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按照一些預言,今年是最後一年了。年度回顧,也只剩這次可以做。
今年若從私生活來說,倒是有很多變動,劇變吧,對我自己來說。不過這點沒什麼好談的。就算從藝術品的接觸來說,其實因為太多變,因為工作上、心情上的轉變,使得超過一個月以前的事情都已經變得非常遙遠了。既然捕捉不到細節,那也就是一個概括吧,特別是心中還是有一些希望分享的東西。
那麼,以下就隨意亂謅幾句吧,請大家耐心別唾棄我啊!
書
雖然作為一個電影愛好者(雖然我現在已經不這麼肯定了),但今年在讀書上面應該意義比較重要,雖然主要也是集中在年中之前了。
回看5~8月我在網刊的一些博文,應該不難看出當時什麼在影響我:國學經典。其中最主要的,當然就是《論語》,或者,更精準一點說,是錢穆先生詮釋的《論語》。當然後來還有補課,補了一些恩師寫的,從結構主義上去看《論語》的篇章構成,可惜恩師的文章還沒正式發表,所以無法跟大家分享我的閱讀喜悅。
過去在上辛意雲老師的課時,當然就知道《論語》的重要性,但卻始終沒有這麼認真、深入且有系統地把它從頭讀到尾。殊不知它真的可以算得上是中國學問的一個非常重要的起源,當然,不是說在它之前沒有學術思想,而是說它就像《公民凱恩》一樣,先是一個總結,然後成為一個開端。
同時,它也是一份「做人」的指南。我想到說法國一個作家寫過《生活使用指南》(La Vie mode d’emploi),雖然完全不知道裡頭會寫些什麼,但《論語》是在那麼多年前寫的,很多內容都適用於(現代)生活,這告訴我們說,不管怎麼變,有些共通性,是只要身為人,就不太會有變動的。就好像說,當我在工作上感到失落時,「憲問篇」的一些篇章就躍上腦中,比如「邦有道,危言危行;邦無道,危行言遜。」(之四)或「道之將行也與,命也;道之將廢也與,命也。」(之三八)雖然「憲問篇」較多涉及到政治,但是,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不也就是政治嗎?
後來,當時趁著那股熱情,緊接著把《莊子》拿出來讀,可是我會發現,《論語》較多用深入淺出的方式,跟莊子善用修辭的方式相比,後者無疑比較難在我小小的腦袋中存留什麼痕跡。儘管從《論語文解》可以看出《論語》的修辭技巧,但畢竟方向是不同的。當然還有一個原因是,從張默生的《莊子新釋》中,發現很多語焉不詳的地方,這跟錢穆新釋《論語》的作法差距很大;而另一方面,錢穆的《莊子篡箋》也不容易讀,以致於似乎只有從辛意雲老師的講課內容更容易掌握莊子,可惜辛老師沒能講完莊子(內篇),所以,沒講到的幾章,還是得自己摸索,太累了。因而,莊子最後還是只停留在「人間世」而已。就算這樣,6月份寫的那幾篇跟《莊子》有關的讀書筆記,也希望能對感興趣的人來說,有分享的喜悅在。
下半年讀書的時間驟減,大多只能在上下班的路上讀一點,而下班路上又經常因為太過疲倦,而無法讀進去,所以讀書速度非常緩慢。但總算是把《戰爭與電影》和《可見的人/電影精神》兩本書完整讀完。前者因為作者的想像力,頗有刺激思維的方式,也幸虧翻譯者的文筆頗令人滿意,讀起來比較通順。可惜,讀完之後,留在腦裡的東西不多,還好當時閱讀時有在書上劃一些重點和筆記。至於《可見的人》那本,算是有點靠意志力把它讀完,尤其《電影精神》的後半段。好比說「有聲電影」的段落,不知道是不是譯者比較不熟音樂,或是他譯累了,滿多地方讀起來很不順,所以也就比較花費腦力去理解;最後關於「意識型態」的章節更讓人讀不下去了,因而當時我對這本書的短評才會說這段要不就是譯者自己寫的,否則就是作者在某種壓迫下撰寫的,再不然,就是說,作者沒意識到他無意識之間是抗拒他所書寫的內容,所以呈現出來的,盡是無法說通的「道理」。可是除此之外,這本「合集」還是有相當多令人興奮的論述,特別是可以和後人的許多更細的分科做結合。從中看到電影美學與電影理論在同一個議題上的流變軌跡。
就像我說的,這一年內看過哪些書,我必然是記不清的,可能更多是談一下較近期,或者現在能想到的書籍。在此不得不再次鄭重地推薦《審美經驗現象學》,關於這本書的部分筆記(有關繪畫和音樂),也在7或8月在網刊上寫過一點筆記,請大家有空再挪步去參考。而我不諱言說,這本書儘管我自己都還沒讀完,因為幾乎每一頁都值得我反覆沈思,恩師也說過,書不在讀多,而在讀精,以及閱讀過程中被引發出來的思維,這才重要,總之,書是還沒讀完,但還是非常推薦它,當然,可能對很多人來說,它早就是一本經典,就像《模仿論》那樣,不過,就算嫌我囉唆,我還是要不厭其煩地再把它提出來。雖然它有些不完美,比如說有些翻譯還是很讓人費心,但卻不到無法理解的程度。並且,我也託胡總給我買本英文本,或許將來有值得摘錄的篇章,我可以對照英文做一點修正,當然,主要我不熟法文,否則若能從法文本來做修正就更好啦!
