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制 | ZZC
校对 | troll_troll ricepudding
策划 | 掘火字幕组
封面 | Smobniar
片头 | petit
【译者前言】这期《年轻人的音乐会》录制于1964年2月23日,即保罗∙欣德米特去世后的三个月,但节目并未带有任何伤感。伯恩斯坦说:“那是欣德米特的主要特质之一:他给音乐注入了欢乐”。什么?欣德米特给音乐注入了欢乐?大多乐迷应该不会认同,他的音乐里有许多令人回味的优美旋律,却总是稍纵即逝或伴着生涩、怪诞、甚至哀伤的曲调。阿隆·科普兰在他的一篇文章A Modernist Defends Modern Music里将欣德米特式音乐语汇被听众理解的难易程度列为“较为困难(fairly difficult)”,而在此之上就只有“非常困难(very difficult)”的勋伯格中晚期作品、安东·韦伯恩、恩斯特·克热内克和查尔斯·艾夫斯的作品了,科普兰说:“听众需要能听对位法的耳朵才能欣赏欣德米特”。这些表象导致很多乐迷还未真正了解欣德米特的音乐,就已经准备放弃,更别说体会到音乐中的快乐和美丽了。伯恩斯坦在这期节目中对欣德米特作曲技法和代表作品客观且深入浅出的介绍,会使各位观众了解到他既坚守着调性音乐的阵营,又在传统上有创新,例如他使用的双重调性和交错关系等作曲技法;很多人以为他的音乐是无调性的,实则并非如此。
艺术之技艺是纯粹的,而艺术的创作始于艺术家本人对于个人好恶、社会特征和时代面貌的反映,正所谓“艺术是上层建筑”。而片中伯恩斯坦以大篇幅讲述了欣德米特代表作交响曲《画家马蒂亚斯》的创作背景和内容,并且引入“艺术家的选择”这一观点,让我们来看一下欣德米特所处的时代,在他的祖国德国以及其他地方发生了哪些变革,想必这会使观众更容易理解他的创作动机和音乐表达:
欣德米特的交响曲《画家马蒂亚斯》于1934年在柏林首演,同样被纳粹指责为“堕落的艺术”,他同时代的音乐家贝尔格、魏尔、艾斯勒等人的作品也难逃此命运。在这样一个时代大背景下,“艺术家的选择”已非艺术风格选择,而是政治立场和社会责任的选择,这个立意也使得这本期《年轻人的音乐会》从单纯的音乐讲解跃迁到了社会责任的高度。《画家马蒂亚斯》是欣德米特借由十六世纪的画家马蒂亚斯·格吕内瓦尔德的三幅祭坛画来讲述他自己的选择,而今朝我们也处在一个飞速变革的时代,不知各位观众会从欣德米特的音乐和故事里得到哪些启示? (ZZC)
B站: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pT4y1w7f6
腾讯:https://v.qq.com/x/page/a3158kmunai.html
优酷:https://v.youku.com/v_show/id_XNDg5NTc2MTE3N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