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鉴于我的读者目前似乎都以大陆为主,所以这篇回顾就用简体字写吧。
其实由于今年都有固定每个月贴前一个月的电影日记,里头大致上包含了我每个月的看片、阅读心得,偶尔有一点点关于音乐跟写作的报告,所以读者眼前这篇回顾,大致上来说,是那12篇(当然截至我下笔时,12月份的电影日记应该还没有贴出来)日记的浓缩吧!
对我来说可以回顾的面向依旧是上述这四项:阅读、观影、音乐及写作。
阅读
今年依旧无法将《审美经验现象学》读完,也许是个残念,但考虑到还超过一百页未读,所以似乎也没那么哀怨了……毕竟,再给我一个月也读不完。有些篇章,比如第三篇(审美知觉的现象学)第四章(感觉和审美对象的深度)我会非常有感,在书页上写下许多笔记,但有些篇章(如同一篇的第五章-审美态度)又挺没能进入状况。其实阅读时还是非常依赖当下状态。年关近末读到许仁图根据爱新觉罗•毓鋆(毓老)讲学所整理出来的《子曰论语》的前言指出,毓老说人一辈子要读懂一本书,我就在想,那我的「这本书」该是哪一本呢?该不是杜夫涵这本《审美经验现象学》吧?或者,也许也一样是《论语》呢?无论如何,尽管我的程度还不足以与杜夫涵的书进行对话,但书中许多片段倒经常给我写作的灵感。如果明年能顺利将它读完,就从头再开始读一遍吧!
真正遗憾的,大概是还剩两篇没有读完的《非人》。本想赶著年底前读完,但想一想,究竟又是为谁、为什么这样赶进度呢?所以最后还是延后吧,毕竟我也忍受了这本翻译读来挺恼人的书九成了,也不排斥再找时间消化那最后一成。
倒是早前为了写《东京物语》,把闲置多年的《古典艺术》找出来读,虽然大概连续几天下来,最终也差不多读了一半就停下来了,但是整个过程都是兴致盎然的。很明显,我还是非常喜欢阅读作品分析的,比起高来高去的抽象理论,也许,我还是比较偏爱具体的、实在的分析。这也是为何,每每读到理论或概念,我如果不能在具体经验上进行对应,恐怕是很难将这些理论跟概念消化的。总之,原本想拿《非人》最后却反而又在2013年的最后几天,把《古典艺术》拿出来接著读,也许在明年农历年前就可以读完它了吧?
回想起来还是挺惭愧的,这一年内,拉拉杂杂读了一些书,但好像真没几本从头读到完,也许不到五本……钱先生的《湖上闲思录》、爱恩汉姆的《艺术心理学新论》(这本也算是续去年没有读完而接著读的)、奥蒙的《柏格曼》、小津文集《我是卖豆腐的,所以我只做豆腐》(大陆译名是「我是开豆腐店的,所以我只做豆腐」,意外地,同一个译者,但大陆版读起来比较对味!)以及恩师的《游于《论语》之艺》;还有为了准备讲课而读的《诠释与过度诠释》、《悠游小说林》(这都是闲置好久、都快发霉的书),还有单行本的《这不是一只烟斗》(与《福柯集》收录版本不同)。特别想提到的是志贺直哉的短篇小说集《志贺直哉短篇选》和《和解》,虽然小津崇拜志贺是早知道的事情,而家里也闲置了志贺的这两本短篇选跟长篇《暗夜行路》,却多年未曾想拿出来一读的──毕竟我确实很少规划时间来读小说,难怪文笔那么差……这番一读,才能理解为何小津会如此迷恋,先不论形式手法,光从馀韵上说,两人都是同一品味的。也许日后会再多收集他的小说,多读几本再来做综合的心得吧。
有一点遗憾在于本想为恩师这本书写篇书评,却至今都还没机会撰写。动机只希望能让它多卖几本,上回去恩师家,他说书才卖了两、三本。结果,本想在《中伦视界》的书评上写恩师这本书,却因为贪图便利──当时还积欠太多稿债──最终还是写了去年没写成的巴赞的《让•雷诺阿》,真对不起恩师,尽管在那个内部流通的杂志中写恩师的书也不可能增加销量,但起码可以当作日后长篇书评的依据。希望在农历年前可以完成这件心愿。
大部分今年阅读的书,也都在每个月的日记汇整中提过了,包括《湖上闲思录》跟《这不是一只烟斗》甚至都还写有不小篇幅的心得。倒是未读完的书也很多,也许也值得纪录留念:
《音乐哲学》(瑞德莱):也不能说写得不好,尤其书中介绍的许多层面,也都不见得专属音乐这个媒材,但是就是读不惯他的写法吧。难道一定要旁徵博引后再来一一反驳呢?老实说,对于所有论文性质的文章,我最不喜欢的,大概就是文献探讨吧……也许,是因为我对这个议题不够投入?