另外,還有一個重磅推薦,那就是恩師的兩本電影書:《研習電影符號學的策略遊戲I理論篇:破裂的隱喻》以及《研習電影符號學的策略遊戲II互文篇:追憶在巴黎看電影的點點滴滴》。前者可以稱得上是影片分析的工具書(最好可以參照《當代電影分析》一書);後者則是方法實踐的幾篇範例。也就是說,以性質來看,前者可以看做是華人版的《當代電影分析》,後者可以說是華人版的《影片分析》(Bellour那本)。
希望未來的一年,我能從閱讀上有更多的斬獲,才能在世界末日之前,再跟大家分享囉!
補記:昨晚回家後發現,喔~其實還滿多書都忘了提到,這裡補記幾本。一本是《巴贊傳》的翻譯,這本書拿到時,頗興奮地用了不到五個小時翻完,儘管我之前就看過其中幾章,但由於之前讀的是英文,所以也沒怎麼認真讀進去。倒是這次閱讀,怎麼沒有「讀過」的感覺呢?總之,之所以能一口氣讀完,除了是巴贊,還因為翻譯頗為流暢,不用花太多時間停下來推敲。另外,崔老師翻譯的《電影理論與批評辭典》的翻譯,不管怎麼說,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本。我說的「不管怎麼說」主要是指,它不可能成為隨時想拿在手上翻閱的書,這是必然的,另一方面,礙於篇幅,它也不可能真的窮盡所有理論用語,但已經涵蓋大部分了。再有,《馬奈──福科的眼光》(副標題很可能記錯)和《圖像學研究》兩本關於繪畫的書,也是頗需要留意的,前者雖然由福科寫的篇章只有一小篇,且無疑比較「中規中矩」,這是相對於他在《詞與物》中論《宮女》和〈這不是一根煙斗〉中論馬格利特來說的;但儘管如此,他這篇談馬奈的講座整理,還是非常獨到地帶我(們)進入馬奈的結構主義中。至於潘諾夫斯基的《圖像學研究》一如過去有被翻譯出來的《造型藝術的意義》一樣充滿大量的信息。(話說,于總說過要去美國幫我把《透視的意識型態》買來給我,我想,他應該會忘記。)然後就是我也曾於上半年寫過筆記的《後現代狀況》。我應該也說過,恩師曾說,戰後的法國思想家裡頭,大蓋就是德勒茲和李歐塔值得細品他們所有的著作,此言不假。只可惜國內翻譯過的李歐塔,翻譯質量都令人捏把冷汗,尤其《後現代狀況》和《非人》,《後現代道德》似乎好一些。(在此略過一本訪談錄,因為沒帶在手邊,所以不曉得翻譯如何)《後現代狀況》我的筆記只寫到第四章,因為後面的訊息量已經超過我能追上的範圍,所以後面幾章我主要都是讀,但沒有記。倒是後來發現恩師的文檔中,有對這本書的導讀,不過他的導讀整理,好像也不完整,印象沒錯的話,應該只到第九章而已。後來跟恩師聊到,我們一致認為《後現代狀況》值得重譯。或許哪一天我會有空根據現有譯本來修訂?但也只能是參考英譯本了。
漫畫
對我來說,精神撫慰的良品有時候反而是「小人書」。
今年也因為種種原因,反而比過去幾年還要大量地閱讀漫畫,以及開發很多新的、過去不熟悉的作品。這當然都有因果關係:因為大量看,以致於過去熟悉的那些都看完,所以需要再挖掘新的來看。
與書籍一樣,漫畫更是船過水無痕,現在要去追憶看了些什麼,實在很難。還好7、8月間,在網刊的幾篇博文下的討論,有為我自己保留了一些痕跡,否則這段歷史與記憶就這樣消散了;除非哪天特地到漫畫店把看過的漫畫通通做個紀錄,但這似乎沒可能,也沒必要。
記得7月份看到《結界師》算是比較大的驚喜,這套漫畫也在那個時間完結了。《花田少年史》這個中篇還頗可愛,以前在卡通片段帶給我的錯誤印象,使得我對它一直敬而遠之,實在因為對《琴之森》的好感(但也不是說非常好),所以才轉而拿這部五集的「老」漫畫來看。後來才發現,《魔法阿嬤》基本上就是想弄成台灣動畫版的「花田」嘛。
