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火档案

A Selection of Critical Mass in Music, Films, Literature and Beyond






信息

无风 发表于05/27/2012, 归类于动漫, 现场.

标签

, ,

漫画及动画音乐的二次创作,及欧美早期同人文化简史

主办:掘火网刊/豆瓣大波士顿地区小组

时间:2012年5月12日

地点:哈佛大学化学系活动中心

 

主讲:五十六团座  

 

国内著名同人本画师,参与多本同人本的制作及发行。区别于国内的插画师,五十六团座同时进行故事情节复杂的同人漫画创作,创作有《东方Project》多本同人本,宅腐兼修。90后旅美高中生,现在已经凭其出色画作被美国一流建筑学院录取,离开大西洋西岸奔赴湖区玉米地。
五十六团座的P站主页:http://www.pixiv.net/member.php?id=1646374
五十六团座的博客主页:http://hi.baidu.com/far%5Feastern%5Funion/home

讲座视频下载: https://www.digforfire.net/video/56-dojinshi.avi

讲座ppt下载: https://www.digforfire.net/visuals/56Presentation.pptx

(海报设计/五十六团座)

 

 

后记

欧美早期同人文化简史(三十至七十年代)

 文/无风

这篇后记是一个尝试,试图去搭建一个交流的桥梁,使得看来让人感觉受到的排斥的“宅腐萌”所代表的文化能够被读者用非动漫的表达方式来理解。这篇后记里面会就讲座提及到的内容进行一些探索,但是讲座本身涉及到的内容在这里就不会重复了。如果这篇毫无章法的随笔能够稍微拉近不同世界之间的距离,能够让不多接触到极端的漫迷(宅腐萌类)的读者能理解“其实我们是同样的人类”,目的就已经达到了。

 

什么是同人

 

首先撇开动漫领域来看看广泛意义上的同人。同人就是志同道合的人——如果放在文本创作这个稍微细致的范围内来看的话,同人志就是同人们交流时的产物——在鲁迅时期,《新青年》就是这么一种为志同道合的人提供交流阵地的地方。讲座中提到的《三国演义》也是一例——作为热爱三国历史故事,又特别热爱蜀国的《三国志》的读者,罗贯中用他的角度来诠释他所希望看到的那个世界,于是创作出了《三国志》的“同人小说”《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本身属于历史小说)。而前年面世的央视版《三国》连续剧,则是另外一个层面上的同人创作——对比罗贯中,央视更喜欢曹操的正面形象,同时还融合进了当代的同人色彩,使用大量的网络用语,甚至出现各种“穿越”。通过这样的文本,无论是央视还是罗贯中都在三国这个历史世界中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世界,并且告诉大家——这是我所想象的那个世界。

 

如果套用另外一个不恰当的例子,或许爵士乐的演奏本身也可以粗略地看做一种“同人形式”——基于一个基本旋律和节奏,加入当时的理解和心境,然后进行变化和演奏;并且不同的乐手对于同一个基本旋律会即兴出不同的变化,这个过程也类似于原作、同人创作、同人交流之间的关系。而且,演奏者/创作者对本体的审美能力和自身的创作能力是这两者在二次创作上的共通之处——没有审美能力的人是很难在鉴赏者和创作者的身份之间灵活转换的。

 

再举近一点的例子——掘火上我非常喜欢的一篇同人文(虽然作者本身并不会认为他是在写作同人文)便是redhousepainter的《那一夜,和老渡对聊nujabes》。这篇文章正正拥有了文化意义上定义的当代同人文的几乎所有特征。

 

首先这里面有一个“原作”的世界,一个本来存在的世界(在英文里面这个被称为canon, original universe),一个以其物理性和时空性不容更改地存在的世界——这个世界里面渡边信一郎念叨着“人与人之间是没有太大区别的,要创作一些能够触及人类最根本的作品”,一边监督制作着他的作品;濑场润还在经营着他的唱片店,不知道若干年后他与众人的际遇以及这一切会被一场车祸划上句号。而后在这个世界之上,还有一个属于其追随者或者爱好者的世界(Fanon, the alternate universe)。在这个世界里面,乐迷、读者、影迷、漫迷用音乐、文字、短片、画作创作着基于canon的自己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面,红房可以和渡边畅谈Nujabes, 瑜珈熊可以和Louis Armstrong jam上一段,五十六可以让蕾米和咲夜在她的漫画里面感受到彼此的体温。

 