《从文学到影片》(戈德罗):可能就像恩师说的,这年头这类书还在搞定义问题,有点傻。
《转喻──从修辞格到虚构》(热奈特):对于术语译法不同需要进行自动解码这件事,最近感觉很疲倦,所以这书进度非常缓慢。甚至在启发我写了一两篇文章后,不知怎的,就被我自动忽略了。
《伟大的电影》(伊伯特):虽然对不起送我这本书的朋友,但我还是想说,伊伯特的影评实在相当无趣。即使他看到了一个点,但那个点却无法在他文章中发展,所以也就成为一个意义不大的点。当然,如果读者程度够的话,应该可以顺著那个点去延伸;只是我看到的情况多是他无意间提及,也许根本没有意识到它是可以发展的。但总之,作为我写作的一个根本,它可能更像一本工具书,在我需要写某部片时拿出来看一下,发现他在什么地方没看到东西,那也许就是我能切入的面向。
至于西昂的《声音》是很晚才拿到,需要慢慢品味,而阿兰的《幸福散论》我是有意读慢一点,以延长他文字带给我的享受;即使恩师觉得他的东西很「稀薄」,但他也无法否定阿兰的文笔超好。
音乐
今年几乎可以说是最没有新发现的一年,不管是新作还是以前遍寻不著而今年找到的专辑,似乎都没有让人振奋的东西。所以我才会花了一些时间重新回顾了这十几年来听西洋音乐的记忆并做了一个小小总结。但即使如此,在我最近一周重听Mansun的《Six》时,突然有一种体悟:我最初选出来的99张专辑,还是太流于盲从,好像非得把某些人称经典的作品收进来不可,这似乎不是我真正的爱好。于是我又回头去检查了那份清单,并且做了删减。最后凑不成一个整数又如何呢?它(http://music.douban.com/doulist/2998425/)至少较忠于自己。而我在想,这份清单大概短时间之内也难再更新,可能有调动次序跟删减,但估计暂时不太可能新增了。
不过应该说有件值得提的事情,那就是无意间发现类似Jane Siberry官网的网站,里头居然可以下载到她全部的作品。想当年可是好不容易陆续收到她五张专辑《Bound by the Beauty》、《The Walking》、《When I was a Boy》、《Maria》以及《Hush》。记得当时好像有在唱片行看到她一张双CD精选集(我甚至记不得自己到底有没有买那套CD了……很可能买了又卖掉了……)。对于Jane Siberry最初是从她那张带有民族风的歌唱爵士(vocal jazz,有这种分类吧?)的《Maria》开始的,也是Cello Ken的《音乐文字》中介绍到的。Cello在书中是对《When I was a Boy》的评价更高,后来花高价买到这张时,有一段时间内,我也不断说服我自己,这张是她最好的专辑。但后来倒是在二手CD店买到《The Walking》后,在几年之内,慢慢有了改观;尽管我自己有点讶异这种扁扁的合成声音,正好是我最讨厌的80年代之声啊!从她这网站下载了全作品,一张一张听下来,发现她几乎在第二张专辑《No Borders Here》开始就已经定下她大致上的风格了,不过还是要到《The Walking》才做到她风格的实验与悦耳的平衡。她后期作品很明显转向离群众更远的路子,这从我之前买到的二手CD《Hush》就能感受出来,没想到原来在她1996年那张《Teenager》将她十来岁写的歌拿出来唱的这张专辑,已经嗅出她私密化的倾向。晚期作品都有音乐剧或广播音乐剧的偏向,还有一套3CD独立发行的演唱会纪录。说实在,假设没有基本的粉丝数,这些专辑确实难有卖相,这么些年后放在网路上是合适的吧!(话说,才过没两个月,这个可以下载的网页居然消失了~~)又,其实近期作品虽然非常「album-oriented」而显得拒人于千里之外,但毕竟她也算是乐坛老将了,编曲的成熟度,以及一些曲子的悦耳度,还是可以听出功力的。
电影
