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火档案

A Selection of Critical Mass in Music, Films, Literature and Beyond






信息

肥内 发表于01/02/2013, 归类于博客, 肥内.

寫作不糾結、發表倒困惑

既然2012年已經結束,也可以結束掉幾乎每天都會打開來寫兩句的文檔「寫作:2012.07~2012.12」。Word統計,超過15萬字;如果以正常比例看來,2012年全年應該文字產量有超過30萬吧。只是,其中值得一讀的,或許不超過2萬……
隨意翻翻,順手貼篇也是未完成的段落,以示自己寫文真的很……隨性吧--真的是只為自己寫。(事實上,有時讀愛森斯坦的文字也有這種錯覺;只不過人家的筆記要比我的嚴謹與豐富得多!)
希望今年能再努力。希望值得讀的,可以超過總比例的1成吧……只是,天知道有多少字能露出給人看啦!

观影故事之2012年第二季(4~6月)
由於记忆的退化,现在要追忆几个月前的观影心得,几乎不太可能了。幸好,当时都还有把豆瓣短评给复制下来,所以……就乾脆重贴这些观影心得。或许,再加上一点点新的感想?
欢喜大逃亡(La carapate,1978):「看到中後就悶掉了……」不过就像跟恩师聊到Pierre Richards那样,他演的片经常诉诸於「巧合」──反正电影也是无巧不成片──而滚起一连串的雪球,他的片或许要比那些曾被称为「滚雪球喜剧」还要适合这个称头吧?但有趣的是,他从不执导影片。可是笑闹片中,就属他演的最好玩。
包(Muta,2011):「這啥子喔~這貨不成大師才怪咧…」奇怪的短片,带着奇怪的氛围。马塔(Lucrecia Martel)「以黑色电影元素拍了一个奇怪的鬼短片」。天知道什么是黑色元素,但我也不能说这些是鬼还是什么。总之,姑且说是一种气氛吧。後来才发现,这种气氛基本上是延续自2008年那部也非常特异的作品《无头女人》。
新阿吉罗城(Nueva argirópolis,2010):「沒有字幕只能想像,卻意外引發我想到一部短片題材。」到底引发成哪一部片……我却记不得了……喔……我想起来了,但,是秘密。
在逃之城(La Ciudad que Huye,2006):「事件立體化也可以這樣拿來拍空間有關的紀錄片;對多重景框亦有想法…嗯,大師之路不遠矣。」印象中是以分割画面同时拍下一个「城」的几个外观──其实也就是监视器概念──以重建了一个空间的立体性。
小鱼儿(Pescados,2010):「這麼簡單?對!就這麼簡單,只是我們都沒想到這樣拍而已!」这个短片感觉就像是家庭录像一样,到公园玩顺便拍拍池子里的鲤鱼。但配上声音,做点剪接的工作,就完成一部有点超现实的,或者带有魔幻味道的小短片。然而,它怎么看都像是家庭录像素材……
毕娜(Pina,2011),当时看完试片後,由於已经不打算再在豆瓣上做看片记录,所以当时也没顾得上写短评。不过这部片与其说温德斯的功劳,其实精彩的还都只是毕娜的那些舞蹈作品吧。事实上,我到现在回想,还是觉得3D效果没有很强。到底温德斯还是较懂得玩噱头吧。
桃姐(2012)这部片当然也没有写短评。如果要问我现在还留到的印象:嗯,一部非常普通的电视片……我现在更加确定《日与夜》应该是个「意外」。
短峽村(La pointe courte,1956)这部片几乎没有在我脑袋里留下任何印象……可是当时观看时,记得是非常良好的过程。是不是雷乃的剪接替华达的影片增添了一种时间结晶感呢?不得而知,但片中这些人物的表演与对白,倒还是颇有几年後左岸派形成的那种风气。
龍門客棧(1967):「質變的人、空間的拓樸……這「質樸」路線的電影是怎樣……少跟我來「歷史意義」這一套啊!」
空山靈雨(1979):「喔!這簡直是質的飛躍!可惜一如既往:爛尾了。(這部片的英文才該叫A touch of Zen吧!)」
俠女(1970):「這部片濃縮成60分鐘應該會好看一些。(光看那些「很沒影像感」的空景就想流淚了……)」
山中傳奇(1979):「你瘋了、你瘋了,我沒有資格過問……」
