為了推進劇情功能而存在,這類可稱為「空場」的段落往往正是以細膩的影像堆疊,體現人物的性格,以及他們在無所為之時反映出來的生命力,而這種空場手法也一直是米勒的拿手好戲。然而可以肯定的是,表演極精采,而劇本也是導演自己寫的,所以再次向讀者提醒這個值得被記住的名字,蕾貝卡‧米勒,可說是非常必要的。

【回顧2016】評語:這部大概是今年看到最好笑的喜劇片,沒想過米勒可以這麼有趣!過去幾部的印象,都覺得在劇作上比較鬆散(當然,那時候看她影片時,對於劇作的部分知覺比較弱),這回倒是寫了一齣紮實的作品出來。也讓片中每一個角色都顯得相當討喜,我覺得這點已經很難得了。主要是,第一次覺得推薦這個導演是「理直氣壯」的,儘管,直到年底了,這部片還是沒有得到它應有的認可。

 

 

  1. 親密親密さ,濱口竜介,2012)

這部片其實在看的當下,在情感上沒那麼愛,畢竟後半段超過2小時的小劇場完整記錄畢竟不算是我的菜,可是卻也是一部讓我越想越有味道的片。且同樣讓我震驚的是,這部超過四個小時的片,我也是全程專注看完!很可能是因為對濱口當時還懷抱強烈的熱情與興趣使然。好像這部片的成本要比《Happy Hour》更低,不過質感並不差,這是因為舞台劇本身本來就是隨著影片劇本發展過程中慢慢生成的,所以濱口在拍攝舞台劇的時候,可以從容地透過數台(如果映後QA沒聽錯的話,是8台)攝影機拍下的戲劇本身就有相當有意思的互文處理了。更不用說,他是怎麼利用簡單的方式達到非常強烈的效果,比如在第一大段結束前有一個長達18分鐘的長鏡頭跟拍男女主角走在橋上,背景慢慢看到天明的過程,以此來表達兩人關係慢慢明朗化的過程,非常驚人!不過,按濱口過去作品的發行情況來說(據說這部片在海外的放映僅在德國與台灣),估計沒什麼機會能再看它一遍,所以要當作珍貴的回憶收藏起來……[觀影次數:1]

【回顧2016】評語:很顯然,這部在一定程度上「衝擊」弱了些,但和《Happy Hour》有著不同令人著迷的面向。那一個18分鐘的長鏡頭很驚人,不是在技巧,而是在時機。完整拍下的舞台劇也很厲害,這部分也給我啟發不少(但還是少於《HH》作品朗讀那場)。互文關係更強,這個設計也相當好。

 

 

  1. 歡迎光臨國家畫廊National Gallery,Frederic Wiseman,2014)

去年底看到這部片時非常興奮,當時甚至覺得搞不好輕易空降「秋刀魚大賞」,豈料這一年來居然殺出這麼多個程咬金……當時感覺這部片居然可以在非常「隨興」的感覺中,呈現出如此嚴密的結構與意圖,可以說是始料未及的。轉述一下自己日記中對這部片的描述:

這部片形式埋得很深,點出了很多議題。其中有一段在討論是否與一個路跑活動作結合,儘管民眾並不會因為國家畫廊成為終點而湧入,更多是把它當作休息站,但還是花了很多時間考慮如何面對這個已經既成事實要舉辦的活動。一些持反對的人覺得並不想用這麼low的方式接觸民眾,或者說,覺得這類宣傳一點用處都沒有。恰恰在上課的路上看到微信朋友圈的一則動態,是友鄰轉發了法國奧塞美術館的燈箱廣告,上頭是一個裸女畫,頭被標語框給遮個正著,標語寫著:「讓你們的孩子都來美術館看裸女吧!」

我甚至感覺,不管什麼類的藝術課程,第一堂應該都要放這部片當作引言。[觀影次數:1]

 

 

  1. 锡尔斯玛利亚Clouds of Sils Maria,Olivier Assayas,2014)