按观影纪录统计下来,今年可说是最贫瘠的一年,我觉得这跟我接了专栏脱不了关系:毕竟得为了写作而选择看一些也许并不想看的影片;并且为了很占时间的写作,我也无暇多看片。就前者来说,这点原因可能比较牵强,毕竟编辑并不强制要我写新片或者热门影片,纯粹是自己希望能增加文章的吸引力吧。至于后者,那主要是因为自己可能脑袋退化了还是怎么的,现在很难一次塞入太多新的影片讯息,所以在一部片看完后,还没能为它写东西之前,一般会拒绝再接收新一部片的讯息进来。所以才会使得观影数量锐减,并且,挑片则倾向于便于写作之用的作品;简单来说,真正为了自己想看而看的片实在少得可怜。
尽管之前已经在豆瓣上发过年度观影清单,现在重新调整一下,并写点简单的心得好了。
轮舞(未删减版):给这部片年度影片,其实还是象徵性更大一些;不过也算是再次推广我锺爱的欧弗斯。我不会矫情地说「像是在看一部新的片」,不过被删减的段落加上去之后,更能体现这部片种种后设情境。时至今日,欧弗斯似乎继续被观众低估、误解与弃绝,就这点来说,我早就不指望能再看到什么令人感到刺激的新电影了。
起风了:对于这部片我是略有迟疑的,不像当年碰到《霍尔的移动城堡》或《波妞》那样。虽说片中许多惊人的视觉,并且我感觉它表达了宫崎骏另一些最为根本的面向,但与其说它是观看的,不如说是思考的电影。仅看了两遍,我觉得还不能妄下判断。也许我需要多看几遍。
繁荣:狄西嘉这部片也有些不协调之处,虽然它延续了《最后审判》来的喜闹性──这符合他60年代大部分的作品──可是人物面对情境上的无助与妥协,似乎跟整个情调脱钩,以致于美丽与丑陋纷陈交错,倒是让观影本身变得相当纠结。
于是成了父亲:是枝这部作品无疑也让很多观众态度保留,即使我能带著极高热情看了三遍(第四遍主要在确认每个场次的顺序),但我得承认,更多是情节规划上让我反覆咀嚼,而非场面调度或形式上的东西。在我看来,他在场面调度上能给我新鲜感的,大概只有《无人知晓》、《空气人形》跟《奇迹》。也许是一种转型?也许是一种沉淀?变得更安静的是枝确实是我的菜。
海盗:这部片看来几乎是海上版的《天师捉妖》。后来在他的自传或别人为他写的传记中果然看到了类似的线索,更值得一提的是,这部由也写了《怪房客》的编剧合作的影片,原来写在《怪房客》之前,是因为它无法开拍才拍了《怪房客》。不管怎么说都是令人讶异的。波兰斯基在70年代的创作状态似乎非常大起大落,我甚至怀疑他是否有人格分裂。总之,《海盗》来到1986年的语境,我觉得他应该是想透过它呈现什么;但它实在应该在1960年代末就该出现了,尽管技术上的呈现会弱一点,但它将会成为一部有另一种意义的作品。
湖畔的陌生人:老实说,正因为那些重复的参数,让我感觉到在戏院里小小打盹是无伤大雅的。有趣的是,在我感觉第一场谋杀让影片开始有活力,我以为已经是影片过半之后吧,结果在取得视频后才惊讶地发现,原来是在20分钟处已经发生!因此,才花了20分钟就成功地催眠了我的生理时钟,这在我的观影经验中倒是少见的。
综合症与一世纪:如果不能理解片名,我想应该很难理解影片真正传达的议题。可惜,我还没搞清楚片名的意义。
起名风波:虽说是喜剧,允许极端,但沉稳的纯室内剧还数不出几部。连掌握非常精准的《无人见证》也都差一点越线了,但它属不同类别。《起名风波》严格上来说也失控了,但有趣的是流变的话题。它必须以这种形式呈现。
男人岛的男人:可能因为我们居住的地方不是以性别命名的,所以我有点跟不上它的两性观。但是看到绝美的影像跟女主角,我感觉我也有点被催眠了。
神偷艳贼:唯一小惊喜的是:它无预警地进行了预演。
今年真是我看电影的小年啊!──后来统计了一下,近三年的状态都差不多,只是去年恰巧看到几部超强片,才没有让去年挑选年度影片时遭遇太多困境。
写作
自从成为「专栏作家」之后,明显减少了各种玩票性写作。也不能说放弃了这种自动书写,只是被转化成另外的形式:片段、随笔、碎片。因为即使再商业、通俗的媒体,我还是希望能在媚俗中保持一定的品质。