在漫畫部分,今年最大的收穫,或許是與佐佐木倫子的「重逢」。幾年前因為死黨的推薦,看了她的《天國餐館》,整個就是迷上,因而有刻意地在漫畫店尋找過她的其他漫畫,但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都沒有成果,後來就放棄了,直接跟自己說,她的漫畫台灣只有一套吧。
就這樣,直到今年,應該也是七八月吧(這兩月份算是我今年最「休閒」的月份),突然發現漫畫店裡頭有一套叫做《請勿轉台》的佐佐木作品,翻完後重拾對《天國餐館》的懷念,因而也重看了後者。後來更發現還有一套叫《月館殺人事件》的中短篇(兩集就完結)。一時之間,對佐佐木的熱情燒了起來。然後在漫畫店的協助之下,找到了《愛心動物醫生》,可是這套早期作品並沒有脫離80年代以來的一些少女漫畫性遺毒,讓我看得有點不耐煩。然後在九月時,一時衝動,就在網路上買了三套二手的版本:《天國餐館》、《月館殺人事件》以及《糊塗醫生俏護士》,最後這套我也是看得比較不耐,似乎我比較難欣賞「鬆散」的漫畫(但我要說,像《四葉妹妹》那種散漫,其實不會給人鬆散的感覺,這是完全不同概念的)。至於《請勿轉台》我主要是「不敢買」,因為當時才出了兩集的《請勿》,分別是2010年的三月和九月出版的,亦即,出完第二集之後,已經隔了一年沒更新了,讓人不免擔心它會不會因為賣座不好,被出版社夭折了?
不過當時對佐佐木的熱愛,還沒聯繫到「天然呆」這個概念,直到私密小組成立之後,在組員們的「努力」之下,才正式為我灌輸了「天然呆」概念,而我也就在佐佐木的作品中(特別是《天國》、《月館》以及《請勿》)找到最完美的天然呆形象(尤其是《請勿》)。結果在前兩個月,家附近的一家即將停止營業的書店在打折,我隨意去逛逛時,才發現,架上有第三集的《請勿》。當時店內只剩下第二、三集,這麼說,這套漫畫還有在出呀!結果在天人交戰後,老天獲勝了,我買下打了7.5折的二、三集。最終才又補買上第一集。幾乎馬上成為本年度看最多遍的漫畫……其實就算沒有第四集也無所謂了,這套漫畫什麼地方結束都可以。
這麼說來,我是不是已經不愛《愛瑪》的森薰了呢?我也不確定,《姊嫁物語》真正是畫到「嫁心」那一話才叫我動心。可是對於目前也出了三集的《姊嫁》,我似乎還沒法下定決心把它買下來。那就先拖著吧。雖然森薰的人物也是有點天然呆,但跟佐佐木的走向是不同的,更多成人的氣息;再不然就真的是小鬼,所以只能是低齡。反正,我會再觀察這套漫畫的;只是每次經過漫畫店就想到將來可能會買,也就都不再翻閱新出來的,這樣該怎麼觀察呢?(《四葉妹妹》情況也頗為類似哇!)
電影
上述兩項畢竟沒有做紀錄,所以遺珠難免,我只能複述我腦袋一時之間能想到的東西。電影至少有觀影紀錄可以查詢,比較不容易漏掉。但也難說,九月下旬一次鬧心情,把豆瓣上所有看片記錄給刪去了,其中7~9月的紀錄我並沒有更新到我的excel中,所以就算我知道那兩個月看不多,但基本上也忘記看了些什麼了。
總之,只是相對來說,電影這一塊比較不容易出錯。至於音樂,就不談了,因為今年真沒什麼收穫。倒是5~7月份有密集地重聽一些弦樂四重奏,陪伴我備考。也有因為跟QQQ討論現代音樂,也重新拿出一些音樂來聽。至於熱門音樂部分,或許有跟表哥探討過一些問題,特別是關於後搖滾的,但將來若有更進一步、更具體的討論之後,再整理出來好了。至少可以說,想做個流行音樂類的節目(就像掘火廣播那樣),但這個想法直到現在都還沒辦法落實,其實也沒有一定要落實的必要。
回到電影。之前在豆瓣上列出年度清單(見我的日記)時,已經準備好要談的片了。作為新科的批評黨黨員,我想,先從爛片談起好了。
有朋友眼尖(比我還尖)地發現,我幾乎都把華語片丟到我的爛片欄中,不過這一定是純屬巧合,因為我當時並沒有意識這麼做。可是,就結果論來說,那也只能說,今年看到的華語片基本上還是不怎麼讓人滿意,當然,我承認我看得太少;或者說,這是值得慶幸的?