要是我說,對這部片僅存的印象只剩下「第一次覺得阿薩亞斯是個角色」,會不會對於選它入十佳太不負責任?會!但實情也真的是這樣。我對它什麼都不記得了,只有隱約一個強烈的念頭就是「要把它選為十佳」,就這樣。我覺得在看電影這件事來說,倒是非常像《記憶拼圖》的情況……[觀影次數:1]

【回顧2016】評語:在對德普勒相逐漸失去興趣之後,搞不好不能說「逐漸」,大概兩三部就差不多了,《國王與王后》確實有驚豔到(雖說現在完全不想重看),《我如何捲入糾紛》雖長好像也不算悶,《一個聖誕故事》已經有點疲軟了,《伊斯特康》和《青春的三段回憶》都是直接看不下去了。於是就很期待這「類」導演或作品能趕緊再出現。阿薩亞斯的這部出現時,或許在某種程度上有點滿足「這類」期待。雖說我現在一點都想不起來這部片都幹了些什麼,但記得當時有想到羅塞里尼、雷奈,山谷的雲蛇、片末的舞台劇,似乎都非常美好。這部真的會找時間重看一遍,都不會比看《私人採購》這類片還浪費時間。

 

 

  1. 幽靈男孩Phantom Boy,Jean-Loup Felicioli / Alain Gagnol,2015)

基於對他們的前作《貓的一命》印象非常非常好,一看到這部片的海報,馬上想起他們。這部片我匆促地寫過一篇很童貞的短評〈假期结束前的收心合家片:幽靈男孩〉(刊「迷影網微信號」),現在再寫不如直接摘引:

“说”成了这部片很重要的系统。因而编导才刻意将几种感官给分开,并以这些人物的基本设定来以具体化的方式分配这些感官。里欧能看、能说,却不能出力;亚历克斯能思考、能下判断,却到不了现场,他只能透过里欧的转述;假如里欧没有一开始给妹妹讲故事的这些累积的话,是无法精准传递现场实况的;至于记者玛丽,她能写、能思考,并且可以到达现场,但她基于女性的生理,无法直接对敌,并且,也基于职业需求,她的着眼点也与亚历克斯不尽相同,这才制造了某种分隔两地的欢喜冤家这种性质得以呈现,里欧则因此既是自己又经常含混着亚历克斯。三种声音,在他们成为一个小队之后,便不断交织在一起,形成了超越观众当就眼前画面所得的影像信息。

[觀影次數:1]

 

 

 

特別提及

裝扮遊戲Tomboy,Céline Sciamma,2011)

老實說這部片壓在電腦裡也有一段時日,它主要是作為教材存在,不過看了一下DVD封面,加上片名與題材,老實說,根本提不起勁看它。上個學期的課也刻意不排這部片,就可以有效將觀賞它的日子往後延。豈料這學期逃不掉了,且,還要將它講解給老師聽而不是學生,這下可麻煩了,非看不可了……然後,我就震驚了。倒不是說影片本身有多難(雖說後續為了講解所以對其中細節細讀之後,發現確實有後勁),而是說在這麼簡約的資源中,導演還是做出了很好的品質,且基本上從各個層面來說都沒有什麼好挑剔的。(想一想,當初把這些片列入教材的朋友還是相當有眼光的。)但這時候的自己倒還沒到完全被導演給擄獲,但不消說,有意識地關注起她來了。直到先後看了兩部她編劇的作品之後,已經路轉粉了。備看的《女孩幫》沒準會是明年「秋刀魚賞」的大熱門作?[觀影次數:2]

 


 

深焦版十佳盤點(原址:http://mp.weixin.qq.com/s/1p5dTp0cRMwKe4WXZEPOFQ)

 

  1. 比海更深海よりもまだ深く,是枝裕和)

[略]

 

2016123060

  1. 毕业会考Bacalaureat,Cristian Mungiu)