年初还延续刚开始接的IBTimes的写作,无奈应该是营运上的问题,一共写到第七篇就终止了。对我来说它算是我第一次的试炼,也因为有这个写作经历,才迎来了第二个──在《看电影》上写专栏,这回我学聪明了,将专栏名称取为「观影杂念」,可以避开只能写台湾电影的窘境:毕竟我对台湾电影,或,甚至说大部分的华语电影都是无感的,简单说,感觉连动脑筋去为华语电影多思考一下都是白费的。最近冯小刚对上影评人之战不也再次证明了这件事?光辉的50年代法国影坛情调──当然,我只看好的那一面──终究无法在任何时代的华人世界发生。
不过也就是因为写专栏占去了大部分写作时间,或,至少说是构思时间,毕竟真正花在写作这件事情上,倒没有真的花很多时间。所以基本上不太会有太多时间去写自己真的想写的文章。希望来年在越写越上手的前提下,可以更专注在自己想写的议题上──按目前的规划,好像也不得不如此了!
粗略计算一下,「正式」的文章──即发表的,以及原本为了发表而写,或者将来有其他用途的,总之是直接要拿来面对读者的文章──约略有58篇,计207,787字;而其馀笔记部分──包括从网路上进行的对谈、圆桌等整理──篇数无法细数,但字数约是246,251,总和不及50万字,没有达到今年预期的「业绩」。算起来,「自动书写」的比例还是过半的。这部分先不谈了,毕竟在电影日记中已经呈现了许多。既然是年度总结,至少来回顾并检讨一下今年那些「正式」的文字作品吧。目录罗列如下:
01. 寻找一种东方叙事(IBTimes,01.03)
02. 《少年PI》之後,打造影視基地是不是夢?(《兩岸傳媒》,01.06)
03. 李安的中国传统从来都是让位给西方文明的(IBTimes,01.08)
04. 非现实中的现实:日欧美动画类型观察(《中國電視動畫》,01.16)
05. 战乱宗师仅能回响,不回头(IBTimes,01.18)
06. 誰是宗師?(《看電影》,01.21)
07. 假如我是一个奥斯卡奖的投票委员(《看電影》,03.04)
08. 《勇敢傳說》的設定界域(03.21)
09. 勇敢的意义──浅析《勇敢傳說》(《中國電視動畫》,04.06)
10. 小贝不能死(《看電影》,04.07)
11. 生命与创作,哪个简单?(《看電影》,04.23)
12. 从一座城市到一个家族(《看電影》,05.04)
13. 试探小津晚期作品的成形过程(《看電影》,05.13)
14. 印象‧雷諾阿(《看電影》,05.17)
15. 《東京物語》的小津典範‧上篇:开场段落引发的思考(《看電影》,05.23)
16. 《東京物語》的小津典範‧中篇:从剧作到影片(《看電影》,05.24)
17. 細節癖,所以給我一支放大鏡!(《看電影》,05.30)
18. 《東京物語》的小津典範‧下篇:一座时间之城(《看電影》,06.05)
19. 寻找波尼泽的导演思维(《看電影》,06.06)
20. 电影的触情,或开场的艺术(上)(《看電影》,06.10)
21. 电影的触情,或开场的艺术(下)(《看電影》,06.11)
22. 有必要為默片配樂嗎?(《看電影》,06.24)
23. 幸福是把左右為難的暖槍──《孟克斯島人》(《看電影》,06.27)
24. 雷乃的戏剧性之溯源(《看電影》,07.02)
25. 巴赞的影评理想(《看電影》,07.15)
26. 《逆光飛翔》札記──片中的幾項對立(《電影藝術》,07.19)
27. 小孩的強力(《看電影》,08.07)
28. 開放的電影,或收尾的藝術(《看電影》,08.08)
29. 收尾的藝術(續),或開放的後現代電影(《看電影》,08.09)
30. 生活的詩意──評《上學歌》(Cnex,08.14)
31. 雜談《怪獸大學》(《中國電視動畫》,08.23)
32. 巴贊的寫作策略(08.27)
33. 无(法)解的天机(上)(《看電影》,09.18)