朱延平的《大笑江湖》只能讓人發出相同的怒吼:「憑什麼它能拿輔導金!」這是一位台灣網友說的,我才意識到這部起用許多大陸演員的作品,原來拿了0.25億台幣的輔導金。它在台灣票房不好,但在大陸似乎頗亮眼,這能說明什麼嗎?一位同事跟我說,朱延平算是一個「知道自己在幹嘛」的導演,比如他不會糾結在群眾演員的衣服皺不皺,或者現場能架的機位不多,他索性就減少鏡頭。沒錯,對於「拍攝工作」來說,他或許是一個「不龜毛」的導演,但這只說明他這個人一點都「不要求」,看看他拍出來的東西罷!就像我當時寫的一篇「很含蓄」的短評那樣:「從人、事到物,一切歸於混沌,以致於情節線上是否有為了妥協而安插的人物都已經區辨不出來了。就算“It’s only for money”,也要看誠意。」
對於《武俠》的全部好感與壞感,應該都在網刊中那篇「札記」可見一二,時過半年,我依然對它不會改變看法。看著cinephilia的院線評分來看,只能說,因為是「影」迷,所以能夠寬容;要不然就是要說,就是對影片本身的要求比較低吧。總之,對於有朋友回應我文中一句話說「叫『西部』的西部片影片可不少。」不過似乎這位朋友首先不是沒懂我的幽默,要不就是對於我文章不乏對他的評論有點批評性的意指有關。話說回來,雖然有「西部」作為「片名的一部份」的西部片確實不少,但我仍還沒看到過就單獨叫「西部」的西部片,若有,老實說,我頗想看一下的。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我已經坦承沒看完,但是我仍希望把它放到我的爛片清單,又,或者說,觀影憤怒清單。雖然我知道很多身邊的朋友喜歡它,而且我討厭它的理由或許在別人眼裡看來是薄弱的,不過,既然它仍無可救藥地造成我的厭惡感:由時代錯誤造成的。這種時代錯誤,在於我感覺這部片把2011年的年輕人邏輯與情緒置放到1994年的語境中,使得裡頭呈現不小程度上的矛盾與衝突。可是跟我同年的死黨倒沒有這種感覺,或者只能說,我的感覺比較敏感,或許,太過敏感。可是,讓我無法進入的還不只是這一點,因為連我那個沒有這些生活經歷的太太也看不下去,這其中必然有什麼問題:比如太過偶像劇的拍攝手法、比電視劇還要低能的台詞編寫(很難想像是一個暢銷網路作家寫出來的對白)以及糟糕的演技(但男主角居然「不意外地」拿下金馬獎),加上一點都不講究的劇作(感覺像是想到哪寫到哪,而它還得過最佳劇本獎)。這部片的好評與高票房,只能說,延續《海角七號》,台灣電影生的病一直都沒有好轉,從觀影到製作,它只宣示了這份因病而扭曲的症狀仍存在,且惡化中。
兩集《賽德克》的問題在於:1.說是要重於史實,可是,除了確實是有史實的時代背景,以及這個事件本身之外,但真實的部分都被推到背景去了,根本不可能從這部片看到這個事件多少;2.是劇作上的混亂,簡單的例子是,第一集第三部分,也就是事件的開端那一部份,花岡一、二郎的太太出現得太突然,但其實前面並非沒有空間可以交代這些人出來的,這使得劇作資源分配不均,削弱了移情的空間,可是恰恰安排她們的出場就是為了移情啊;3.下集問題更大,它幾乎一整集就是戰役本身,可是要說作為紀實片,它太多內心的東西,要說是戰爭片,可是它卻沒有任何戰爭片的一些設計,比如戰術演練與實作,當然也許可以說當時就是混戰,但解釋得通嗎?4.更大的問題還在於,影片試著要展現出「production value」,在某種程度上要展示出這個龐大預算所做出來的規模,可惜,成品看起來根本沒有這樣,那還不如用其他方式替代,或換一種方式來表現原先的設定。總之,如果這部片有象徵什麼意義的話,那只是更加確診台灣電影的毒瘤全然沒有治癒的可能。
