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moodyblue
老鹰,这个中文译名现在看来很贴切。四个年龄加起来接近300岁,有皱纹、白发和微微鼓起的肚子,但歌声仍清澈高亮的The Eagles终于飞临中国,3.12降落在五棵松体育馆。
认识The Eagles要追朔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做为北京第一批接触打口带的“先进分子”,受过Wham、Michael Jackson的流行舞曲,Bon Jovi、Guns N’ Rose的重金属洗礼后,逐步接触到的就是70s,80s正统欧美摇滚乐了, The Beatles、Pink Floyd、The Doors、King Crimson这些 “老炮”给我带来全新的音乐世界,知道了什么是英伦之音,什么是艺术摇滚。不过那时国内信息闭塞,对于欧美音乐的了解能依靠“音像世界”等杂志和电台广播介绍,所以大家最熟悉的都是曾经辉煌流行过的大牌乐队和歌手,理所当然老鹰属于此列。
第一次听到老鹰,是一张精选辑,当时年轻气盛,喜欢热闹的歌曲,例如Take it easy,Heartache tonight…Hotel California还真不算最爱。后来慢慢地静下心来,发现Best of my love,tequila sunrise,lyin’ eyes,I can’t tell you way这类的柔版更合我心。
那时老鹰的打口带可算尖货,一般要40元左右。最后历尽艰辛淘全了他们的全套专辑,现在还保留着。上班后开始收集CD,到现在为止他们的专辑还差两张。虽然现在买正版很方便,再版价格也便宜(90左右),但已没有当初的心气,宁愿顺其自然。
好啦,还是描述一下现场感觉吧。
19:00,入场
19:30,场地上座率不足5成,开台稍好,6-7成。
19:40,舞台上追光灯亮起,清澈的吉他声伴随着悠扬而熟悉的嗓音,四只“老鹰”稳稳地坐在椅子上。开场三首歌都是Long road out of eden里的歌曲,引起的反响不大。第四首歌温馨的前奏响起,人群开始兴奋,跟着哼起“Love Will Keep Us Alive”。
Hotel California,作为引子的小号带来一丝离别的伤感,人群开始有些躁动。当熟悉的鼓点敲进每个人的心门,热情开始爆发。相对于现场Acoustic版,我更喜欢76年的电琴版,觉得那更合乎音乐的内涵,这次现场演绎的就是这个版本。我想,这首歌乐队恐怕排练演出过上千次了,每个节拍和细节,都烂熟于胸,熟练到闭着眼睛也能完美地表现出来。7分钟的表演之后感动留给现场的每一个人。
我呢,在现场却没有周围其他观众那么激动,嘴里哼着熟悉的副歌,闭上眼睛想象那神秘的加州旅店到底是什么样子,或许只有吸了什么东西后才能体会吧。后面的一位大哥此时开始进入状态,拍着手跺着脚大声吼着。虽然有些恼怒他影响我欣赏演唱会,但是更羡慕他全情投入的状态。这两年我看现场的激情越发不足,不知道是看多疲了,还是中老年后遗症爆发。
后面的歌曲有的熟悉,有的陌生,我能辨识出的有Peaceful easy feeling,I can’t tell you why,Witch woman,In the city,the long run,Heartache tonight,life in the fast lane,Take it easy…
21:50,唱完返场的最后一首歌:Desperado,伤感的旋律也在暗示着离别。随着灯光徐徐亮起,曲终人散。
遗憾还是有的,我喜欢的Lyin eyes和Tequila sunrise都没有听到,估计以后没有机会再“身临其境”了。
本来是准备记个流水帐的,应老胡同志要求,把这文章写得跟回忆录一样。呵呵~~~
附录:谈谈我对老鹰乐队的感受
The Eagles出道40年,一共发行了7张半专辑(因为Hell Freezes Over只有4首新歌,其他都是现场,所以只能算半张原创吧),不能算是丰产乐队。头三张专辑:Eagles、Desperado和On the border基本是Glenn Frey+Don Henleyd二人转,比较纯的美式乡谣+轻摇滚风格,歌曲短小,结构简单,曲调清新,充满老美田园气息,就像加州南海岸的阳光一样温暖。从One of these nights开始,随着Don Felder(某种意义上他对老鹰的贡献和Don Henley一样重要)、Joe Walsh的加入和Don Henley的逐步走向台前,乐队风格更加多变,倾向于摇滚风格更多一些。到Hotel California成为巅峰。随后的The long run成为70年代最后的绝唱。虽然94年的Hell Freezes Over带来巨大的销量,但只能算是一种另类成功。07年的双CD专辑The Long Road Out Of Eden虽然雄心勃勃,但是鹰已老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