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若有觀影以及讀書,應該還是要每天寫點練習。多少都可以。
「每天都必須跳舞,哪怕僅僅是在思想裡跳一跳也行」。
2
看了半個小時的《新生活》(La vie nouvelle)基本上確實還看不出來它要幹嘛。
有兩個感觸,一個是看了片頭之後不久產生的。這個開頭這麼強,緊接著這些人的視線後面,應該也要是有足夠力度的影像;但卻沒有。甚至看了三十分鐘,還找不到跟片頭一樣有勁的影像。
倒是影片花了長時間聚焦在一些跟身體有關的畫面上。少有言語。情節推展亦讓人摸不著頭緒。假若這是一種新世紀影像風格(或,有點爭議地形容成「語言」),那麼它到底有什麼創新?這不也是著重在一種「奇觀」上?只是,對「奇觀」的定義比較不那麼普遍而已。這讓我聯想到那個「微相學」年代,導演們對特寫的迷戀。這中間尤其特出的,還是德萊葉的《貞德受難記》。唯,德萊葉透過這個本身跟信仰有關的題材,在駐足凝視鏡頭捕捉與給予的「奇觀」——臉——的同時,將精神性載入。但在《新生活》、《天堂之戰》或《羞恥》這類影片中,卻不給予這類豐富。 所以,21世紀的新影像,到底在哪?
3
《後現代道德》(見83~84頁)關於討論前提的那一段。無疑還是回到我的一些基本強調,彷彿這些就是我自己的某種「美學核心」:即使或許可以設立一些原則來判斷作品的優劣(但有必要嗎?)、美醜,它並非鐵律。於是還是得回歸兩個方向,1.相對來說,透過作品間的互涉乃至一個語境下風格的呈現之比對,尋求某種普遍性審美準則(用這個詞感覺還是太決斷),這也是為何解讀者需要培養更多的工具;2.絕對而言,仍要回到該作品本身所建立的邏輯,去推敲其形式是否適切於目前所表達出來的內容(如「有效的場面調度」),但這個畢竟有點「封閉性」。
4
看了李歐塔那篇《李歐塔讀本》序之後,決定應該重新選我的定版文集。
幾經掙扎,覺得論文部分還是算了,就當作《在巴洛克與禪之間尋找電影的空缺》那本已經算是第一次定本了。不過這本中還是多有重複到……這次定名為《尺孔的歡愉》:
巴贊訪問威爾斯(I&II)
巴贊的美學視野
[電影的解讀]
試探《大國民》的影像符碼
《南街奇遇》:情感的扒出
經典文本背後的再解讀:《血戰七強盜》
從《女朋友們》到安東尼奧尼
《穆里愛》,或對一部影片研究所展開的準備
影片隨想錄:躺椅三病人 - 傑克與蘿絲的芭樂 - 羅浮宮謎情 - 拍攝審判 - 影說梵谷 - 林布蘭 - 花落花開 - 貝姆指揮貝多芬第七號交響曲 - 兩個人 - 攻殼機動隊 - 春光乍現
訪問布紐爾
探索柏格曼
[觀看的歡愉]
觀看的歡愉-對影片材料的思考
必須捍衛的經典:《蘿拉蒙戴斯》
《蘿拉蒙戴斯》的場段簡述
訪問歐弗斯
小津美學的飛躍:《秋刀魚之味》
《秋刀魚之味》的場段簡述
不見秋刀魚,香味卻滿溢
輕觸:一種天才所屬的電影境界
希區考克對希區考克
其中有幾篇還得補全。但已經算是我第一階段的收錄了。
5
「一個先鋒派畫家首先感到要對來源於其活動本身的要求負責,這就是:什麼是繪畫?於是他的任務的主要賭注就是看到可見中的不可見。接下來的工作才是“培育”觀眾。」(《非人》,139頁)
從這裡先是對歐弗斯的文章有了聯想:一個創作者(這裡限定為「先鋒派」)先透過他的洞見或預想,將可見中的不可見透析出來,並將之再度化為相對程度上的可見(我們會發現,其重現方式多屬於變奏、重複但表現在結構組織上);但這可見傳達到觀者處,則可能仍為不可見(這依賴於觀者的程度),或,看不見。所以才有必要「培育」觀者。
6
受邀評選10佳時,倒不是以「我餘生要反覆看的影片」為前提;並在某種程度上壓抑了「喜愛」,而希冀從更客觀的角度來看…不過,導演部分倒真的是喜好偏多一些──畢竟是涉及到人嘛。
7
假如「餘生反覆看」片單也只是「暫時」,那就不妨把它想成是「荒島影片」啦。
所以當時一擬定10佳清單後,隨即也擬好了最近的「荒島清單」:
A.書
《論語新解》:我合理推斷,當恩師的論語書推出後,非常可能取代掉這一本。
《模仿論》:大師氛圍需要不斷感受。最近比較細地分段閱讀(讀到17章),發現這樣細品的讀法更多精華!
《審美經驗現象學》:覺得英文版應該要帶上。
《電影是什麼?》:如果在荒島要呆很久,我可能也會考慮帶上法文版。
《追憶似水年華》:這麼多年下來了,第一冊第一部都還沒看完…所以必然只能利用在荒島才能看完吧…
《美學裡論》:一樣是要拿去荒島才能專心讀吧…
《人論》:讀過的幾篇沒印象;沒讀過的顯然更不知道在幹嘛…
《非人》:因為最近才剛開始拿起來讀…還是應該選《話語、形體》?
《電影I&II》:把中、英、法三版都帶著,利用餘生修訂一個更精準的中文版…
B.片
《秋刀魚之味》:還沒研究完吶!
《夜半鐘聲》:但真的很糾結,跟《奧賽羅》…
《去年在馬倫巴》:下一部輪到你了…
《芬妮與亞歷山大》:電視版喔!
《葛楚》:現在登打時好像又沒那麼篤定了…
《烈日灼身》:或,所有手邊收集到的米亥可夫…
《崖上的波妞》:至少再看上10遍沒問題吧…
《某夫人》:其實也該帶上歐弗斯全集…
《輪舞》:嗯,歐弗斯畢竟是最能滿足我觀看歡愉的人…
C.樂
《晚期弦樂四重奏》(貝多芬):音樂必定要是以「套」為單位了…儘管聽了很多版本,似乎還是帶上阿爾班貝爾格版…
《夜曲》(蕭邦):應該還是帶魯賓斯坦?
《崔斯坦與伊索德》(華格納):其他都太長了,沒聽完就煩了吧…(貝姆版,因為最「快」)
《弦樂四重奏全集》(巴爾托克):因為這部還沒弄明白…(塔卡契版)
《交響曲全集》(貝多芬):福特萬格勒版,純粹要好好聽個仔細。
《第三號交響樂「悲歌」》(葛瑞茲基):當環境音樂聽…(辛曼版)
《管弦樂作品全集》(拉威爾):為了悅耳。
《某種調調》(麥爾斯戴維斯):聽來聽去,或許因為「沒有聽過它就算不上聽過爵士樂」吧…
《環境音樂選85-92》(愛費克斯雙胞胎):應該不會聽膩吧?還是該改成The Orbs?
《一切都好》(布萊德里斯):帶我進夢鄉。(2012.04.26~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