《陽陽》的問題還好,基本上就是一部既然進不去就不該進去的影片,然後就是太執著於一個沒必要的形式,我是指長時間的手持機。《非誠勿擾II》也不過不失,只是片中太多「合理化」,只是把我本來就反感的人物及演員本身,再次推到我能厭惡的新境界而已。《竊聽風雲2》則是在劇作上僅靠著「故弄玄虛」就要撐完全場的伎倆,證明了這是行不通的;儘管我承認片中確有令人驚艷的幾個瞬間,比如疊印之類的,可是整體來說卻是失衡且令人不耐的。可惜許多網路上的評論對它算是寬容(就跟那批寬容的影迷有重疊到吧?)也讓我再次確認我的意見領袖不該出自那裡。不過這些影迷們倒是會提醒我,他們最近的關注焦點,而我湊的熱鬧能讓我在影片之外增添一些些情趣。至於《鋼的琴》,我不否認在前五分鐘,我也有驚艷的感覺,但隨著時間一增加,不耐也是與時俱增的。就像我看完的短評說的那樣:在別人那裡看來是自覺的東西,在這部片裡卻盡是做作的痕跡。另一方面,也像我從中獲得的體悟那樣:大陸電影的人物狀態,經常是「自找」的,可是卻要觀眾一起承擔這些「錯誤的選擇」。因此注定了就算有新寫實主義的野心,卻永遠不可能企及。
憤怒觀看清單的外語影片部分,對於《超級8》、《驚悚末日》或《午夜巴黎》,我應該都在一些地方講過了,這裡就省略了(僵化、胡搞以及掉書袋)。其餘作品,像是《合約殺手》的問題我也提過(隨意性),《煞不住》我貌似也講過(它沒有善用劇作資源)。再有一些我其實也想不起來為何憤怒了,像是《世界大戰》或《超級大壞蛋》,想必一定是影片本身很多太低能的東西教我難受吧?《空前絕後大翻天》則是笑梗太少,且,確定是太過低能使然。
在中等作品中,有一些可以談的,但基本上好像也都是忍不住可以批評幾句的:柯恩的《正牌勇士》給人一種冗長感,而影片找不到一點讓人莞爾的段落,但我們卻發現他們其實是有在刻意要營造這種東西的。希維特的《環聖狼峰的36瞥》雖然當時在翻譯時,還覺得頗有趣,但是在觀看之後它卻成了一部留不下記憶的作品;且不能說它仍含有希維特的美學強調,就稱讚它吧。史柯西斯的《隔離島》倒是頗聰明地不為觀眾解謎,這件事是諾蘭怎麼也學不會的事情。宮崎旗下的《借物少女艾莉緹》我倒不討厭,但等到後來看到宮崎的兒子第二部作品《來自紅花坂》後,才比較同意很多人抱怨說「宮崎寫不好的劇本就丟給別人導」。雖然崇拜宮崎,但也不得不有點相信這種說法。但其實,應該說,把標準換一下,其實這兩部片要交代的東西本來就不能跟宮崎比,但只是說,不管從什麼角度來看,好像我也沒法幫忙自圓其說。鮑沙奇的《月升》形式強過內容,使得這些形式撐不起來;相對於動畫《魔髮奇緣》來說,後者倒是很適切地把形式融入通俗的情節中,成為多年來第一次看迪士尼可以這麼賞心悅目。倒是雷奈提到在《月升》的那個鏡頭,在我看來,確實比較有種賣弄的感覺。《社交網戰》太過平板,像是被劇作牽著走。《交響人生》是因為恩師推薦片末的那場演奏會,說實話,在造型上這段蒙太奇的段落不算精彩,但是中間一下閃前一下閃回的方式,倒是頗讓人頭皮發嘛。或許可以被稱為年度最好的華語電影的《让子弹飞》,在某種程度上一點都不輸給塔倫提諾接近的作品;但也很難說,我被太太的笑聲搞得有點被迷惑了,究竟是因為四川腔調的對白好笑呢?