其次,能够创造出这一个世界,里面必然包含着具有融入性的热爱和具有抽离性的审美能力,这两者缺一不可。唯有如此同人创作者才能同时成为原作的审美者和基于原作的创作者。红房对渡边和濑场的了解和热爱是如此深刻以至于写出来的“访谈”有着“仿佛是两个认识多年的人在一位朋友逝去后又再度坐下来回忆往事”的感觉。而且这种热爱是一种对读者有选择性和排他性的爱——这里面每句对话的细节,语调,谈笑的方式,只有深深了解对方的人才写得出来;而这样的感情也只有同样热爱渡边和濑场的人才读得出来。那些“感觉被欺骗”的读者显然尚未理解这种幻想世界的意义。——关于这点,以及何谓“宅”的概念,日本精神分析师斋藤环所著的《战斗美少女的精神分析》一书中有详细的论述。

 

而这里面又带出来了同人作品的另外一个特点:行话/黑话,以及排他性。同人志,顾名思义就是给志同道合的人看的文本,其门槛是显然易见的。而这类创作的最初出发点是基于个人的爱——是否适合读者理解那是非常次要的事情。这不是一种普及的创作,它本身就是面对志同道合的人而已,它本身是作者对其创作对象的热爱而已。

 

Evangelion同人志封面和内容

这种热爱能到什么样的程度?这里面可以举一个动漫领域的例子。EVA (《新世纪福音战士》)最著名的同人漫画创作(其后还有动画制作)《Re-Take》是一部作者花费了七年的时间进行背景资料收集、原作画风模仿、原作心理揣测、故事线设置,再花了两年时间作画,才最后完成的同人作品——试问花上九年的时间去对一部不属于自己的作品进行“二次创作”,这是需要多少的热爱多少的努力才能做到的事情。这部作品修改了EVA原作的结尾,加入了作者自己的理解,但是完完整整地保留了原作中各种人物设定,细致到角色的情绪变化规律,甚至是原作贞本义行和庵野秀明的思维方式。——如果不知道这是同人本的话,基本上没有任何地方可以让读者看得出来这是一本“二次创作的同人本”——甚至庵野秀明和贞本义行自己也仔细地阅读了这部漫画和观看了其后的动画。

 

近代狭义意义上同人的出现——英美篇

 

关于日本和东亚的同人文化在此前的《对隐义的渴望:当代日本的性别,漫迷,和女性向同人题材的二次创作》以及在讲座中已经提及,那么在这里我们就把注意力集中在美国和欧洲的同人文化上。

 

在英美来说,同人志(英文:Fan Fiction, 日文: Dojinshi)的出现和科幻小说以及大萧条有关系。美国最初的科幻小说同人志出现在1930年附近。正值大萧条时期的美国,科幻小说的连载是非常不规律的事情;在等待下一个章节出版的期间,科幻小说爱好者纷纷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进行创作,以弥补等待连载时的焦躁和空虚。这个时候的同人志包括续写、改写,还包括附加场景——比如说福尔摩斯和华生的第一次见面,或者他们第一次合作后华生对福尔摩斯的敬佩之情。这类都是属于某个特定场景的想象式描写,有时候它们会符合原著,有时候是对原著提出质疑而给予自己的理解(在后文里我们会理解到这种对原著的质疑和审美是同人的一个重要特点)。在等待连载的时候,读者就通过这样的方式满足自己的想象。

 

这一类的“同人作者”在网络时代到来之前主要活跃于各种读书俱乐部,那些在周末教堂聚会后把大家聚集在到城里某个咖啡厅讨论最近阅读的小说的俱乐部活动。这便是最初的同人交流形式。1937年,在美国东部的几个常常用书信交流的同人作者第一次各自驱车到费城的一个作者那里见面(笔友见面会?)——在之后科幻迷交流和创作的长长的历史中他们总是笑称这次聚会是“世界上第一次科幻书迷的年会”。当然也有科幻迷有更大的野心去把这个群体组织起来——1939年,第一次科幻小说年会在7月4日的国庆周末在纽约成功举办,并且一直举办至今。

The Man From UNCLE 原作封面

The man from UNCLE 剧照

 

Star Trek 剧照

谈及到欧美同人文化的成型,不可避免必然会涉及到《The Man from U.N.C.L.E》和《星际迷航》两个系列的电视节目。《U》剧毫无疑问地是第一部在人群中引起“类粉丝反应”的电视剧——观众中开始出现热烈讨论该剧的人,甚至出现了热切地努力说服不看科幻剧的人去收看该剧的观众——而据当时的收视数据,周五晚上十点被打开的电视机超过半数都是在收看《U》剧;而其后的《星际迷航》在此基础上成功点燃了粉丝大潮——此后的欧美星际系的科幻电影电视制作,包括《星球大战》等,无不都是从此起步的。1967年和1968年,第一本基于《星际迷航》而创作的同人志发行,其作者Juanita在次年参与编辑了第二本同人志——并且很快和《Ace U.N.C.L.E》(原作)的其中一位作者Buck Coulson结婚。——这在其后发展为一个全球性现象的粉丝文化在其开始的时候还仅仅形成于一个非常狭窄的圈子。