以上对於胡金铨这四部片的印象,主要印象已经写成〈胡金铨心得〉(https://digforfire.net/?p=5463)这里也就不再补述。倒是能记载一下看这些片的过程。看完《龙门》我实在不理解这样的影片在当时能受到接受的情况。但也许整体国片的水平就是这么参差不齐……而它也无法和我小时候看《新龙门客栈》的印象联系在一起;更不用说後来的《龙门飞甲》……倒是现在想到这三部片的共同点:糟糕。故事说不清楚(很多人说那不是重点),调度上也非常「lo-fi」,配乐上也相当无趣,不是说把锣鼓点拿来敲敲打打就好玩……不好玩吧?!於是,在我以为应该跟在《龙门》後出来的《空山灵雨》就让我非常惊艳,尤其在构图和空景的节奏上,掌握得很漂亮。只是影片到了中间又开始变样,最後结局一样鸟鸟的。然後再看《侠女》就有点疑惑,既然《空山》的节奏那么好,怎么到《侠女》又糟了呢?那些空景构图是够好看,但节奏完全不对,方向感也很差。更不用说片中多处很「俗」的空景使用,还有李欧梵在文章中自鸣得意的「建议」:分割画面,实在low到极致!这让我非常讶异胡金铨的「倒退」。最後看到的《山中传奇》完全就如同一个疯子拍出来的影片……直到回公司一查,才发现原来我把出版顺序搞混了……难怪《侠女》看起来还比《空山》退化呢!总之,虽是为了工作,但在这四部片之後,我再也没力气说服自己再多看任何一部胡金铨了。
花神咖啡館(Café de flore,2011):「基於習慣與偏好-希望它能更嚴謹一點!」
愛瑪好色(Få meg på, for faen,2011):「果然是個年輕導演(或者,導演的年輕作)。有些可取還有些發展空間。是一個會想在她兩三部作品之後重逢她的導演。」
关於这两部片的一些笔记,也请参考:〈兩部片《花神的咖啡》(1-5)和《艾碼好色》(6-8)隨想〉(https://digforfire.net/?p=5524)。
吉斯公爵被刺(L’assassinat du duc de Guise,1908)如果真要问我,迟至1908年还拍出这样的影片,到底为何被历史看得这么高?梅里爱有好几部片在分场、结构上都比它更加完整!而它并没有什么是优於梅里爱的东西……
飢餓(La Faim,1974):「重要的還是概念。」
一次短視(A Short Vision,1956):「對一個時代的反映。」
07.18
两部Peter Foldes的作品无疑是因为Kuntzell的文章而看。本是为了考虑将〈跑片〉(或,「片流」)一文收录在《观影》这本文集中而翻了一下那篇文章(真的只是翻了一下),不过文章後来是不打算收录了,倒是找了两部Foldes来看。
从技术角度来看,看习惯「商业性」动画的观众如我,必然有点不适应,不过仔细思量这些短片所要谈的议题,其实还是满有挑战性的。再说,虽然极简却不单调也不简陋。
阵头(2012):「是谁跟我说好看的?虽然原本可以拿1.5,但场面调度太电视了,扣0.5…」一日晚上下班回家,老婆问说要不要一起看《阵头》,我说已经有得看了?她说她跟另一个邻居(也是大陆嫁过来的新移民)已经在下午看过了。我问,有趣吗?老婆说不有趣;但邻居笑开怀。她懂闽南语?後来老婆说,她懂,因为她婆婆在家都讲闽南语。OK,那看吧,既然某周到戏院看过後跟我极力推荐。但整部片看下来,这模式极为平常,这倒其次,毕竟要吸引这么多票房(已经算多了啦!今年目前台湾排名第一),必然不能「玩」什么。内容也八股,人物扁平,影像调度贫乏……嗯,实在找不出什么优点;但也不能说有什么太大缺点,它就是跟一般电视影片一样而已,这也不是它的错。台湾观众要的不多,台湾电影创作者能给的也同样有限。反正,也许我对《爱的面包魂》评价或许也过高了?前两天下载看了几分钟,光看到倪安东与母亲两个时间的交错手法,当时在戏院时也是为这场戏的处理感觉良好:导演没把观众看成白痴;可是或许又太看得起观众了?总之,从後来网民们对这部片的批评(着重於选角问题以及故事、人物关系设计的陈旧)来看,其实导演那一点点艺术性已经超越大部分的观众了,真叫人寒心。无论如何,对《阵头》欢声雷动的如果是一般乡民,更确切应该说是20岁以下的乡民,那还情有可原,但来自一个留学5.5年,号称专业影评的人之口,又是寒心。特别是,影片说是真实事件改编,说是发扬台湾文化,可是真正聚焦在阵头的成分很少,且最後毕竟还是变质成综艺节目的排场。话说,最後那场戏,为何导演的功力那么轻易就让观众看得出来舞台与群众根本是两个空间呢?看来,导演仍旧比较适合拍电视……
