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火档案

A Selection of Critical Mass in Music, Films, Literature and Beyond






信息

VV 发表于08/07/2020, 归类于乐评, 电台.

掘火电台094 双层蟹堡王大派对

撰稿播音 | VV

封面设计 | ZZZ

直接下载(direct download):右键点击此处

收听方式:

1. 使用上方网页播放器(兼容iOS,可将此页链接复制到手机播放。因为缓冲问题,收听过长节目时请避免使用)

2. 使用上方直接链接播放或下载到本地播放

3. 使用iTunes Podcast(电脑或移动设备,手机用户可在iTunes Store或Podcasts app中搜索“掘火电台”)订阅收听:点击此处

4. 到网易云音乐页面或app收听:点击此处

5. 到荔枝fm页面或app收听:点击此处

6. 到B站up主“掘火档案”音频/专栏部分收听

 

大家好,欢迎收听掘火电台,你们可以叫我VV。作为掘火电台的长期听众,第一次录音难免会有点紧张,请大家多多包涵。

首先给大家播放两首歌曲,第一首是梁翘柏的专辑《追忆似水年华》的开头曲:《追梦》。这首曲子创作于2002年,是一首钢琴序曲。第二首是坂本龙一的《before long》,创作于1987年。其中《before long》是《追梦》的灵感来源,梁翘柏在采访中说就是听了坂本龙一的《neo geo》才希望自己的专辑也有一样的开头曲。在这里,“梦” 同时存在于时空的两个极端之中,追”却是现在式。当你朝着“梦”去跑的时候,你便好像同时间向着过去与未来进发。在《neo geo》的音乐的民主共和国里地域被打破,巴厘岛和冲绳隔岸相对。而这首before long 就是这张丰富多元的专辑中的开场曲,回归教授从小时候学的钢琴,体内回归,母体回归。我把这两首歌作为节目的开场曲,是因为他们都是专辑中的开场曲。并且这样的钢琴小品非常的舒缓人心,起到了一个开胃小咸菜的作用。

下面我们就进入节目的正题。这期节目的内容由我的个人口味所决定,我高中时很喜欢香港流行音乐,之后为日本音乐所着迷,对我来说音乐就像一个大汉堡。香港音乐和日本音乐就是汉堡的两层。所以也取了一个特别奇怪的名字叫双层蟹堡王大派对。

接下来,我们要谈谈开篇中提到的香港著名音乐人梁翘柏的专辑《追忆似水年华》中的另外一首歌曲—《消逝》(2002)。

梁翘柏共出了两张个人音乐专辑,第一张是2002年的《追忆逝水年华》,第二张是2014的《失忆年代:被遗忘的一把手术刀》。这首《消逝》是来自他的专辑《追忆似水年华》。《追忆似水年华》这张专辑几乎由梁翘柏一手包办。他在采访中形容这是 「依据着主角心理时间的逻辑作为故事主导的半自传式小说」。梁翘柏的音乐有一种拼尽全力地做出来,但是还没有到达完美的想象中的地步,他这样拙拙的样子,真的超级可爱的。从《追忆似水年华》这张专辑的标题就可以看出来他受到了受普鲁斯特影响,而「在奇异的时间」中漫步这个副标题是受法国哲学家柏格森关于时间的理论的影响。这首消逝曲调非常的像水一样,灵动妖异。从歌词中也可以体现出他一贯的颓败堕落的美感。我个人尤其喜欢这首歌当中梁翘柏的那段la la la la la的哼唱,仿佛鹅卵石击中湖面的涟漪。这首曲子的歌词探讨了人类心理与物质时间的斗争,梁的原话是「这消逝是说一个一直生活在追忆过去的人,把现在的一切,甚至是时间都忘怀了。对他来说,外界的所有东西都是停留不动的。但当他有天忽然觉察到四周事物在变化、发现(空间)时间的存在时,他便知道,一直使他梦系魂牵的人,已经对他不再重要了。 “消逝”中的我,最初是因怀念某一个人而完全脱离了空间时间,把自己关进心理时间的世界中。后来,我的心理时间渐渐地被空间时间无情的吞噬了。其实我们生活的每一天都在不知不觉地卷进了两个时间概念的斗争之中。 」。这首歌让人想到浮世绘乐队的一首作品:《月满繁星夜》。但是我想,这首歌的根源还是Japan的《Nightpoter》。japan是80年代新浪潮风格的乐队,梁在无数采访里提到过受到他们的影响。梁有说过没有想过会有《Nightpoter》这么美的歌曲,没有想过摇滚里面会这么斯文,gentleman的歌曲。有人说经常会从梁的歌词想到王尔德,确实,他对于凄美与唯美的气质和风格,有一种近乎病态的迷恋。梁翘柏受Japan影响很深,或者说整个香港乐坛受Japan影响很深。接下来我们来听梁翘柏所在乐队浮世绘的一首歌《忧伤都市》(1986年)。