几乎是出乎意料的,五月戞纳的时候,看几个在前线的网友的短评或报导,直觉这部应该是今年戞纳中原本没有预料到但却让我期待的作品。但我没想到的是,进戏院之后,才两个镜头,仅仅两个镜头就掳获我了。要不说对故事的预测(基本上我已经多年不干这种事了),而是每一场戏推敲起来,都像是自己会拍的那样,不只于此,有些戏甚至超出了我的想象,比如那个可能没什么留意的摄像头;还有做为象征存在的后照镜怎么样转移到女儿男友的摩托车(事实上,这位既在场又缺席的男友也从剧作到形象都有一个统一且完整的处理)。所有的一切都汇聚在这短短几天之内,形成可以说是密不通风的剧作;并且就在这短短的数日,以及围绕在男主一家的大小事,从容点出当下人民所遭遇的各种困境与腐败,也唯有把“糟糕”表现得淋漓尽致才有充分的理由去重视这场会考。非常微妙、非常细心,才发现,导演原来也是金牛座。

【回顧2016】評語:已經說過很多次了,看這部片彷彿在看自己執導的片,差異是,我一來不會想選這個題材,然後是……我寫不出這麼嚴密的劇本。但導演對每一場戲的理解,真的跟我一模一樣。

 

2016123059

  1. 保持站立Rester vertical,Alain Guiraudie)

这部片大概演到第二场戏,我就有预感绝对不能轻忽大意,跟《毕业会考》一样,所以立即掏出笔记本,在幽暗的电影院中,借银幕的光来写笔记;但和《毕业会考》不一样的地方在于,《保持站立》几乎没有一刻是我能料想到的,不管是从情节的发展、拍摄方式、构图、表演,甚至说,我试图抓取的普遍性情感,基本都欠奉,或者,不该说欠奉,而是以一种很不可思的方式进行着。但是离开电影院后细想,在很多层面上,对这部片的理解,或许真要把导演的创作轨迹中的共同点考虑进来,这样比较能理解,即使空间不断在变化,且距离很远,但是其实整个影片世界又有其封闭性,不断被拉回重复的场景:迷幻摇滚之家、牧场、港边的家、桥下的游民聚集地、米宏达医生的小屋、玛西的住处……继而会在这几个舞台出现的人,也将反复出场,但身分将不断地转变,端看人物之间的互动关系是怎么搭配的,而这些搭配于是打破了所有常规情感的组合:没有男女老少之分——唯一的差异,大概是这些人里头都没有严格意义上的胖子!看剧情简介上说明男主角里欧似乎是一位导演,不过片中始终没有揭示他的这项职业,我们充其量看到他有写过剧本的段落;但倘若他是导演,整出戏的诡谲,难道不是他的某种想象之实践吗?有一段他删除的剧本描述,基本跟影片开始无异;甚至在他被软禁时快速撰写出来的剧本断片,也似乎预示了后续的发展。因此,这么疯狂、奇妙的经历,或许搭配着几次在福特车内驾驶座的主观视线,暗示出这部“里欧的梦游仙境”很可能从头到尾都是一个巨大的片中片,亦即,套层结构中的内外两层再也没有任何区别(有点像沙玛兰的《探访惊魂》主概念)。若然,从里欧在片中的那种混乱来看,跳跃的时间轴、出乎意料的事件发展,难道不是因为他始终写不出剧本而产生的各种错乱与妄想吗?有些网友似乎直接就能联想到巴索里尼,这个我只能隐约感受到,但我倒是想起了另一位意大利导演:费里尼。只是说,在吉罗迪的这部片中,看不到费里尼的那种视觉上的追求(其实也没有巴索里尼的讲究),除了自然风景与天候变化之外,这部片从各个方面都不往表层的“美丽”去呈现,甚至有可能给观众一个感觉是“我摄影机随便架应该都可以找到比你更好的构图吧!”但这些原本就不是导演的诉求,一个脑筋混乱的人不可能按世俗逻辑和普遍常规去设想、构想事物。是的,容我再说一遍,全片基本没有一刻是我能料想得到的,因为,我感觉自己正参与了一次创作过程,这也是始料未及的。

【回顧2016】評語:過了16年之後,在面對這部片的時候,竟有當時初見《去年在馬里昂巴》的既視感:感覺整個知識系統不夠用啊!居然!這類影片一年不用多,一兩部就夠,然後會讓人覺得「愛電影真的是非常幸福的事」——這種感嘆往往出現在我重看小津或歐弗斯的時候!

