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肥内的新著,想起他第一本自费印刷限量发行的作品集《北方学旅》,是四年前的一个冬夜,从工体东门附近小巷的黑暗中迎上来的帅小伙递给我的。那时他的豆瓣头像轮换着秃顶中年和糟老头,所以一时不敢相认。最初的联系则要上溯至2008年底,当时他还是一个半路出家的电影爱好者,从台湾北上北京电影学院学习,而校内网连掘火都没法登录。转眼六年过去,他已是在掘火发表文章最多的作者。点进他的个人作品页面,已有两百多篇文字。
肥内如今给掘火的稿量已经大为减少,转为给国内各种电影媒体供稿,这应该体现了新著作者简介中“总算熬到了专栏作家”的成功。这个头衔是否真的是他想要的,我表示怀疑,但作为一个希望在余生专业致力研究电影的人,确实需要知名度去建立更多的资讯渠道、曝光机会乃至各种潜规则式的交际优势,而且能够让他有更多收入——作为有家累而且真心只希望从事电影相关职业的一介书生来说,这很重要,毕竟我们都担心过他的生计乃至继续生活的勇气。成为专栏作家,和正式发行的这第一部个人著作,都应该让他能安定些,继续把这条前无古人的路走下去,虽然他可能还会继续毫不掩饰自己的困惑和颓唐,以及其他因为放不下内心而导致的并发症。
肥内受关注的程度和他的生计问题,都是人类对电影认知需要的反映。和掘火的其他冷门内容一样,他的文字在小范围内得到很高评价,但观众远远不可能爆棚。一个不会营销的作者遇见一家不会营销的媒体,相互壮着胆也就一路走了过来。肥内最近几年给平媒写的稿件我无缘拜读,但可以想象他肯定做了不少妥协(想必也经常惨遭删节)。好在这本书呈现的更像是一个本真的肥内,从书名《在巴洛克與禪之間尋找電影的空缺—馬克斯歐弗斯與小津安二郎電影中美學的呈現》就能看出——这让人想到他六年前在掘火发表的最初那些文字的题目,如《「倒叙」的倒叙:一个电影技法的发展小论 ——电影现实主义的一个创作走向》,《原初的巴黎,还是派生的情欲区域——小小世界偶然相遇理论的二日体验》, 《流变体下的一份未知威胁—从《变形金刚》到《虎胆龙威4.0》》, 《缺席的镜像:被修辞消弭的平行叙事轴 —试探《纽约提喻法》的修辞手法》。这类旧文自然不是他理论最成熟的时期,但也许是他一生中思维最为自由的时期。熟悉他从那时以来的掘火作品的读者,阅读此书时想必会感到自己几年前就被剧透;而他如今把继续日常琐细的电影日记作为最后一口气放在掘火,则成了未来作品的花絮。
从一个编辑的角度来看,肥内的作品告诉大家的并不是电影文字应该这么写,而是电影文字可以这么写。如今登陆更多不同类媒体的他想必会在这个方向上有更多创意,哪怕是被编辑所迫,也不会影响他展示自己常年积累的财富。希望肥内的故事鼓励着更多像他一样热爱电影并且希望以更独特的眼光诠释它的人出现。掘火会是这类人最初或最好的平台,而肥内作为掘火电影审稿人的工作也能够有米下锅。
注:标题截取自此书拟用名之一
之前还出过一本《诠释的极境》?现在应该已经无处可寻了。
沒有「出」過,那本是自印自娛的文選,限量10本,全數送出,連自己都沒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