怎么样?是不是有一股Japan 味?浮世绘原名Life Exhibition,第一代是一个三人乐队。成员几经变动,广为人知的是beyond前成员刘志远和梁翘柏的二人形式。梁翘柏早年在香港玩band,第一个乐队成员中就有beyond 的黄家强。在beyond的九一演唱会,梁翘柏也作为特别嘉宾。浮世绘于1990年初解散,随之梁翘柏也去美国学习电影,一去就是六年。提到新浪潮/新浪漫乐队Japan对他的影响,梁说当时听Japan的时候还未组乐队,但听过后令他很有感觉。因此,浮世绘初期翻玩都是Japan的歌。写歌的时候亦有加上这些元素,尤其是键盘方面,香港很少乐队注重琴声,而他们却有两个琴手,这无可避免的都受到Japan影响。这种模伤阶段的风格可以说非常的青春稚嫩,甚至说有点搞笑,远不如《追忆似水年华》成熟。那个「哼~~~忧伤都市」的感觉让人仿佛回到了80年代MTV打歌台。另外,「披着黑色风衣」的歌词也是有点小孩子装酷的可爱感。

接下来是我们听的是Beyond三人时期的经典专辑《sound》中的《教坏细路》(1995)。

beyond 三人时期较早发行的专辑《二楼后座》其实是延续了老beyond的路线,但是这张《sound》则是开阔了全新的路线。在专辑制作方面,这张专辑在美国洛杉矶录制,并且远赴加拿大混音。在音乐风格基调上,开头那一声类似万岁的咆哮注定了这首歌的「狂」。不仅歌词狂乐曲的金属感也狂,但是金属感是有层次结构的那种狂。鼓点很冲,就像要一脚把人给踢开一样。不知道为什么我觉得有种刻意粗糙的美感。这首歌就是讽刺TVB这种电视台的,「最好带点趣味,污糟邋遢 都争住播,太失败 太荒谬 赈灾当作节目,点解叫座叫好。」。在这张专辑之前,Beyond被批评说歌词空洞,词曲都不如另一支香港乐队达明一派。但《sound》无疑是一个转折点,它获得了乐评界空前的好评。在大家认为三个人的力量会一直power下去的时候,就在此时,他们就开始闹不和,真的有点可惜。作为一个曾经喜欢过Beyond的乐迷,长大之后听Japan听Oregon 听一下ecm,殊不知黄家驹早在80年代就已经在奋力推广Oregon,还是ECM粉丝。Japan更不用说了,亚拉伯跳舞女郎明显就是Japan 模仿秀,我这才发现原来儿时偶像这么牛逼。不过我觉得Beyond这么好的品味也不是个例,梁翘柏也不是个例,达明一派也不是个例,香港是要放到东亚同步的坐标上面去衡量的,他们与东亚处于一个共同的时间段,与世界同节奏同呼吸。