 

2016123058

  1. 送奶路上На млијечном путу,Emir Kusturica)

这部已经放过观众几次鸽子的影片,在真正看到的时候,不免有一种欣慰的感觉:影片中大量与动物之间(鹫、蛇)互动的片段想必花费了不少力气。与最近的两部片一样,库斯图里查不断表明了“love it or leave it”的坦然态度,确实一切元素几乎都可以在他过去的作品中去寻找,不过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木头村的关系,使得他达到更加豁达的状态,战争做为日常的意图也是明确的;但是一种强烈的、对于纯朴性的追求也是坦率的。他总是记得天堂或世外桃源在现世中似是不可能实现的理想,唯有谋求心灵的平静才得以达到那个他方,但修行也成为必然的历练,这也是为何片中那些兽,既要帮忙却也同样对主角们提出考验。所以影片既要结合真实故事(三个),还得融合传说(许多个),才有办法完成这种生命寓言,最终你已经搞不清楚两者之间的界线了。

 

  1. 永远的托词永い言い訳,西川美和)

[略]

 

  1. 你自己与你所有당신 자신과 당신의 ,洪尚秀)

[略]

 

2016123057

  1. 奥利最开心的一天Hymyilevä mies,Juho Kuosmanen)

看这部片几乎是始料未及的,似乎先是陆续从一些朋友那里听到也不算太关键的赞许,于是趁着影展放映抓紧机会看了一下,起初对影片内部经营的节奏,特别是关于动态的捕捉上,相当独特,甚至到了有点不太习惯的地步,但是惯性很快让我忽略了这种不适感,也在这样的状态下,身心已完全被拉入影片的世界中,感受人物的世界观,以及影片带来的形式史观。这样的野心居然被挤在不到90分钟的篇幅中,令人应接不暇,就像奥利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民族使命,以及战事也以相同的迅雷不及掩耳来回敬他一样;尽管如此,幸福来得突然却恒常。片末,虚构的剧中人与真实的主角擦肩而过证实了那个剎那永恒。真是一部越回想越好看的作品,导演到底是何方神圣啊!?

【回顧2016】評語:很少再有這麼奇怪的「節奏」感,迫不及待想重看!

 

2016123056

  1. 当我们17Quand on a 17 ans,André Téchiné)

回想起来,从没善待过这位“影评转”的导演,前几年在朋友力荐下,算是好好把《爱滋味》看了,但再看到这部《当我们17岁》时,仍难辨识出这个导演有什么风格,或许他就是没有;只是巧合的是,我看的这两部片都讲了同志情,可能真的只是巧合……无论如何,这部片是冲着编剧瑟琳·席安玛(Céline Sciamma)来的,且也确实平心而论,这部片在剧作上要比导演上还要抢眼不少,因为关于内心的转折与外在舞台的转移,我相信应该都是在剧本上写定的;当然泰西内也适度地捕捉了这些种种情境与戏剧之间的结合,尤其两位主演的演出,你不会觉得这是女性写的剧本,是的,就是这么精准。她之前都写女生,今年试着写男生、小孩,都没有失准。对于泰西内,我会说“再看看”;对于席安玛,已经路转粉,出自她手笔的动画片《西葫芦的生活》原本应该也在这张十佳清单上,也算是今年度动画片的代表作,要不是在上缴这篇盘点前,我进戏院看了《保持站立》的话……

 

2016123055

  1. 凯萨万岁Hail, Caesar!,Joel and Ethan Coen)

