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尔克斯和卡彭铁尔为捍卫曼波写下的这些文字,是一份可贵的历史见证。他们愿意为一位正处于舆论风口浪尖的流行乐手辩护,体现出同那位曼波之王相仿的敢于挑战权威、打破圣象崇拜的自由精神。
小津安二郎《东京之女》(東京の女,1933)有这么一段“引用”:良一和女友春江在戏院看电影,看的是《假如我有一百万》(If I Had a Million,1932),这是一部由七位导演(又有一说是八位,但在影片片头上的工作人员字卡只有七个名字)各拍一段落而组成的“集锦片”。小津理所当然地引用了他崇拜的恩斯特·刘别谦(Ernst Lubitsch)的那一段。
我只是想借此机会,推荐一下艾兰·沃克所著的肖邦传记Fryderyk Chopin: A Life and Times。艾兰·沃克是出生于英国的音乐学家,以写过多部优秀的音乐家传记闻名。这部肖邦传记完成于2018年,荣获了詹姆斯·泰特·布莱克纪念奖(传记类)和皇家爱乐协会奖图书奖等奖项。
但他本人却认为自己并非一味颠覆,而是在延续德奥音乐的伟大传统;他晚年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做的自述《我的演进历程》就逻辑严密地讲述了这个变化过程。
主持人华金要求卡洛斯·富恩特斯回到正题:“我们花了很长一段时间来聊与你的文学生涯本身也许不太沾边的东西……”而富恩特斯则反驳道:“不,才不是呢,它们是一切的核心。”
从这种意义上讲,被视为古巴革命的叛徒而于后半生流亡海外、至死再未返回故土的因凡特,反而可以说是抓住了古巴民族性格、民族语言特征的一位作家。
当我把“像祖母一样”这个词在我头脑中反复思量,从各个角度审视之时,我看到的主要是尊重:对经验、坚持和来之不易的智慧的认可,以及发出应该被倾听和注意的声音的权利。事实上,科学领域,尤其是地球科学领域中的祖母的数量太少了。
過去幾年跨年的這段時間基本都在備課焦慮中從而這幾年都無心無暇做回顧。就在從2020夏天開始持續三年的網課總算暫停了;但再做回顧也有點不太適應,下筆前其實糾結了幾天。
即使在四重奏的版本中,海顿也将十架七言的拉丁文本标于各章第一小提琴声部的乐谱之下, 令其不失受难日默想之创作初衷。海顿在教堂内外,都向听众提出注意力的要求,在此之上方能将众人聚焦的目光引向十架,在人心与基督之间架出音桥。
访谈发生在1979年,原载于纽约一家同志文学杂志《克里斯托弗大街》(Christopher Street),普伊格在其中谈论了同性恋相关话题和他的第四部小说《蜘蛛女之吻》。那一年,《蜘蛛女之吻》英译本刚刚面世。
和其代表作《蜘蛛女之吻》中的莫利纳一样,他在电影中成长、被电影教化;电影,而非文学,是他最重要的精神食粮,因为如他自己所说,他是在接触电影之后才开始接触文学的。