接下来介绍的是,由刘以达监制关淑怡唱演唱的《缱绻28800bps》。

这首歌来自刘以达1996年的个人专辑《麻木》。相信大家一定很好奇这个28800bps是什么?28800bps是每秒钟28800位元,也就是当时的拨接上网数据速率,体现了千禧年拨号上网时代都市男女感情的各种纠缠。说通俗一点就是讲网恋的,体现了当时的年轻人对待感情的态度:害怕为了现实中的人堕落进爱情地狱,选择网上相爱。这首歌的作词人正是梁翘柏。从这首歌里我们可以看的出梁翘柏的都市嗅觉非常的灵敏,而曲子部分迷幻妖异,仿佛真的置身于爱恨嗔痴的情欲修罗场。据说,这首歌的演唱者关淑怡在录制音乐的时候,精神非常不稳定,刘以达四处找她。并且正式录音的时候关淑怡恰好重感冒。对于关淑怡的演唱功底我们不惊讶,我们早从《忘记他》中已经得知她能唱得有多厉害。难得的是,这首曲的娇艳灵动配上关淑怡的嗓音简直是完美。粤语歌曲有太多流俗芭乐歌,对不上关淑怡的嗓音。值得一提的是,这张专辑的贝斯手是单立文,也就是大家熟知的香港三级片《金瓶梅》中演西门庆大官人的那位。

下面我们来我们来听一首同样是关淑怡的一首情歌—《梦伴》(1995)。

关淑怡演唱的专辑《Ex all time favorites》,是1995年的专辑。曲目均为大家耳熟能详的粤语老歌。 专辑名中,英文字母E是怡,X即是罗马数字十,也就是关淑怡第十个人专辑。梦伴的原唱是梅艳芳,相比起原来的版本来说,显得更加不羁豪迈, 放下原来感情的从容与坦率的贯穿了全曲。我花了很多时间才够体会到《梦伴》的好:它表达细腻有层次而又不喧宾夺主,甚至不会有过多的情感四溢。这种懂得“守”是一种更为高级的技巧。洒脱轻利的词从关淑怡的口中慢慢绽放,对,绽放。另外,这首歌还为人称道的是刘志远——前面提到的浮世绘的另一位成员——的Acoustic编曲(即录音室的编曲使用原声不含电子合成音效),吉他的弹唱仿佛长了人的嗓子一样洒脱利落,滴滴滳滴滴弹的特别的清新灵动。或者说你可以说关淑怡人声就是乐器,很有弹性和节奏,编曲细腻、妥贴。这乍一看不是特别抢眼的编曲,它不"炸"但是很适合慢慢回味慢慢体会。

接下来我们来听一首1991年台湾新音乐运动时期被签入滚石唱片公司的歌手黄韵玲的代表专辑《平凡》中的第一首歌曲《关不掉的收音机》。

这张专辑也可以说是她最好的专辑。我认为这张专辑的特别之处有很多。整张专辑充满了爵士风格的底色。当时,黄韵玲远赴美国洛杉矶西海岸爵士中心,邀请了很多重量级的爵士乐手共同打造这张专辑,其中有曾经和英国著名音乐人sting合作过的的鼓手Vinni Colaiuta。红房老师说Vinni和Frank Zappa合作过一段时间,据说很多人是为了看Vinni Colaiuta而去看sting演唱会。《关不掉的收音机》充斥叭叭叭叭叭叭叭个不停的铜管音效,黄韵玲的人声也一直叭叭叭个不停。这人声虽然说不上特别有弹性,但也天真童趣可爱。可以说,黄在专辑中融合了Jazz fusion的风格,在流行专辑中玩fusion看似很简单,但是要做好做精做细真的不容易。这张专辑在某种程度上说,将爵士风格完美地与流行乐融合起来,专辑当中,乐曲细节变化丰富,黄韵玲的白纸一样的声音倒也压得住整体的方向。无论是梦幻般的开场,叭叭背后的铜管,还是流光异彩的琴声,一切都像一个非常完美的抹茶千层蛋糕,切开来都是层层层层的细腻巧思。黄韵玲这张专辑并没有任何的主打歌曲,当时,滚石公司还特地要求她在专辑中出一个主流主打歌,最后被委婉拒绝了。黄韵玲早期出了七八张专辑,这几张专辑乍一看都很平淡,细细品味后,才发现编曲之多样,歌词之文雅。想到她之后由于专辑并没有取得多么多么厉害的空前反响而转之幕后,现在想想要什么主打歌,这些主打歌早就会被遗落在时间的灰尘里,而黄韵玲的《平凡》这张专辑则会历久弥新不断被乐迷拿出来欣赏玩味。