虽说今年看了几部在不同类型上试图做出一些想法的片,像是(差点挤入我十佳的)新版《豪勇七蛟龙》,试图重新定义在这个大理论框架下的西部片本质,或者像《爱乐之城》貌似要向歌舞片致敬(只能是致敬,毕竟它在歌舞场面的缺乏或贫瘠来说,根本不能称上复兴),但也只保守地处理了一下“影坛秘辛”这类可以自然联想的题材,但看来看去,既然似乎都有点不着边,那还不如看科恩兄弟这部更有致敬意味的作品。虽说它是在年初才陆续上映,不过骨子里这部片大概是在纪念电影120岁的生日,透过对好莱坞这个造梦工厂的礼赞来表达的。所以片中试图融入各种好莱坞类型,西部片、歌舞片、惊悚片、史诗片、通俗剧、匪谍片,当然,也是透过“影坛秘辛”的轴心来串连,很明显,这是属于科恩兄弟的“风格练习”。说礼赞,也是非常明显的,透过片中片的互文方式,在四处征战的凯萨向钉在十字架上的耶稣折服的同时,片厂公关大亨艾迪也推掉了(象征远征)军火公司的运营工作,重回片厂这个造梦的机构,并且,透过乔什·布洛林精准的不露声色演出,还是看得出他如何被这个造梦机器给打动。光是看看“出水芙蓉”一段的处理,你就知道科恩骨子里是怎么样奇异诡谲但始终如一的怪杰。

【回顧2016】評論:覺得看科恩的片,就是一種歡樂不會讓你有皺眉的機會。原本到了年末,已經完全沒有這部片的印象了,結果重刷,發現,那個趣味性還在!雖說我對科恩的搞笑片,多數是愛恨交織,且討厭的成分略多些,但是這部不一樣,可能在《閱後即焚》之後,他更懂得掌握喜劇的呈現吧!只是,是否「政治正確」,老實說,就不是我關心的了,畢竟,每個人有他的侷限,科恩要是喜歡這樣也無妨。畢竟,就像歐弗斯,也只想拍八卦啊!

 

2016123054

  1. 只要我长大(陈洁瑶)

原本这部片很可能会跟我擦肩而过。在台北电影节上映时,还一度犹豫是否去看,因为许多朋友都强烈推荐这位导演,包括她之前的《不一样的月光》,甚至很多人说前作要优于新片,于是我先找来了《不一样的月光》,看了一开始就有点把我吓到,形式确实相当强,但又不是那种炫技型的,应该说,恰恰没有什么高规格的东西可以拿出来,于是有一种很强烈的“电影零年(比较没那么刺激版)”的感觉,不过因为高密度的形式,让我有点疲倦,后继无力。所以当《只要我长大》几乎在台北电影节囊括了许多主要大奖,成为最大赢家之后,我还是没有很积极想看这部片。直到入围了金马,在报导的业务需求,还是看了一下。不看还好,一看觉得非常惊人,这回她明显降低了形式感,把那些可能禁锢她的手法主义给削弱了后,发现她的影像似乎更贴近于她的主题,且可能因为她对影片的题材与对象之熟悉,轻易地就能透过几个小男孩和他们各自的处境,把整个关于部落原住民的困境给点了出来,且各自的行动与目标也都与原住民问题有关,却不过于渲染。看似散漫中,其实有非常坚实的核心做为串连,当然这个中心一方面透过具体的人,也就是那位身障的女老师来做为象征,不过二方面主要还是在发展中的行动可见对往外扩散的冲动,是如何受到一个核心的传统思维做为引力的中心,这还是抽象的。这位导演要是持续创作,应该会有更强大的东西跑出来,属于天才型的,指日可待。

【回顧2016】評論:雖說我本來也很擔心陳導演又會陷入手法主義而讓人看了會膩,卻沒想到,她卻在這部片找到了一種自在感,雖還不到完美,可是已經是很重要的「進步」了:因為她找到了強大的自信。這個很符合我對於地域性作品應該開發在地化與文化化的理想很接近的。當然影片不乏比較通俗的一面,但那也只是為了承載其他特殊部分的軌道而已。繼續拍下去,應該會是很嚇人的。