 

值得一提的是,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同样是日本同人文化开始繁荣发展的时期。这种具有广泛性的现象不由得让人把粉丝文化的出现以及其心理诉求与战后的世界社会状况联系起来。

 

当粉丝群体的存在以同人志的方式被社会感知后,关于这个群体的活动就开始引起社会学家的关注。据不完全统计,在最开始的时候这个群体的组成男女各半,而后迅速地女性在此群体中占了绝对比例,尤其是在同人志的创作活动中——科幻小说和科幻电视剧的同人作者几乎清一色全为女性。而同样爱好科幻作品的男性粉丝几乎不参与二次创作。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可以说粉丝群体的活动、联系、交流、发展几乎全部依靠女性读者的努力而得以存在(或者可以说男性读者并不热衷于寻求此类交流?在日本,男性进行二次创作的比例比起欧美稍高)。

 

那么这些如此热衷于此群体和文化发展的女性都是怎么样的女性呢?来看看当时几位著名的同人作者的背景:Verba拥有物理学学士学位,天体物理学博士学位,并且是一位程序员(请记得这是发生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事情);Jacqueline Lichtenberg 在成为专业作家前是一位化学家;Judy Segal拥有植物学的研究生学位——当时大部分的女性科幻作品爱好者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拥有自然科学或者工程科学背景的、阅读广泛的人。——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女性读者对《星际迷航》中的Spock会有即时产生的强烈的共鸣——生活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女性科学家、女性工程师、女性植物学家和女性程序员,对于“作为外星人和异形,带着不合世俗的情感和思想存在于人类社会”这种经历必然有着深刻的切身感受和心理认同。(作者按:实际上我觉得当下就算在科学界这个状况得到了改善,在更多的领域里面这个还是存在的——这也部分地说明了为什么在女性意识觉醒的时候日本也同期出现了女性为主体的BL同人文化。)

Star Trek同人小说封面

Star Trek 同人画作

1969-1976年这段时期《星际迷航》的粉丝活动全面铺开,同人创作的体裁变得非常广泛,形式包括诗歌,小说,漫画,插画,电台广播剧,流行歌曲。然而在1974年左右的时候,传统的科幻作品迷开始排斥《星际迷航》的读者和粉丝,把《星际迷航》形容为拍摄给没有文化没有品位甚至是没有阅读能力的人观看的劣质科幻——这似乎也类似于目前国内动漫迷把《火影忍者》,《海贼王》和《死神》形容为“三大民工漫”的现象——此举深深伤害了那些一直致力于《星际迷航》的粉丝文化发展的女性作者们。这一矛盾在1974年达到了顶峰,并且导致了《星际迷航》的粉丝脱离了主流科幻爱好者群体。在这一年,由世界科幻作品学会在1953年设立的雨果文学赏把Jacqueline Lichtenberg和Laura Basta提名为当年的雨果文学赏(最佳同人作者)的候选人(作者注:在那个时候同人作者应该还等同于科幻作品的业余作家,而此两位是单纯地因为创作基于《星际迷航》的同人小说而获提名,本身并没有其他“独立的”科幻作品)。此举激怒了为数众多的科幻迷,有很多人认为基于二流科幻作品《星际迷航》而创作的作品根本不具备获奖的基础,也有很多科幻迷认为把奖项颁发给同人作者会毁掉原创作者的积极性(这就好比如果掘火要颁发一个年度优秀正文赏,而红总凭渡边一文获奖的话,会打击那些做真正的访谈的作者的积极性一样——这种逻辑看似有理实质荒谬)。这次事件之后《星际迷航》的粉丝感觉到自己在科幻作品年会里面不受欢迎,最后开始组织属于自己的年会——从这个时候开始,美国的传播同人界正式宣告成立。

 

感谢大家看到这里——那么娱乐一下,我们来看看最近一年在网络风行的据Lady Gaga的《Bad Romance》由美国贝勒医学院一群教授、博士生和博士后做的同人作品《Bad Project》吧!

youtube:

墙内读者请本地下载:  Zheng Lab – Bad Project (Lady Gaga parody).mp4




3 Comments

  1. 肥内
    05/27/2012

    有個問題始終縈繞我心(我是指,看bad project時)……
    那位金髮女,是女的沒錯吧?幾度我都懷疑是男扮女裝……

  2. 无风
    05/28/2012

    肥⋯⋯是女的无疑⋯⋯

  3. MYCAS
    05/11/2013

    我一直在关注掘火里边同人方面的研究,很喜欢呢,加油哦~~

留言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

掘火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