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火档案

A Selection of Critical Mass in Music, Films, Literature and Beyond






信息

无风 发表于04/26/2012, 归类于动漫.

和三岛由纪夫磕集英社的青年时光 (一)

文/无风

漫画能够和三岛由纪夫相提并论吗?能。是集英社首先改变了漫画只是给小孩子带来乐趣的体裁这样的印象。严肃文学里面探索的话题在漫画里面同样作为青年向题材被描绘着——甚至,因为较之于严肃文学,漫画在图像上的可塑性更强,所以漫画有着文学所没有的图像探索性,并且在某些镜头上比电影更容易表现出特殊的视觉冲击和夸张效果。与此同时,动画因为在画面表达上不受到客观环境的限制——而电影在拍摄的过程中是受环境和布景限制的——从而可以最大限度地简化干扰因素而突出画面主题。所以,在展现内心世界和探索虚构角色的各种可能性的问题上,漫画、动画,是可以和三岛由纪夫相提并论的。

 

可是在一代的人童年生活里面,漫画和古典文学还是小学生和家长之间永恒的冲突。在我还在上幼稚园的时候国内流行的是变形金刚——电视其实没有什么印象了,唯一有印象的是我爸接我回家的时候走在幼稚园的走廊上,他弯下身来,说买了一个有变形金刚图案的铅笔盒给我。我至今都记得那个铅笔盒的样子。深蓝色,上面是竖印的变形金刚,合口处是磁铁的,整个笔盒的边是白色的。——而且很奇怪的是,这个如此深刻的记忆,我脑海中的图像却是呈现出一个第三者视觉的镜头:我仿佛是站在中心花园里面,看到父亲把我从教室里面领出来,然后弯下腰给我一个铅笔盒。写到这里的时候其实我也开始怀疑到底是什么时候和什么机缘下我竟然改写了自己的记忆。

 

但是大概是前年的时候吧,当变形金刚再次火爆起来的时候,我重新看了一遍八十年代TV版的动画,却一点都看不下去了。

 

幼儿园时期看过的漫画似乎就只有《圣斗士星矢》了。其实也没有留下什么印象,唯一记得是在姥姥家里翻表妹的漫画书的时候,有一集我看了不下十遍:那集讲什么的其实也不记得了,唯一记得的是当时“复杂”的感情——对于一个小孩子来说,那是第一次有“悲壮”、“悲伤”、“无力控制”等集合在一起的复杂情感——还有就是通往雅典娜所在的地方的长长的弯弯的楼梯——我记得漫画应该是用了一个仰视角度的镜头来表现的。当然最后我看了无数次的是那个不知道谁把剑从雅典娜的胸前刺进去的那堆镜头。这个事情我记得这么清楚,应该是因为那是对小孩子的一个很大的冲击吧——我貌似很单纯地认为雅典娜是不会死的,也不会受到伤害的。

 

同期还有一部动画片,因为看的是香港台,所以不知道国内的译名是什么。《星仔走天涯》。同样的忘记了剧情了,但是记得主题曲的歌词——甚至还能唱出来。大概这应该是讲述一个少年寻找爸爸的故事吧。我记得主角是非常乐观活泼的男孩子,但是我总是受到那种被隐藏的悲伤的影响。——就如同我第一次读《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时候,就感觉到极深的悲伤——一起读的人却对此表示不解。直到长大了在中学语文课本里面再次遇到,才知道海子自杀了。

 

 

落雨不怕 落雪也不怕

就算寒冷大风雪落下

能够见到他

可以日日见到他面

如何大风雪也不怕

我要 我要找我爸爸

去到那里也要找我爸爸

我的好爸爸未找到

若你见到他就劝他回家

 

哦,我似乎是对父母的缺席是特别敏感的。那个时候时候有部连续剧《孽债》,讲述的应该是上海的知青在西双版纳的故事。我也完全记得那首从孩子的视觉来唱的主题曲:

 

美丽的西双版纳

留不住我的爸爸

上海那么大

有没有我的家

爸爸一个家

妈妈一个家

剩下我自己好像是多余的

 