還是影片形式上確有讓人欣喜之處?或許將來有機會獨自觀賞時再來確認。維斯康提的《異鄉人》在我看來問題不僅出在選角問題,而在他的物質性手法也多有能詬病之處。《世界上最快乐的女孩》有一種用「逗格馬」嘲諷「逗格馬」的趣味在,簡單來說,用反諷的方式對這些「教條」片發聲,而強調了後設的意圖。史柯里摩斯基今年也在金馬、高雄電影節放映的《浴室春情》有突出、曼妙的手持機拍攝,它足以讓現在這些一窩蜂愛好手持機的人當作標準範本;另一方面,它的劇作與結構都是非常讓人滿意的……我現在有點想不通為何它沒有進我的10佳,大概是今年看到的佳作太多吧?《启动原始码》或許很多人相信它太「老套」,確實,一堆「重複」、「迴轉」的影片在眼前了,加上它十分接近的《我愛你,我愛你》(特別提到是因為幾乎沒什麼人談到這部其實是血緣最近的參照)等等,但與後者比起來,《源代碼》的內核無疑是樂觀且積極的;甚至加上我自己對結局的詮釋:整個影片只是幾個高層的頭腦體操,會讓這部片更加貼近我理想中的樣貌。無論如何,儘管它有無法辯駁的缺漏,但仍是頗值得稱讚的一次項目:特別是導演並沒有因為增加了預算而失去了他一些獨特風格。至於《选战风云》我已經無力訴說了,就像我在觀影日記中曾做最後的辯駁(為何需要替一部並非我拍的作品「辯駁」呢?):它在「片情」上的統一要重要過它挑選的題材。最後再提一下《发现心节奏》,這部令人沮喪的片,是不是少了前作那同樣令人乏力可是卻無疑重擊觀眾的那個高潮,一瞬間卻擴散許久。
佳片部分,為了寫稿看的《家庭記事》、《韃靼人的沙漠》和《軍妓》,這幾部祖里尼的佳作已經能看出他作品的美學核心:跟《變形記》相近的「蛻變」過程;並且,這個變形是主人公主動選擇的。《家庭》是從死亡出發將一種存在歸還;《韃靼人》是透過空間的轉化加諸於人物,加速了他的變形;而《軍妓》的流動性則更增加了變形的強度。無疑地,祖里尼必然是一個講究嚴謹的作者。
季特里的《作夢》沒有比他其他作品來得出色,但相反地,也沒有比較黯淡。只消觀眾接受了他那「無賴式」的說服,那麼一切都能成立,都能被看成浪漫。
《不合宜老婦》、《48小时》只是確保了它們的創作者確實是大作者,他們無疑是擅長於電影的各種材料特性。
《又一年》乍看之下有一種令人動容的風情,但細品好像又太過瑣碎。不過我仍要為它捕捉季節情調鼓掌。且,我還是希望每年都有這類的作品問世。
米亥可夫的「小」作品《搭便車》有刻意削弱影片中可以繁複起來的元素,只因要控制在這個小篇幅中。不過我也無法為它經常展現出來的「土癟氣」辯護。只是可以順帶提一下小孩誕生的那個「不合理的」蒙太奇,向觀眾,或更多是向創作者展示了一種可以不按「規則」創作的態度:一切取決於效果。
《米芽與米咕人》對我來說,是看後回味比觀看當下更有味道的作品。不過觀看過程中經常想到宮崎,這應該不見得是好事。無論如何,幾位近年來的商業動畫長片作者來說,我在情感上是最喜歡他的。
另一方面,《幻影師》繼續消耗他的美學根源,這次已經走到大落落地把達地拱出來了,我想,他也該換跑道了。他自己可能也發現,從達地出來的風格,最終只能回到達地身上,喬麥畢竟不是艾泰,感覺料沒那麼足。
被大家狂推的《分居风暴》其實真的因為它的劇作結構將那個本來會是太搶戲的「賣高分」藏起來,使得它具有一股很強的壓迫感:既要觀眾去想要,但卻從沒清楚告訴你到底有什麼值得期待的。最終揭示出來的,卻還是一個「奇觀」(抽象意義上的),這就不會讓觀眾失望啦!
