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火档案

A Selection of Critical Mass in Music, Films, Literature and Beyond






信息

redhousepainter 发表于01/25/2013, 归类于乐评.

戏剧不只他一人

 

昨晚看到rodriguez于1998年3月6日第一次登上南非舞台,眼眶中微含热泪,因为他说了一句开场白:thank you for keeping me alive,这句话道出了音乐人和乐迷之间所谓的牵绊,几十年的牵绊。

这部纪录片经过精心设计,有一点点悬疑片的手法,rodriguez本身也确实有很强烈的戏剧性,在美国是zero,在南非是hero。但像他这样的音乐人,像发生在他身上的这出戏剧,在音乐圈那就是一把沙,若学柴静蹲下来观察沙粒,我们根本没有那么多情感和泪水去挥霍。

就拿片头现身的dennis coffey来说,论戏剧性论反差度,他弱于rodriguez,但其遭遇与rodriguez如出一辙。在funk乐迷心中,或者稍扩大一圈,在groove乐迷心中,dennis coffey是牛逼闪闪的吉他手,其知名度不逊色于jimi,public enemy当年出道单曲【you’re gonna get yours】中虎虎生威的guitar riff便采样自dennis coffey的名作【getting it on】。70年代之后,dennis coffey从音乐圈抽身而出,说难听点,也是被这个行业抛弃,后来他一直在底特律的福克斯汽车厂打工为生。几年前有记者问:你就用你弹吉他的手组装零件?dennis coffey淡淡的回一句:

是啊。

我手上有一长串名单,若细分的话,可分为乐手,编曲人,制作人。都在默默无闻的活着,经他们之手诞生的groove经典,那演奏那编曲那制作,那厉害啊!每次听完我都发愣:有必要把一首歌曲玩成这样啊?他妈就是一首歌啊!只要六十分啊!为什么六十分中会藏着氧气瓶,散发着纯氧?我不知道H.B barnum等人碰见这种傻逼问题会怎么回答,是职业素养使然?是放不下自尊心?我无法猜透。

音乐圈有一个典故。某美国制作人艳羡牙买加dub制作人名声显赫,站在聚光灯下,而非幕后。牙买加dub混音师在暗处幽幽道:在牙买加发行作品,我们混音师很难被署名。

这是典故吗?我觉得是高级冷笑话,音乐圈此类糊涂账数不胜数。在影片中,记者问rodriguez:当年专辑卖不动,你吃惊吗?他答道:这是音乐产业,所以没有没什么保证。

而如今这个产业与rodriguez所处的时代相比,更加没有保证。

影片中sussex唱片公司老板不屑一顾的态度被很多人嘲笑,诟病,其实老爷子的反应太正常太理所当然。50万算什么?连区区1白金销量都没到。rodriguez的专辑由sussex发行,其本身就是一次错位,sussex在五六十年代以发行老迈等爵士乐专辑为生,由它发行一张民谣专辑,更何况还是一张非白人民谣专辑,在强手如林的70年代被人遗忘,不冤啊。

至于rodriguez美国不亮南非亮,这一影片中的最大卖点。。。。。。我不妨举出一个挺三俗的例子:1997年任贤齐的【心太软】在台湾发行后遭遇零反响。南京音像出版社引进了这盘磁带,【心太软】一气从南京红开来,直至北京上海新疆西藏。我猜任贤齐看完此片,绝壁心有戚戚焉。^_^

说到底,这部纪录片最动人心肺的还是那些南非乐迷,寻找你因为爱你,爱你所以寻找你。乐迷其实跟音乐人一样,一样可爱一样不容易。2012年7月24日下午,当我抵达香港亚洲展览馆,看见馆内the stone roses的海报,立马就捂住嘴站在边上抽泣。想必1998年3月6日的南非乐迷也跟我一样,我们年少时握着rodriguz的翻版碟,the stone roses的打口带,做梦也没梦见终有一天能身处他们的演唱会。

我梦想,有一天能诞生一部拍摄东德乐迷的纪录片,告诉世人在柏林墙倒塌之前,那些东德孩子(比如jazznova的成员)是如何听音乐,是如何央求在政府机关担任要职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公公婆婆乘出国的机会带回public enemy,beastie boys的唱片。




留言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

掘火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