 


 

回顧2016,那些讓我「有感」的影片(原址:http://mp.weixin.qq.com/s/zHmdHtqWOyjn76vMiX4GtA),新增版

 

*格式說明

片名,導演,影片年份|觀看日期,觀看格式

評分標準:滿分四星,帶花則是強烈推薦。爛到不想給星的,就打個●。

 

這時對那時錯,洪常秀,2015|1月4日,mkv

★★

算是第一次「有感」的洪常秀。感覺這種形式真的是可以試試看。對於片中的「兩次」非常認同,覺得如果他真的沒有什麼「理論」作為創作後盾的話,這還真是理論通俗化的絕佳範例。

 

 

錫爾斯瑪利亞,Assayas, Olivier,2014|1月23日,mkv

★★★

[略]

 

 

故事的結局,Jaoui, Agnès,2013|1月30日,mkv

★★★★

[略]

 

 

好萊塢的黑名單,Roach, Jay,2015|2月26日,theatre

★★

看這部片的時候,又難得對人物,或說,影片人物所賴以改編的真實人物有很大的感覺。片中站在編劇的立場講述了一些問題,大概也挺觸動我的。看完電影,立即跑去買了本《強尼上戰場》,且還把DVD找出來準備重看;雖說書才讀了四章就放棄,而影片則還沒重看……又如何?

 

 

怪物的孩子,細田守,2015|2月27日,mkv

★★

可能因為上課講《狼的孩子雨和雪》,我以前是挺不喜歡這部的,此前只覺得《穿越時空的少女》比較有點意思,但對《雨和雪》倒也沒到討厭,只是覺得,細田的電影就像花一樣,皮笑肉不笑的;但當了父親之後,再看這個片,有一定在質的變化。為了上課細看裡頭的一些設定,也比較能抓到他的美學核心。但說「喜歡」倒還是不至於。(不過,無論如何,我都不會對討厭《夏日大作戰》有什麼改觀)這個時間點,遇到《怪物的孩子》應該是頗適時的。其實這點很詭異,在看動畫之前,我是翻過漫畫第一集的,還是相當不愛,第一集最後只有到收徒弟為止,尚且還沒看到後續,也就是比較打動我的部分:父子情誼到內心的黑暗面。前者不用說了,那比較個人,但後者來說,雖說也很個人、主觀,但我確實又跟莊子連結在一起,並且相當喜歡這種內化、外化之間的交錯。對《白鯨》的引用即使表面,卻還是有用。整部片在許多細節上,主要在分鏡的構想上,我覺得是相當講究的,要說是細田在場面調度上最使力的一部,應該也不為過。

 

 

凱撒萬歲,Coen Brothers,2016|4月2日,mkv

★★★

[略]

 

 

Happy Hour,濱口竜介,2015|6月17日,theatre

★★★★

[略]

 

 

NY單身日記,Miller, Rebecca,2015|6月22日,theatre

★★★★

[略]

 

 

親密,濱口竜介,2012|7月9日,theatre

★★★

[略]

 

 

B拷發燒友,Thamrongrattanarit, Nawapol,2014|7月12日,theatre

★★

這部片好像是大家都聯想到像李幼新那樣的人,但我心想,那個時期大家都經歷過,事實上,真要講起來,我自己經歷過的事情更像這部片裡頭講過的情況,包括跟老師借VHS來對拷,之後還利用公司的側標印製VHS標籤……後來在短暫的VCD時代,也作了一些經典片的包裝,從封面設計到文案都寫,我最早的「影評」應該都是寫包裝文案去了。後來到了DVD時代也有幫忙做過一些。並且也曾去買過LD來轉製成DVD,諸如此類的格式轉檔等等工作;到了下載年代,也有翻譯過字幕,再轉成DVD格式,這些都有過。經歷可能可以結合起「非觀點」這家店的經驗吧。總之,這部片裡頭寫到的人,算起來都是我的行為的最高等級版,那是因為,與其作為影片的搭橋人(擺渡人),我還是更樂意當純影迷。