老庫的《地下》電視版有更清楚的交代一些人物關係,以及政治態度。雖然後來有朋友說明電視版不是老庫盯剪,但老實說,節奏上倒沒什麼太大問題,或許,應該說目前流通版的169分鐘電影版本身的節奏就不是很流暢,雖然影片的整體結構跟被展現出來的象徵、符號都已經太過強烈而可以(且必然會)忽略掉那些技術上的細節,它畢竟是影史上一部非常重要的怪作。無論如何,電視版甚至還加強了超現實意味。使它再一次讓人難以抗拒。
是枝的《奇跡》或許已經難以給人新鮮感,但在我看來,如果是枝只能留下一部片給後人,那我會希望是這部,儘管我不否認他需要之前那些作品才足以累積到他這部片的能量。但我敢說,如果是枝如果沒打算轉換創作方式,那麼這部片很可能已經是他的頂點了。
卡瓦康提在他《48小時》的DVD後附贈的短片《黃皮膚凱薩》意外地是一部非常精悍的短片,老實說,它一下子就把一些所謂的「真實電影」打敗了。在觀看的過程以及現在重新回憶這部片時,我居然(不合宜地)想到德萊葉的《地下水》,尤其是後者那像是在說相聲的旁白。不過美學上其實《黃皮膚》更接近於威爾斯拍的非劇情片,不管是他替電視台拍的那些《與威爾斯環遊世界》、《倫敦》或其他有的沒的未完成作品也好,是比較相似的創作態度。且,比起威爾斯,卡瓦康提可是不怎麼遜色的。
年初在表哥的推薦下,看了《無名之人》,一如看完後跟表哥的討論那樣,這部片看得出妥協的痕跡,但卻仍然教人驚訝,雖然在看過《托托小英雄》就該知道導演馮多瑪是有料的導演,但在那時候,感覺他太匠氣──雖然我不否定《無名之人》或也會帶給人這樣的感受──,但這回,他有更深刻地將他的形式轉化成力量,使得在雷奈、高達手上晦澀的東西,來到《無名》中卻是如此美妙,更不用說,他在視覺的講究上,絲毫不會輸給為怪而怪的林區。我敢說,《無名》作為21世紀最偉大的電影之一,是當之無愧的。
《尤利西斯》的精彩已經超乎我能描述的範圍,特別是我個人對實驗電影的陌生,以及對它所根據的文本也不是特別熟悉──只是略知一二是很難窺得它的美妙。因而,在胡總老早就送我的DVD,即使也讓網友轉視頻,但那個視頻卻苦苦等著我的簡介而一直被壓在片庫中。或許我能找時間好好認真再把它看過一遍,然後用很大的力氣來談如何進入它。這不免讓我想到《審美經驗現象學》中提醒我們的:「晦澀是作品本身的一個特徵,不能與公眾的不理解相提並論。晦澀的作品即使讀懂了仍然是晦澀的。……晦澀是意義本身,而不是與內容不相稱的形式。」(P.95的註釋)這無疑讓我們想到雷奈(特別是他早期三部長片)以及威爾斯(如《審判》或被于總稱為「挑戰」的《夜半鐘聲》),當然還有高達(只是我沒那麼篤定就是了)。
同樣地,觀看《发亮的野兽》對我來說無疑也是不小的挑戰,尤其影片根本不提出一個「看法」,或者說,「主題」。主題要透過影片所呈示出來的切片,自行綿延,以推演出關於這發光野獸的自我暗示。其形式很接近於觀看卡薩維茲的影片,特別是攝影機與「表演」之間的關係──哪怕它基本上是一部紀錄片;從這個角度來說,卡薩維茲也是某種意義上的紀錄片,或許要比侯麥的作品更接近紀錄片。
至於科奇許的影片,我們都知道了,是需要很大的「力氣」來觀看。同樣在表哥的鼓勵之下,先是看了《黑色维纳斯》──光看封面不會理解裡頭有什麼震撼人的地方;後來延續著這份震撼,看的是《愛情躲貓貓》──這部片幾年前下載到的時候我有試著看了一下,但當時只有英文字幕,完全跟不上速度,這次幸好看到了有中文字幕的版本,發現,對白對這部片來說太過重要,甚至可以說,「語言」就是這部片的全部內容。反過來說,「身體」就是《黑色》的全部內容。介於中間的、曾經也讓我們非常驚訝的《谷子與鯔魚》就是兩種範疇的綜合──但其實還是比較偏身體。因而,《黑色》假使無法在情感上討喜,但在形式上,也必然是需要認真看待的。如同半個世紀前的情況那樣:「捍衛《黑色維納斯》就等於在捍衛電影」,只是比起《蘿拉蒙黛斯》,《黑色》在電影藝術的貢獻上還是沒那麼全面的;但卻至少指引了一條新的道路,就像老庫透過《生命是個奇蹟》指引出一條關乎人的回歸主義──儘管它的形式完全無法和閃亮的《地下》相媲美。
最後,是接近年底看到的《圣女》。雖然我承認在完整性、前衛性、技巧性、嚴密性,它是比不上《黑色維納斯》、《尤利西斯》、《無名之人》、《发亮的野兽》,可是若要選一部2011年觀賞的代表性影片,那麼《聖女》無疑算是綜合這些作品的折衷派體現,事實上,體現了我這個觀影主體的特徵。進而,相對於那些要不就是本身已經夠大眾化,要不就是極端邊緣化,再不就是不管是否罕見都已經名列經典的作品來說,推薦《聖女》也在於喚起讀者們對這部片的關注,哪怕我也無法保證它能滿足所有人的口味──但,有什麼作品需要這麼做呢?