扯远了。儿童时期看过的动画也就这些吧,还有《花仙子》、《希瑞公主》、《奔奔》、《一休》等等,不一一列举了。现在看起来,无论是“鹰的眼睛,狼的耳朵,豹的速度,熊的力量”,还是粤语版的“我要替月行道,警恶惩奸(国语版貌似应该是“我要代替月亮消灭你”?)”基本上看的都是“动作片”呢。

 

可是与此同时,我也深刻地记得在5岁的时候被《黑猫警长》吓坏过。那个时候是一个人在家里听故事录音带,那集貌似应该是黑猫警长被杀吧。反正背景音乐是阴森的森林——之后一个月的时间我连碰都没有碰过那盒带子,而且害怕了很久。——一直到现在我都对国内的“官方动画”颇为厌恶——这种明明属于青年志的题材,却做成了儿童节目,而对于青年,却没有任何拿得出手的作品。日本的漫画和动画为什么吸引人?因为里面呈现的是事物的本来,或者说漫画家眼中的事物的本来,没有太多强加的意识形态——就算是日本的“爱国”漫画,主角也不是“又红又专”的。人,本来就是有七情六欲的,人,遇到危险是会害怕的,保卫国家并不一定比保护好自己的孩子重要。

 

但是,那个年代,日本漫画还是洪水猛兽,这是毋庸置疑的。我真正开始拥有自己的漫画是在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吧。那个时候的零花钱非常少,但是总有那么一些是用于购买当时和小人书大小一样的《叮当》(《多啦A梦》)。我还记得应该是两块钱一本的书,我大概有一箱子吧——几乎都是瞒着父母买的。那个时候还有一些少女漫画,唯一记得的是《雪天使》,是个短篇,只有四卷。剩下的是《尼罗河女儿》——这本太过分了,我看的时候是1993年左右,现在都2012年了,连载还未结束。还有一本貌似是叫《恋爱方程式》的,应该是含有H成分的少女漫画吧——这是我的所有漫画书被没收前看的最后一本了,并且,似乎是最后一本少女漫画了——从那时起很多年后终于又拾起漫画时,少年漫和青年志攻城略地,少女漫已经只剩BL一块地与之抗衡了。

 

那么从94年到03年这11年间我做什么去了呢?和漫画相关的事情一件也没有做过。因为父亲从我很小的时候开始就常常给我读故事,所有我有印象的第一次阅读便是从五岁开始——父亲带着去书店买后面要读的书,都是《365夜XX故事》(XX=科幻、植物、动物、童话)之类的。某一次离开少年宫的美术班走进书店时,我看中了一本叫《滑稽故事》的书一定要买,父亲已经拿好了《365夜科幻故事》准备结账了,跟我说,我们读不了那么多书。我从来不闹别扭的,但是貌似我就一直拿着那本书不放。最后父亲说,买可以,但是你要自己看。——和我所有的故事书一样,那本书也是全部的文字,没有任何的图画。我居然答应了!

 

所以说,从五岁开始我就已经告别了图画书彻底进入了文字的世界。我记得从那本《滑稽故事》之后我的生活就开始有清晰的记忆了(似乎和心理研究一致,象征语言和精确记忆是有很大关系的)。我开始了疯狂阅读状态——打那之后父母也再没有给我读过书,那次买的连《365夜科幻故事》我都自己全部读完了——那书厚得我都拿不起来,每次都必须低头放在桌子上看。——总之,我从8、9岁开始又看漫画了对我父母来说或者是很惊恐的吧——好不容易培养起来阅读习惯的孩子瞬间“倒退”到了5岁以前。

 

所有的漫画被没收了之后,我就重新回到了社区图书馆,一本一本一本地把少年宫图书室的书几乎全部读完了。几乎全部读完指的是,从《七侠五义》到《周礼》,从《红与黑》到《愤怒的葡萄》,从《基督山伯爵》到《海底两万里》——这些书里面的人物,故事,经历,对当时的我来说是可以毫无压力从头描述到尾的。《格尔巴阡古堡》一类的哥特科幻,到《茶花女》(包括茶花女原型人物的小说)和《包法利夫人》一类的社会世情,甚至《名利场》一类只能通过想象去理解的小说,全部都看完了——如果说起来,我觉得那个时候说不定看漫画比看这些完全属于青年志范畴的题材都好呢。看上去那个时候的自己似乎是“饱读诗书”,实际上完全是被拔苗助长了。少年老成也是不什么好事——少年就该有少年的样子。而且也因此,一直到大学,我都和同龄人有一定的隔离感,因为当大家聊起樱桃小丸子的时候,我连她长什么样子都不知道,只能附和着说说笑,自己心里清楚得很,虚得很。对于一个少年来说,这样的隔离是残酷的。