34. 宫崎骏的卒业(《看電影》,09.20)
35. 无(法)解的天机(下)(《看電影》,09.20)
36. 在一個審美耐心盡喪的年代──訪問歐弗斯(09.27)
37. 當公正消失時(《看電影》,10.02)
38. 追寻人物逻辑轨迹的观影天性(《看電影》,10.06)
39. 變中的不變與不變中的變──是枝裕和的風格變奏曲(高雄電影節,10.09)
40. 是枝裕和的變奏搖籃曲(高雄電影節,10.09)
41. 當是枝裕和被辨識時……(高雄電影節,10.15)
42. 覲見是枝裕和(《看電影》,10.26)
43. 《美女与野兽》,稚气诗人科克托的美学成就(《看電影》,11.02)
44. 是枝裕和必然的《如父如子》(《東方早報》,11.05)
45. 必要的行动与加值的构思(《看電影》,11.07)
46. 没有秋刀鱼──小津安二郎的场面调度(《看電影》,11.17)
47. 禪意留白的戲劇之味(《看電影》,11.21)
48. 日常的男男女女(藝術論壇‧電影,11.29)
49. 背叛影片的真实(《看電影》,11.29)
50. 片名的位置(《看電影》,12.02)
51. 輕觸與並列──《彼岸花》中的噱頭設計與副軸敘事(12.04)
52. 巴赞谈雷诺阿(《中倫視界》,12.08)
53. 歐弗斯的場面調度課(12.10)
54. 在戏院中观察人群(《看電影》,12.13)
55. 甜蜜殺機(《東方早報》,12.18)
56. 被遗忘的拍摄活动(《看電影》,12.19)
57. 越轴的空间魔术(12.27)
58. 绝美的影像与失落的时间(《看電影》,12.29)
其中专栏文章是IBTimes三篇跟《看电影》29篇。《看电影》另邀写了三篇小津跟两篇影评:《曼克斯岛人》和《美女与野兽》。为《中国电视动画》写了三篇文章以及一段针对《怪兽大学》的短评(恐怕还没用上)。有的没的邀稿7篇,争取替高雄电影节写是枝裕和有三篇,本来为了争一口气写的〈巴赞的写作策略〉最终也没能刊登,馀四篇,两篇欧弗斯为了出书用,两篇小津则都是修改旧稿,也是之后出书用。这么看来,「几乎」没有自主写作的文章,真可悲。
这么些文章,我当然不可能现在再全部回顾,按印象中评选自己较满意的几篇,大概是: 《東京物語》的小津典範:这篇很用力的文章,其实包含了我对小津研究的许多面向。即使是浅尝即止,但可说是一个题纲。写法上,由于拆成三篇共10章节,允许我玩一些不同的写法,算得上写得挺尽兴但过程还是满艰辛的文章。
在一個審美耐心盡喪的年代──訪問歐弗斯:这篇访谈翻译历时很久,当然主要都是断断续续使然。它虽不如当年翻译巴赞访问威尔斯那么用力,而且大师感觉更多个人秀,大抵因为访问的出发点不同,问者只想厘清大师的创作生涯,然而,由于是欧弗斯,他的幽默与智慧,让这篇其实在翻译功力上普通的文章,读起来还是颇有可读性。部分段落参考自师母在《电影欣赏》上整理的欧弗斯生平编译文。
没有秋刀鱼──小津安二郎的场面调度:这篇其实没有「新意」的文章倒是浓缩了我在硕论中对这部片的一些分析。由于经过这几年的写作练习,读来反而觉得要比论文还要清晰。不过,碍于篇幅,这篇文章其实也还没有放进当时规划的所有切入点;毕竟有些点总是不小心谈得上瘾了,然后就忘了留篇幅给别的论点了……
禪意留白的戲劇之味:这篇虽主要改自2006年初的一篇文章(也可说是第一篇较正式的小津文),不过基于设定主题的不同,以及改动程度算是满大的,整体读来还算理想。
勇敢的意义──浅析《勇敢傳說》:虽然主要也根据了去年写的两篇观后感整理,但历经了一次重整(〈勇敢的界域〉)再来到这篇〈勇敢的意义〉,其实真能看到自己写作过程中纯化与凝练的变化。这让我想起当年写〈巴赞的美学视野〉的过程:第一版总是艰涩的,第二版总能融合优点与可读性。也许,我要写出好的文章,可能都得先打个草稿?