作為收尾,在此又要引《審美經驗現象學》的一段話來做結,這段話暫時解答了我最近在尋思的問題:
「藝術把看、聽、讀變成沒有利害關係的行為,這些行為彷彿是奉獻給知覺的最大榮耀,它不產生任何結果。審美對象不作任何允諾,它既不恐嚇,也不諂媚。它無力控制我,只能吸引我,但我總可以不受它吸引。我也無力控制它,只能逃避它,或者破壞它。我知道這種行為是不正當的。因為對象根據一種傳統把自己委託給我,這種傳統禁止我破壞它,要我去注意它。……所以說,審美對象簡簡單單地存在在那裡,只等我前去感知,給它賞光。」(P.121~122)(2012.01.05~06)
(話說,于總說過要去美國幫我把《透視的意識型態》買來給我,我想,他應該會忘記。)
—-明天见他提醒他。
果然年头存到年尾都没有看完的电影就是等这么篇总结来被决定命运的。让子弹飞就是存到现在没看的(因为再之前两年都有大量存盘没看了。。。话说华语电影其实看到了《太阳照常升起》后就没有看了)。最近被拉去看《sweet idiot》, 当时在忙,于是用背看的—-所以声音的印象很深刻,而且感觉很不错—尤其当友人喊到,啊,他自杀了,的时候,感觉这个片子也许会有意思。准备看。不过《那些年》您就当是娱乐片看就好了,本来就是为了发泄的。
哈哈,于總自己有推這篇回顧,但我猜他或許會迴避掉這句話?
我的回顧沒有什麼參考價值啦!
若因此被您拿出來,或者因而被您冷凍起來的片,似乎都不公平。
特別是,儘管我覺得沒必要,但老是會為我推薦的片被人討厭而難過--為片子難過,也為自己的口味被否定而難過。
人啊,太較真就是辛苦,但不較真,基本上這世上不會出現藝術品吧?
…. 你說Panofsky那本書喔?XDDD 你回來就知道惹啦!
话说! 你可以弄个并列11佳把浴室春情列进去!
然后没有人提我爱你我爱你我觉得是看的人比较少吧…然后雷乃在时间的接合控制上更精妙些
喔喔!于總這樣就沒有神秘感了哈~~
@想想:
但由於要考慮到他之前作品的原創性,對這部在「情感上」也不討喜的作品,我還是帶有保留的。(喔~片中女主角腫麼那麼像年紀相仿的Bulle Ogier)
至於雷乃的這部片,在我同時重看《Muriel》比較下來,它真的沒那麼出彩,甚至「因襲」的成分很高呢!
“倒是5~7月份有密集地重聽一些弦樂四重奏,陪伴我備考。也有因為跟QQQ討論現代音樂,也重新拿出一些音樂來聽。”
求讨论实录
求弦乐四重奏名录
求重新拿出的一些音乐名录
討論實錄喔~要整理起來太複雜了,有一部分發生在網刊的幾篇博文的回帖,有一部分則是在豆瓣某私密小組內。
當時聽的弦樂四重奏主要還是那幾首:
貝多芬晚期幾首(貝爾格弦樂四重奏版、愛默生弦樂四重奏版)、
巴爾托克六首(塔卡契版)、
荀貝格一首(義大利弦樂四重奏版)、
蕭斯塔高維契幾首(主要是一號、三號、八號、十五號)(鮑羅定版、費茲威廉版)、
布拉姆斯兩首(應該也是義大利弦樂四重奏版)。
應該是這些首吧。
有意思,趁机学习一下台式作曲家译名:
巴爾托克 vs. 巴托克
荀貝格 vs. 勋伯格
蕭斯塔高維契 vs. 肖斯塔科维奇
鮑羅定 vs. 鲍罗丁
布拉姆斯 vs. 勃拉姆斯
杜夫海纳的审美经验现象学在家里放了八年了一直没看,惭愧
那些年,我不明白,从电影的技术和艺术性难道不就是一个烂片吗,从这点说它就比海角低两个层次至少,不止是视角和情怀的问题。我十分特别不理解,这么明显的一个刻意煽情简陋初级的电影竟有那么多专业的独立的影评人在捧或觉得好
這說明了:我們根本不需要「專業的獨立影評人」。
边读,您的声音和样貌就又出现在眼前了。希望您一切都好
都還好,至少,還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