接下来你以为我们会接着放华语歌曲,没想到吧,我放的是甜甜的性感的涩谷系,就是这么出其不意。下面要放的音乐是一个活跃于日本90年代的组合hi posi的曲目《最高的前戏》(1996)。

hi posi早期有很多成员,后来固定下来有两位固定成员分别是吉他手近藤研二,键盘演奏者兼作曲Miho Moribayashi。Miho Moribayashi来自冲绳,这个人名是假名,谷歌翻译的结果是森林美穗。Miho Moribayashi可以说是主导了整个乐队的美学,Miho将「新浪潮,techno pop、ska 、全都像搅拌机一样注入到被称为hi posi的混合物中」。在互联网上与他们相关的视频寥寥无几。其中有一个满身都是汗的唱《最高的前戏》和《身体与歌的关系》的视频,性感的要爆炸,一摇头一晃脑全都性感的粘液。这样的歌曲就适合软绵绵地躺在床上盖着粉红小熊床单喝着气泡水来听。有人留言说主唱的口水声很大,但我觉得这是刻意为之营造一种粘乎乎的性感的湿湿的感觉,色气十足。除了性感慵懒清新甜蜜还有什么类似的词都可以灌水机一样灌上去形容它。不过hi posi是独一无二的。不要被它糖纸般的外表所迷惑了,他的内核是十分的前卫实验的。

接下来我们来听一首非常时髦的,也是涩谷系的代表人物的kahimi karie的《good morning world》(1998)。

了解日本涩谷系音乐的朋友应该有所了解,K K是小山田圭吾的前女友,作为小山田圭吾的前女友自然像小山田一样,时髦的走在时代前沿。光看KK的MV就可以感觉到时髦的气息:亮色大长靴、亮色风衣灰蓝色眼影 、黑色内搭 、头发遮住了一半眼睛 ,好似一个冷漠的机器娃娃,又好似一个高傲的时尚女郎,难怪迷倒一片当时少男少女。KK在当时的形象包装就是那种带着疏离感的现代都市女孩,这首歌也是带着独特的冷面女郎气场来唱的。《good morning world 》主要采样了四首歌曲。分别是来自1968年英国著名的坎特伯雷风格乐队soft machine 的作品《why am I too short》 和《Soo Boot if at all》和活跃于上世纪50、60年代的灵魂乐歌手Shirley Ellis 的歌曲《The clapping Song》,以及1980年英国后朋组合The Fall的《How I wrote Elastic man》。《good morning world 》开头部分直接把soft machine 《why am I too short》 0:38秒拿来用,不得不说,是非常的华丽响亮的开头。至于《Soo Boot if at all》——这首歌本来也是和《why am I too short》连起来的一首歌,器乐的运用和《why am I too short》差不多,特别是曲中鼓声特别突出,那个达拉达拉的声音也非常的精彩。接下来采样是Shirley Ellis 的《The capping Song》用于《good morning world 》2:24分的快节奏的说词的部分,拍掌的节奏跟说词的部分的节奏是不是很相似?而关于对 The Fall的《How I wrote Elastic man》的借用,原歌词一直循环的一句: How I wrote Elastic man, kk则原封不动地在唱词部分延续了下来。可以说以上这些创作行为算是致敬、也可以说是照搬,总之让音乐好听才是音乐人的最终追求。而且kk确实让这些音乐元素变得更加时尚,变得带有自己的那种冷漠的都市感。接下来我们来听这四首原采样。