巴贊的寫作策略:其实它也融合了不少现成材料。仔细想想,也许是一篇不太值得阅读的东西?
试探小津晚期作品的成形过程:在很大程度是从笔记改造而来。文章本身没什么大不了,但由于传达了我对小津晚期作品的新界定(而我还得另外找到证据),所以算是有纪念性的。
雷乃的戏剧性之溯源:跟上面那篇的意义相同。只是对象改成雷乃而已。
幸福是把左右為難的暖槍──《孟克斯島人》:印象中是对一部说不出好或坏的影片写的一篇不知道好或坏的文章。
电影的触情,或开场的艺术:这是演讲的派生物,当时基于演讲刚结束的热情来书写,保留了一定程度的血脉贲张,颇有畅快感。但文章本身如何,就……
宫崎骏的卒业:这篇文章不宜再长。
巴赞谈雷诺阿:作为书评,大致上表达了我要说的东西了;碍于篇幅,无法多举例,可惜。
从一座城市到一个家族:印象中是篇不坏的文章。
接连三篇为高雄电影节写的是枝裕和文章,是越晚写的越好。可以说是越写越带劲。依序是:當是枝裕和被辨識時……、是枝裕和的變奏搖籃曲、變中的不變與不變中的變──是枝裕和的風格變奏曲。我自己写来也像是我印象中的是枝裕和之变奏曲。
輕觸與並列──《彼岸花》中的噱頭設計與副軸敘事:主要材料都是2006年和2008年一篇短评来的。发现当年想的东西,如今还适用,大概脑袋真没有什么进步了。
歐弗斯的場面調度課:有点僵硬。跟我最初兴致勃勃规划时相去甚远。
越轴的空间魔术:根据2008年初一篇作业修改,修改程度不大,主要改成一篇比较像正长文章的样子。重读起来好像少了一点激情。
非现实中的现实:日欧美动画类型观察:尽管内容不乏瞎掰,不过倒也算是将自己对动画的一些心得包含进去了。写作上有受到我写专栏影响,只是把文章篇幅弄大了些。
誰是宗師?:也算是笔记改造来的。这种文章未来还是少写为妙。
小贝不能死:这也算是篇新型影评尝试吧。
當公正消失時:这篇其实还有点可看之处。可惜就是它没有发展出一些普识性论述。
必要的行动与加值的构思和背叛影片的真实:这两篇都是篇幅允许时,可以发展更多东西出来的文章。
简单看来,虽然专栏文章很想写得像巴赞写影评那样,从单部作品发展出一般性电影问题,但大概自己功力还太浅,有时候光是专注在影片本身就来不及了,别说是关照到普遍美学的情况。还有待磨练。
今年这(对我来说)大量的「商业」写作需求,让我不由得在许多篇文章撰写前都得去参照大师们的作品,慢慢地,我也明显感觉自己的文字比较容易受到谁的影响:巴赞(仍是)、爱恩汉姆、沃尔夫林、李欧塔以及奥尔巴哈(仍是);当然,还有恩师的种种书籍。杜夫涵还太高远,并且因为翻译问题,使得我与他的文字保持著距离;而德勒兹则是一直在远离我。
为了规划下一篇文章而重新将于连的《迂回与进入》拿出来翻,才想起去年读这本书的喜悦。然后想到人家不断论述清晰且文笔极好(感谢杜小真的翻译),且文学性也极强,看看他文章的标题吧:
在形象的外衣下──曲折的批评
不可能的分裂──倾斜的意识型态
情与景之间──世界并不是表象的对象
不存在本质的领域──或为什么迂回就是进入
大象无形──或如何指明不可言说之物
隐喻的距离
我以后也要试著这么写。
收尾
今年在生活上主要是工作上非常动荡,天知道我还能保有这个工作多久。这件事情是深刻地,且直接地影响了我写作的心情。如果文章品质不那么好,也许也该怪我的老板。
年末读到《子曰论语》,让我心生羡慕。哪一天我也要为我爱的一些影片用同样的方式,一点一点地解析。希望明年至少可以从小津或欧弗斯或德莱叶或威尔斯或雷乃或米哈尔科夫的某部作品这样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