 

 

希區考克與楚浮,Jones, Kent,2015|7月25日,mp4

★★

嗯……這部片讓我心多跳一下的,應該是看到「活動」的巴贊吧……

 

 

家族之苦,山田洋次,2016|7月28日,theatre

再次證明,小津的鬼魂可以怎麼樣去毀掉一個導演;儘管,我不確定這個導演原來是不是一個好導演,因為除了他的武士三部曲之外,還沒有一部哪怕稍稍打動我的片,向小津致敬或直接翻拍的作品就更不用說了。

 

2016123053

正宗哥吉拉,庵野秀明 / 樋口真嗣,2016|8月24日,theatre

★★

最近一次看怪獸片,應該是國小了吧?這回看的時候,有一種很強烈的新鮮感,從拍攝手法,特別是節奏的部分,挺有挑戰性的。主要也還在於可以看到一部這麼搞怪的片,如何將很嚴肅的一些議題轉化進來,不是特別深刻,但卻是有趣也有效的。這部悲傷的影片卻經常讓人不由得笑了出來……

 

 

比海還深,是枝裕和,2016|9月2日,theatre

★★★★*

[略]

 

 

戀妳非妳,洪尚秀,2016|9月17日,mp4

★★★

[略]

 

 

只要我長大,陳潔瑤,2016|10月14日,DVD

★★★

[略]

 

 

漫長的藉口,西川美和,2016|11月1日,theatre

★★★

[略]

 

 

比利林恩的半場戰事,李安,2016|11月3日,theatre

在記者會預測到的事,全都在看片時放大給我看了。不禁佩服自己的推測。

 

 

,廖庭汝,2016|11月7日,mp4

★★★

對農村改造青年很陌生,但看完這部片,或者書看的過程中,慢慢熟悉他們,特別是主唱。然後,可能也是對他的理念比較認同,所以我在看的時候,特別有代入感;最後,發現,主唱的理念可不是說說而已,是真的有力行的,真感人!

 

 

我生命中最美好的一天,Kuosmanen, Juho,2016|11月20日,theatre

★★★

[略]

 

 

畢業會考,Mungiu, Cristian,2016|11月22日,theatre

★★★★*

[略]

 

2016123052

白鼬,Vincent, Christian,2015|12月7日,avi

★★★★

看著看著進到影片的呼吸中,居然是這麼舒暢的感覺。所以,最終,很自然會跟主人公合一了。

 

 

呼吸正常,李云波,2016|12月21日,DVD

★★

這部片最大的啟示,或說,告誡自己:如果要拍一部不痛不癢也沒啥啟發性的片,到底有沒有那麼必要如此逼自己到無所不用其極呢?(這種感觸跟看《再見瓦城》接近,但我能認同趙德胤說他的那種非拍電影不可的狀態;但云中呢?我呢?)

 

 

保持站立,Guiraudie, Alain,2016|12月22日,theatre

★★★★*

[略]

 

2016123051

海邊的曼徹斯特,Lonergan, Kenneth,2016|12月29日,theatre

★★★★

起初覺得應該就是部小清新片,面對這個行屍走肉,好像也覺得極正常,也許,正因為他把傷埋得很深,或,傷得很深,就像他後來說的「心已死」。過往,是比較有點沒來有的閃進了當刻。慢慢地,我發現我錯了,如果只是如此,又怎麼可能得到那麼多關注呢?結果,確實不是那樣。形式不走奇險,但節奏非常好,鋪陳也很穩定,細緻、慢燉,直至日常亦不尋常,而不尋常變得正常……後勁十足。“爹地知道我們著火嗎?”太揪心了。年底觀影收在這部也挺美好。不過這部片可以面向的觀眾群是少的,我相信導演應該也評估過這個風險,畢竟,劇作上很多空缺需要觀眾,或說,有意向的觀眾,主動介入,去腦補。




留言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

掘火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