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火档案

A Selection of Critical Mass in Music, Films, Literature and Beyond






信息

肥内 发表于06/13/2012, 归类于影评.

标签

,

秋刀魚之味之觸動

*
(I)
昨,因雨災,貪得一天假期──算「貪」嗎?是慶幸嗎?
在家,突發奇想;或,該是在車上重新閱讀〈影片的觀演者〉;或,提早下班前,臨時翻出這篇文章列印,所以應該是早有準備?總之,是在讀完這篇文章後,更,篤定了,編,一本文集──當時還沒想到名稱。方向,或,已經了然於心。
繼而,尋了幾項資料。
這次,非常明確,不再額外工作;僅就現有文本,登打,偵錯,匯集。
無意間,發現舊的《電影欣賞》,載有五次,由大師陳傳興寫的,「電影札記」。或,能載入這文集。這個,以,觀影,作為一種主動性,相關文集。
今,在書庫搜尋,驚訝。一,原來艾佛的〈新寫實主義和現象學〉有中文譯本,載第26期。但,瀏覽後發現,不適合這文集;它還是該呆在巴贊那本。二,陳傳興札記雖不適合收錄文集,但,第二篇札記寫的正是《秋刀魚之味》。
讀完通篇,原,該登打,以餉兩位小津研究同行。但,總覺並非急迫;現階段,情況不允許。但,第二部份筆記,卻叫我心動。顧不得手邊工作。
但,似乎有必要稍做解說。
此札記,第一部分主要是陳大師1978年在法國觀影時的筆記;後於刊登前又有所增補。該部分筆記,主要以形式手記為主。第二部分,是1987年刊登前的增文。這段幾乎完全在談他,與這部片,這部片給他帶來的震撼。這個心得,是溢於我辭表,卻又深入我心,彷彿,他手寫我心。故,決定登打,以做分享;以與我心之悸動再次分享。特別是,彌補我少時無知,與初遇電擊的錯過。
文後,附上前文提及之集子目錄。但恐有變數。畢竟,說是「不額外工作」,但在對照兩版〈反電影〉的翻譯,發現,目前完整中譯,或與我理想相去甚遠。要逐句修改,又耗時。或,將以李歐塔其他文章替代?或,另找時間,切實修訂。故曰「變數」──改動篇章或延後編錄。
由於題記,使得以下摘抄,恰好符合原文位置。甚喜。
*
(II)
(1.2.1987)
(1)
印象裡仍存著極為鮮明的感覺和意象,在初次看小津安二郎的電影之後。《東京物語》讓我極度感動(翻遍了筆記和存檔的爛紙頭就是找不到關於這部電影的最早記錄,掉了?)而《秋刀魚之味》讓我有若受到電擊呆滯地被釘在椅上,幾乎每幅影像都讓我頻頻自問「這怎麼可能?」;生平第一次在電影裡發現了(或,觸及到)「不可能」之領域。從影片開頭的頭一影像開始,我似已預感到這片子將改變、扭轉我對電影的概念和態度。有頗多電影讓我震驚、開眼界,但沒有任何一部電影能像《秋刀魚之味》讓我發覺那些潛存在形象美之後的影像真理。
無庸置疑地,這種經驗是不能描述,頂多只能借物來轉喻。筆記裡所能轉記下來的也只是由這經驗氛圍發散開來的一些外圍、邊緣曲像;誤解及過度詮釋自是免不了。字行裡,我用橫槓擦拭來標記出一些誤讀之停駐處,這些標記事實上也表徵了我自己現在試圖去捕捉和抵消彼時的由「發現大師」之震慄裡衍生出來的偶像崇拜心理,一種否定底疤痕;小津安二郎永遠不是大師,他只是個「人」而已。他要我們去「接近」、「鄰居」於他之旁,而不要我們去作遙遠的祭拜。
(2)
看《秋刀魚之味》的時期,法電影圖書館正舉辦一系列的日片經典作品,21部被人忽略的巨作,不依照作者論的取向而純以作品來看。小津的電影並未在內,這時期小津熱尚未起,法國一般之雜誌、影評尚未注意到他的重要性,比起溝口健二、黑澤明、大島渚來說,小津安二郎可能除了極少數偏愛、幸運者會去注意他,這之外可說是默默無聞。相對英、美兩地對於小津之重視──從1970年初開始──法國人之偏見於此可知,雖說他們的電影圖書館典藏了好多小津的作品,但這只是限於典藏,要等到80年辦了一大型的小津回顧展,小津熱才開始泛散開,有關小津的文章才頻頻出現。
*
(III)
(另)一本可能的文集。《…pour un régard du film》。
[前言] 維爾托夫:電影眼睛人(之兩段:2和4)
梅洛龐蒂:眼睛與精神(第二段)
潘諾夫斯基:電影中的風格和媒介
馬勒侯:電影心理學概述
奚越:試論電影演員的角色
杜夫海納:影片的觀演者
格黑馬斯:論意義
雅克布慎:電影衰落了嗎?
麥茨:故事和言說──兩種窺視癖論
李歐塔:反電影
巴特:離開電影院
[結語]肥內:《審美經驗現象學》兩則筆記

封面無須標出我的名字。




2 Comments

  1. 管理员
    06/14/2012

    封面regard下面Word spell check还在。还说这是另有深意?

  2. 肥内
    06/14/2012

    本來看到時也發現,但,後來覺得這樣也不錯;當作,意外的傑作吧~哈哈

留言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

掘火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