听完了这四首是不是感受到了音乐的奇妙。soft machine的 《why am I too short》我一直都听,kk的good morning world也是我经常听的曲目,但是没有想到后者的开头竟然是直接拿来用的,深感耳力之钝。

接下来我们听的是我的最爱之一———小川美潮。播的是她1984年的同名专辑的歌曲《花之子供》。

刚刚我们听到的是声音来自特别萌的日本地下歌手小川美潮。 小川美潮作为日本地下音乐的一分子,在音乐生涯初期,先是组建了中国风乐队charka,随后加入了坂田明的神队wha-ha-ha(我称wha-ha-ha的音乐为意识流音乐,非常的神秘、细细碎语)。之后也有加入日本著名的音乐人细野睛臣的限定活动组合Love Peace Trance。有人说小川美潮的音乐跟日本一大堆地下音乐神人比起来,显得有点不突出。还有的人说她小家子气,但是这也正是我喜欢她的原因:可爱,让人觉得到温暖。吃顶尖寿司日料,当然是好,但小川美潮就像那种爱钻研的爱创新的家庭料理作坊,每次听你都会觉得安心不乏味。听《花之子供》的开头“当~”和小川美潮的唱腔、乐队中和乐器的配合,昏昏欲睡的唱腔营造出了一种:花的孩子在宁静的环境中小心翼翼刚出生的感觉。小川美潮的歌曲让人听了酥酥麻麻,十分的自由轻松。

接下来我们来听最后一首歌,是同样来自小川美潮的《光之系 金之糸》。

听完你是不是脑内一直回响着钟声和小川美潮天真童稚可爱又带着神秘的一直回荡的回声。这首歌是细野晴臣作曲编曲。可以听出很明显的细野晴臣风格,这首歌可以对应的歌曲,我想到旳是ymo的《INSOMNIA 》,虽然曲子很不同但是都是很有魔性也很有细野晴臣独特味的techno 。仿佛进入神秘的幽境又带着一点稀奇古怪。细野晴臣将人声和合成器平衡的很好,古怪的合成器做底,小川美潮时而悠扬唱歌时而讪笑时而自言自语,中间甚至还会插进一段奇怪的笑声,多么的天马行空。在小川美潮的世界里人物都是纸片化的的,声音都是扁平化的漫画感,会让人听完走路想一蹦一跳,《小川美潮》是她的同名个人首张专辑,1984年出版,阵容很豪华由白井佳明制作,包括板仓文和他周围的人脉加入,还有上面提到的细野晴臣也参与了。

节目的最后,作为一名掘火听众,我想说几句话表达我对掘火电台的感情,我从我开始正式用微博起大约是16年左右开始听掘火,毫无疑问,掘火对我的音乐审美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影响。比起音乐基础课,掘火更像是大学讲师,虽然有一些与自由爵士相关的内容我不能理解,但是日本涩谷系音乐、日本音乐人近藤等则、红房老师的groove系列等都给我带来了很深的触动和影响。感谢胡总给我这次机会表达自己对音乐的观点,也希望大家足够多多提供内容给掘火电台。另外谢谢网友173tmlgt为我解答了很多疑惑,谢谢网友豚毛地毯帮助我把稿子变得顺畅。也谢谢我的其他好朋友给我的鼓励和帮助。




4 Comments

  1. 野次馬
    08/08/2020

    好难得,看到有人提起小川美潮。

  2. 一一一
    08/08/2020

    精神损失费请附上

  3. | | |
    08/11/2020

    很本真,练习断句和读词节奏,加油!

  4. 寒食
    10/12/2020

    感谢分享。有个小请求,能否把每一期的歌列一个清单放在文章最下面呢,这样比较方便,再次感谢!

留言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

掘火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