 

那个时候印象最深刻的莫非是很想拥有一本《三国演义》却没钱买(96年的时候一本古籍书店出版的三国需要15元人民币),最后借了死党的书,用笔记本把《三国演义》从头抄了一遍——所以前后出师表,甚至是所有的描写诸葛亮的草庐的诗,早在六年级就能背诵了——那些本来应该属于奔放的少年的情感,全部都过早地被青年对世界的观察所占领了。十二岁的小学生只能幻想着在中国重新推行周礼推行孔道,甚至去模仿周礼里面提及过的各种祭祀仪式,这实际上是多么可悲的事情。少年,难道不是应该更阳光更积极吗?

 

坏了,我似乎也意识到我一直在用“少年”这个词呢。少女离我太遥远了,尤其是因为父亲早在我还没有桌子高的时候就跟我说,自己想要的要自己去拿,不能指望任何人。

 

这个少年老成的小人终于在高三的时候重新回到了漫画。

 

Kumo踏云酱是中学六年的死党,而且和我是前后座的关系。如果往大里说,相信其实很多传媒和漫迷都认识她:她是《Rice》的创始人之一和编辑和作者,是民宿炎论坛的创建者,还有很多很多。那个时候大家看的还多数是国内的四合一漫画(即一个页面里面缩印四页漫画的盗版),而踏云家里有全套正版的《通灵王》和《GTO》(可能还有其他,但是我也不记得了),还有很多后来我知道被称作手办的人偶。很多个夜晚我就缩在她的卧室里一本一本地把通灵王看完了——在我高三结束的时候,通灵王也结束了连载——那个时候还不知道集英社,也不知道少年Jump,所以对腰斩什么的也毫无概念,只是单纯地以为武井宏之是资金不足不再往下画了。那个时候其实通灵王正连载到高潮呢。突然腰斩真的很接受不了,于是到现在也没有去看后面的结局。——真希望什么时候通灵王能重开啊——是重开原著,而不是现在重开的新故事。

 

酷酷的麻仓叶其实和踏云很像呢。还有小畑健笔下的真城最高君也是。每次看到他们就会想起踏云酱了。恐山安娜也是那个时候自己很喜欢的角色。

 

人总是要先成为孩子才能成为成人的。如果过早地把人拉到了成年人的位置上,那么缺失了的东西在以后还是必须要补回来了——否则就是一个空中楼阁一下,总是有种摇摇欲坠的感觉。然后在成年之后看的少年漫画和少年时期看的已经感觉大不相同了。

(未完待续)




6 Comments

  1. aegnkl
    04/23/2012

    lz太强大了!《三国演义》居然手抄了一遍!期待后续对三岛由纪夫的展开阐述。

  2. 无风
    04/23/2012

    那是穷人的读书美好回忆。。。记得高三的时候(03年了)还为了能买齐大学物理学的全部书结果大冬天的每天中午就吃一个5毛前的手掌大的小饼子,一周剩下50块买书。。。。

  3. aegnkl
    04/23/2012

    记得以前有抄宋词三百首的经历,不过只是部分。说到物理,中学的时候总有一种恐惧的心理,因为初中的时候第一个教物理的老师相当的严厉。。。。所以lz能那时候看大学的教材还是很厉害的。

  4. 无风
    04/23/2012

    那会儿还要报读物理系来着,这么多年后果然是长歪了的瓜。

  5. ghostray
    05/08/2012

    期待三岛的神展开

  6. Emma
    07/09/2022

    哇,我在找当年的民宿炎网站,就搜到你这篇文章了~!我记得那个网站做的超好看哈哈哈哈哈。我一直以为踏云是男生!最近动画reboot了好怀念的说。

留言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

掘火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