春嬌與志明(2012):「第二个冯小刚?」这个标语引来网友回覆:导演声称很景仰冯小刚。总之是部很清楚自己定位的影片。但有这等技术,真不该把自己限定在这样规格的影片呢!
地铁大逃杀(2012):「喔……」现在也只能「喔…」。算是被阿九的评语吸引去看的。但……
911事件簿(11’09”01 – September 11,2002):「10號看的前四段美好,被12號看的後7段不美好給抵銷。剩兩星在於可從這部片看到關於「編輯」或企畫的有趣案例。(今村和伊黎納圖兩段基本上快轉看……)」诚如短评所言。虽然我跟很多人一样对勒路许那一段颇有感觉,但总觉得其技术压过情感,在这样的影片不太合适。而西恩潘的问题更大,本来也是个动人的故事,却被他过度却无法驾驭的形式给破坏。若以平衡度来说,第一段该是最好看的,幸好第一段是这个,会让人想继续看下去……而吉泰段跟马哈曼巴夫的第一段相似但却花俏得不知收放。不过,透过长单镜的构想主要是把媒体这件事思考进去:作为一个现场直播的再现,就一定有责任或义务要揭示什么吗?以及谁说具有最大(即时)再现能力就非得需要靠它来转播事件?又是谁来决定事件的严重性与报导的优先性?但马哈曼巴夫藉由小孩的天真所造成的对比性,既自然又具张力。相较於她的老乡阿巴斯,她不但洗炼却完全不生硬,她(跟家人)或许才是伊朗的电影希望?
兩個(男/女)人(T-WO-MEN,1972):「第二段太刺激;而第四段也太厲害了吧!」
柵欄(Kelek,1968):「看完訪談,這部片也已經被「談」完了。」
窟(Diwan,1973):「內含好版《Hynningen》,還是這一段比較好看。《Kantilene》中間倒又給了我一些靈感。」
上述三部Nekes其实我能说的还是极少,完全可以一句话总结:「這兩天看了一些Nekes的影片後,想一想,儘管喜歡疊印這種手法,但也不免贊成小津的說法『騙人把戲』──它確實無法在深意上有更遠的推進。僅能是美感。」刚巧在读到彭老师对Nekes的访谈後,却还真的能载到这些片来看,实在开心;但也就是因为有那篇短访,限制了我其他可能的思绪;当然也不是没有想法,只是目前似乎不在那个状态上。
以下该是第三季的观影故事了……
温心港湾(Le havre,2011):「该说不讲究?还是该说质朴?」相关心得已在另一篇文章写过,不累述。参考〈书写的战场〉(https://digforfire.net/?p=5814)。
特征:无(Rysopis,1964):「看來是部拍給同行看的片。」关於这部片同样可以参考上述文章(在那篇文章里,我把这部片翻译成「描述」)。
合唱队(Hamsarayan,1982):「多了、多了~這麼可愛的題材還拍成這樣。唉~阿巴,可不可以振作一點啊!」无怪乎朋友会把这部片记成5分钟──其实太多描述可以减少却不会妨碍观众理解。从这层推想,阿巴斯几乎所有(我看过的)影片能至少能短个一半以上!
失憶薇若妮卡(La mujer sin cabeza,2008):「她的電影總教我迷惑。一部我既寫不出來也拍不出來的神奇影片。」但我毕竟花了一点时间试着要去分析它。我觉得她的影片必然会引起一些争议,不管是一般观众还是老影迷,甚至电影研究者。可是我想她的重要性有朝一日会被强调出来。尽管,这件事很可能一点都不重要!
四戒(2012):「挺能掰的。鏡頭設計上還是比較電視劇;末尾收得太隨意了,是因為前面太多東西失控了嗎?但總之,這樣看下來,陸片的編劇還是可以期待的。」要说的已经说完了。

[……後面就沒寫完了……]




留言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

掘火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